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对道路桥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在技术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具体难度也进一步增加。因此在当前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重视新技术的应用,有效的提高道路桥梁施工的水平。在具体开展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因此一些病害较为常见,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处理技术,确保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1道路桥梁工程存在的病害问题
1.1道路桥梁出现裂缝的问题和原因
道路桥梁遇到的最常见病害就是裂缝问题,因此我们首先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道路桥梁的铺装层通常使用的是能够提升刚度和承受力的半刚性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混凝土结构的缺点就是容易受到温差的影响。在道路桥梁的结构中,预应力空心板是最主要的承重机构部件,这个部件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预应力空心板会产生裂缝一方面是因为使用的材料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施工造成的。混凝土半刚性结构受温度影响产生的裂缝可以分为收缩裂缝、温度裂缝和徐变作用三类。其中收缩裂缝产生的原因是混凝土在干燥的过程中,如果混凝土结构中的水分分布不均,比如表面水分易挥发,干燥速度快收缩也快,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受到向内的拉力,这个拉力会使混凝土结构在达到刚体强度极限时产生裂缝。温度裂缝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容易受到温度影响的特性,温差会使得混凝土结构热胀冷缩,伴随热胀冷缩产生的温度应力也会使得混凝土材料超过钢体结构强度,最终导致产生裂缝。徐变作用主要指桥梁受到载荷影响的情况下,会因为使用时间增长而慢慢产生变形。
1.2道路桥梁出现地基沉降的问题和原因
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工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地基的设计施工,而地基施工质量的好坏与工程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引发地基沉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前期的勘察设计阶段准备工作没有做好,道路桥梁的设计方案缺乏足够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施工处理的时候出现漏洞。比如地形和地层结构,当地的土质等都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才能进行设计;部分施工单位在施工时为了私利存在违规施工、偷工减料现象,使得工程的质量不达标;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缺乏对施工现场地质和环境的考虑。此外,自然灾害比如塌方、泥石流等对地质的影响比较大,很容易改变当地的地形地貌,这也会造成地基沉降的情况发生。
1.3道路桥梁钢筋锈蚀的问题和原因
竣工后正式使用的道路桥梁工程有时会出现表面被剥蚀的现象,这种剥蚀现象的特征是道路桥梁的表层出现起皮、剥落和蜂窝等情况。道路桥梁的混凝土结构中通常都会使用钢筋进行加固,剥蚀会使得钢筋裸露,当钢筋与空气中的化学元素接触就会产生反应并出现膨胀,这时候处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就会产生一种异常的张力,引发锈蚀钢筋附近的混凝土开裂问题。这个问题出现的另一个原因是混凝土结构中存在一些细小的管孔,导致钢筋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等化学元素接触。
2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原则
2.1总体原则
在处理道桥工程病害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道路整体结构特性,尽可能保证工程各个固件的整体性,在保证道路桥梁工程各项功能有效发挥的基础上,对结构承载能力与稳固性进行综合分析,尽可能地保留道桥工程原有各项构件。在加固的过程中,针对工程薄弱构件,需要不断加大处理力度,在提升道桥病害处理效果的同时,保证工程构件更加完整,减少病害处理对道桥工程整体结构产生的重大影响。
2.2优化原则
如果道桥工程设计方案缺乏合理性会引发大量的工程病害。对于不同的工程设计方案,设计单位需要遵守优化性原则,对原有的设计方案进行创新与优化,结合工程项目资金利用情况选择最佳的施工工艺,使道桥工程病害处理水平不断提升,保证构件更加稳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处理道桥工程病害时,施工人员还要利用先进的勘察工艺进行勘察,更加全面地了解道路桥梁构造特点,认真分析道路承载能力,采用先进的施工处理工艺对工程常见病害进行有效治理。
3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处理技术
3.1低压注浆及灰石挤密桩修复处理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针对于存在的病害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对于裂缝及不均匀沉降,一般情况下会采用低压注浆修复处理方法。在具体修复过程中,要根据裂缝宽度大小来制定具体的处理方式。在实际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宜利用混凝土进行灌浆,处理时宜对裂缝进行全面清理,保证裂缝修复的紧密性。对于路基沉降地段宜采用灰石挤密桩进行作业。利用块状生石灰及碎石屑进行碎石桩施工,并夯实处理,施工时宜掺入适量的粉煤灰。桩顶封口施工中,深度在路面下结构层范围内宜采用水泥混凝土进行填实封口,深度在路面下面层宜采用沥青混凝土填实处理。
3.2混凝土施工处理
对于道路桥梁工程不均匀沉降宜采用桥梁回固修复技术,具体要针对混弹簧土浇筑作业方面来全面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在具体技术应用过程中,要求全面控制和调和混凝土施工材料温度,如果施工温度较高,宜搭设遮阳棚,避免施工材实受到阳光照射。进一步优化混凝土振捣和养护环节,针对道路桥梁层面已经完成混凝土浇筑的情况,宜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捣。而且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还要全面控制水平钢筋空隙和水平,增强道路桥梁工程内部结构的强度。另外,还要处理好混凝土裂缝,对于裂缝在0.2cm以下的情况,宜采用环氧树脂浆液地其表面进行全面涂抹,具体涂刷时提前对表面进行清理,保证表面绝对干净,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裂缝发生。
3.3裂缝修补技术
裂缝在桥梁病害现象中较为常见,当桥梁构件表面出现较小裂缝时,需要利用具有较强耐水性的施工材料进行填充修复。裂缝较大时,宜采用延展性与伸缩性较好的材料进行修补。大面积裂缝需要凿除原有混凝土,加大截面面积进行加因。即要针对构件表面进行凿毛处理,利用同一标号混凝土进行浇筑填充,确保达到较好的加因效果。利用钢板材料进行加固施工时,需要详细分析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实现对桥梁裂缝的有效处理。
3.4剥蚀病害处理技术
在当前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过程中,剥蚀病害情况十分常见,针对于这种情况,宜在施工过程中加大对建筑施工材料的检测,具体修补侵蚀病害时,需要提前开展好检测工作,并与具体结构特点相结合,精准判断易出现剥蚀病害的区域,并针对该区域进行修补。宜先对其表面进行清理,利用环氧砂浆针对病害区域进行封闭处理,有效的防范剥蚀病害现象的发生。
3.5结构加固处理
道路桥梁工程结构加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宜采用相应的设备全面涂抹钢筋结构。在具体加固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利用相应设备来对道路管道、检查井周边、灰土层及水稳结构层等进行反复碾压,避免出现水渗入的情况,有效的提高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另外,还要在桥梁桥面安装伸缩装置,针对具体的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变形缝施工,在桥梁人行道部位增设防水卷材,这样雨水和雪水不会渗入到桥梁下部,可以有效的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性。
4结束语
总之,通过详细介绍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及其处理对策,如裂缝病害及处理对策、路基沉降病害及处理对策、路边坡病害及处理对策等,能够帮助施工人员更好地掌握道路桥梁工程病害处理流程,加强病害预防力度,减少道路桥梁病害的产生。
参考文献:
[1]吴建平.浅谈道路桥梁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优化策略[J].四川水泥,2018(10):34.
[2]赵玉如,赵书勤.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28):210.
[3]郭述.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9):102,105.
论文作者:孟凡浩,刘贞,高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病害论文; 道路论文; 桥梁论文; 裂缝论文; 混凝土论文; 过程中论文; 桥梁工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