深基坑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的监理工作论文_魏传军

深基坑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的监理工作论文_魏传军

(泰州市第二监理工程有限公司,江苏泰州225300)

摘要:通过对土钉与搅拌桩各阶段施工进行严格控制,提高支护工程施工质量,为地下结构施工打好基础。

关键词:锚杆;土钉墙;监理

前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深基坑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土钉技术在我国得到了广泛运用,它是一种材料用量少、安全可靠、施工简便和造价低廉的支护结构。目前有很多单位并不重视深基坑支护工作,也因此酿成一些安全及质量事故,这提醒我们要重视深基坑支护工程,本文基于中共泰州市委党校迁建工程教学主楼基坑支护工程这个实例,对深基坑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的监理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为中共泰州市委党校迁建工程教学主楼基坑支护工程,由中共泰州市委党校投资建设,拟建工程位于泰州市高港区白马镇王庄村,地处泰州市海军大道北侧,规划的经五路和经七路之间、天德南路。基坑四周较空旷,基坑周长约330m。基坑开挖情况:本工程±0.00为5.700m,设计取场地整平标高为 -0.300m。结构底板底相对标高为-6.050m,设计开挖深度取5.75m,局部开挖深度为6.65m,坑中坑开挖深度8.00m。

2监理工作事前控制要点

2.1做好地质勘察及图纸审查工作

首先通过认真阅读工程的地质勘察报告,监理工程师应了解基坑所在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及地下管线和周边构筑物的情况。同时分析可能导致边坡土体滑坡的各种因素,对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地段、重要土层和土质指标做到心中有数。当监理工程师在基坑开挖中发现现场的地质情况与地质报告差异大时,要及时报告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通知勘察和基坑支护设计单位,由基坑支护设计单位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方案。

通过对图纸进行仔细核查,可以发现支护方案与工程地下结构施工是否有冲突,土钉打入部位与周边原有建筑基础是否相碰撞等问题。

2.2深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必须进行专家技术认证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定,深基坑(深度大于5m)、高大模板等工程的专项方案,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通常基坑支护设计往往被认为是施工措施的一部分而不包含在施工图设计之内,因此基坑支护应由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由于基坑支护是一门很复杂的技术,如果基坑设计人员经验不足,很容易造成设计考虑不周。因此,要求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进行设计、施工方案的评审完善,以有效降低基坑支护的风险,防止事故的发生。另外设计方案变更后必须重新经专家评审。

2.3检查支护工程分包单位的有关资质的资料

2.4审核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组织设计

重点审核施工顺序、工艺流程、保证供排水和动力的措施,进场机械的正常使用和保养维修制度、劳动组织和施工进度计划。审核时应根据土层情况和土钉参数(深度、直径等)分析判断施工单位选取的钻孔机具及钻进方式是否合理。

2.5对施工单位引测的水准点及坐标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测量基准点的正确性,同时检查测量基准点的保护措施是否有效。

3施工过程中确保锚杆土钉墙支护工程质量的控制要点

3.1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所用的钻孔机具必须满足土层锚杆钻孔的要求。坚硬黏性土和不易塌孔的土层宜选用地质钻机、螺旋钻机或土锚专用钻机;饱和黏性土与易塌孔的土层宜选用带护壁套管的土锚专用钻机。

(2)施工前,要认真检查原材料型号、品种、规格及锚杆各部件的质量,并检查原材料的主要技术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工程锚杆施工前,施工方宜取两根锚杆进行钻孔、注浆、张拉与锁定的

试验性作业,考核施工工艺和施工设备的适应性。

3.2锚杆杆体的安放

(1)杆体放入钻孔之前,应检查杆体的质量,确保杆体组装满足设计要求。

(2)安放杆体时,应防止杆体扭压、弯曲,注浆管宜随锚杆一同放入钻孔,注浆。

(3)管头部距孔底宜为50mm~100mm,杆体放入角度应与钻孔角度保持一致。

3.3锚杆注浆

(1)注浆浆液应搅拌均匀,随搅随用,浆液应在初凝前用完,并严防石块、杂物混入浆液。

(2)注浆作业开始和中途停止较长时间,再作业时用水或稀水泥浆润滑注浆泵及注浆管路。

3.4喷射混凝土

(1)喷射作业应分段进行,同一分段内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一次喷射厚度不宜小于40mm。

(2)喷射混凝土时,喷头与受喷面应保持垂直,距离宜为0.6m~1.0m。

(3)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喷水养护,养护时间根据气温确定,宜为3~7d。

3.5工作面开挖

(1)施工单位根据设计规定的分层开挖深度按作业顺序施工,在完成上层作业面的土钉与喷混凝土以前,不得进行下一层深度的开挖。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允许在距离四周边坡8m~10m的基坑中部自由开挖,但应注意与分层作业区的开挖相协调。

(2)当用机械进行土方作业时,严禁施工人员在边壁出现超挖或造成边壁土体松动。基坑的边壁应采用小型机具或铲锹进行切削清坡,以保证边坡平整并符合设计规定的坡度。

(3)支护分层开挖深度和施工的作业顺序应保证修整后的裸露边坡能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自立并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支护,即及时设置土钉或喷射混凝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基坑在水平方向的开挖也应分段进行,一般可取10m~20m。同时要求尽量缩短边壁土体的裸露时间。

3.6排水

(1)土钉支护宜在排除地下水的条件下进行施工,施工单位应采取恰当的排水措施包括地表排水、支护内部排水以及基坑排水,以避免土体处于饱和状态并减轻作用于面层上的静水压力。

(2)要求对基坑四周支护范围内的地表加以修整,构筑排水沟和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地面,防止地表降水向地下渗透。靠近基坑坡顶处宽2m~4m的地面应适当垫高,并且里高外低,便于径流远离边坡。

(3)在支护面层背部插入长度为400mm~600mm、直径不小于40mm的水平排水

管,其外端伸出支护面层,间距可为 1.5m-2m,以便将喷混凝土面层后的积水排出。

(4)为了排除积聚在基坑内的渗水和雨水,应在坑底设置排水沟及集水坑。排水沟应离开边壁0.5m~1m,排水沟及集水坑宜用砖砌并用砂浆抹面以防止渗漏,

坑中积水应及时抽出。

3.7边坡表面处理

(1)表层钢筋网的铺设要求

a.钢筋网应在喷射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宜小于20mm。

b.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

c.钢筋网与土钉应连接牢固,监理员随机抽查。

(2)混凝土喷射要求

a.混凝土的喷射顺序应自下而上,喷头与受喷面距离宜控制在0.8m~1.5m范围内,射流方向垂直指向喷射面,但在钢筋部位,应先喷填钢筋后方,然后再喷填钢筋前方,防止在钢筋背面出现空隙。

b.在边壁面上垂直打入短的钢筋段作为标志,以保证施工时的喷射混凝土厚度达到规定值。当面层厚度超过100mm时,应分二次喷射,每次喷射厚度为 50mm~70mm。在继续进行下步喷射混凝土作业时,要仔细检查预留施工缝接合面上的浮浆层和松散碎屑是否清除,如已清除,喷水使之潮湿。

c.在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现场施工人员应根据当地条件,采取连续喷水养护5-7d,或喷涂养护剂。

4深基坑土钉与搅拌桩支护工程施工应注意问题

4.1基坑支护单位要与挖土单位紧密配合

基坑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减少开挖过程中的土体的扰动范围,缩短基坑开挖卸荷后无支撑的暴露时间,对称开挖,均衡开挖,合理利用土体自身在开挖过程中控制位移的能力。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可继续挖土。开挖时,应控制边坡超挖和扰动边坡土体,使之表面平整,坡角符合设计要求。

4.2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基坑开挖完成后,应督促建设单位尽快组织勘察、设计、质监等部门进行验槽,尽快开始地下结构工程的施工,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基坑回填前,支护结构不能破坏,特别是坡脚部分。

4.3注意地下水或水患的影响

基坑开挖过程中,若发生管道漏水及地面排水处理不当等情况,都会给边坡支护和周围建筑、管线带来危害。因此施工中,现场降排水系统应确保正常工作,必须的施工设备能正常运转。

在选择地下水的处理方式时,要根据工程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周围环境,决定采取降水还是防渗措施,以免引起地面沉降,给周边建筑及管线造成破坏。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水渗漏入基坑内。在基坑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如发现地下管道有漏水现象,应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采取措施,如使地下管道改道,对漏水管道进行修补、将漏水及时导出等,防止边坡含水量过大引起滑坡。

4.4推行信息化施工

信息化施工包括预测、信息采集与反馈、控制与决策等方面的内容。由于深基坑开挖过程中,边坡稳定易受地质、雨水等复杂条件的影响,存在突然破坏的危险,特别在基坑旁边有基础埋置较浅的建筑,或有重要的地下管线,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就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加强观测,进行信息化施工,根据土层位移的时空效应,及时掌握土体变形特性、边坡的稳定状态和支护效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边坡失稳和周围建筑沉降等事故发生。

基坑工程监测项目包括: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地下水位、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等。用于位移观测基准点的数量不应少于两点,且应设在受影响范围以外。

监测项目在基坑开挖前应测得初始值,且不应少于两次。各项监测速率较大时,应加密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基坑开挖监测过程中,监测单位应及时提交监测报告。

4.5施工现场要有相关应急措施

由于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工程构筑物,为防止突发事故,事前有应急补救措施。

(1)现场应备有一定数量的抢险设备和材料。如砂包、木桩、钢管等。

(2)尽量减少基坑边地面堆栽、机具。

(3)当支护结构位移超出安全警示值时(水平位移10㎜,或连续三日位移达7㎜/日),可采用坑内回填土反压、加插锚管并注浆,同时坑边应及时卸荷。

5结语

深基础施工是大型和高层建筑施工中极其重要的环节,而深基础结构支护是否成功是保证深基础顺利施工的关键。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要综合考虑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基础类型、基坑开挖深度、降排水条件、周边环境、基坑周边荷载、施工季节、支护结构使用期限等因素。基坑支护施工控制的关键是基坑的稳定性、地面变形及地下水的控制,要防止基坑隆起、管涌与流砂等险情,并要根据地质、环境因素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支护方案。为了预防和遏制工程事故的发生,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与监测单位应加强管理力度,做好各自本职的工作,踏踏实实做好深基支护工程。

参考文献:

[1]CECS96:97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S]

[2]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S]

论文作者:魏传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深基坑锚杆及土钉墙支护工程的监理工作论文_魏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