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如何运用“扩展材料”--“鱼宋子”教学实例分析_渔歌子论文

古诗教学中如何运用“扩展材料”--“鱼宋子”教学实例分析_渔歌子论文

古诗词教学如何运用“拓展性材料”——《渔歌子》教例剖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古诗词论文,材料论文,渔歌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渔歌子》一课教学再现

(一)了解作者,揭示课题

1.出示诗题:读题,正音。

2.说说词与诗的区别。

(师出示关于诗、词区别的术语。)

3.介绍作者姓名由来。

(二)诵读词文,初感词义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诵读两次。

(三)词中赏画,深入感悟

1.“不须归”是什么意思?作者为什么说不须归?

2.张志和不仅是词人,还是一位画家。

(出示颜真卿的评价“词中有画,画中有词”。)

3.他的词就是一幅画,这幅画中有什么景物?

(学生上台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在相应位置写下九种景物。)

4.老师这儿有几个填空题,你们能填吗?可以填颜色,也可以填样子。

(课件出示填空:( )的白鹭、( )的西塞山、( )的细雨)

5.这是一幅怎样的画呢?你们想看吗?

(课件出示《渔歌子》画面Flash。)

6.指名读词两次。

7.全班齐读。

8,读后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9.交流练笔。

(四)走近山水,融入山水

1.如果你置身青山绿水之中,还愿意回家吗?张志和是怎样的感受呢?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2.齐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知晓他哥哥对他的不归有些着急,才写下的这首词。

(课件出示《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

4.师生合作,采取三环叠唱的方式对读兄弟俩的词。

第一环:师引读“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生对读“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二环:师引读“狂风浪起且须还”,生对读“斜风细雨不须归”。

第三环:师引读“且须还”,生对读“不须归”。

5.张志和留恋青山和绿水,自称是江波钓徒。

(课件出示《唐书·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

师:看了此课件上的文字,你们又有什么想说的?

(五)主题拓展,互为比照

1.《渔歌子》文笔清新,后代文人墨客对此词推崇之至。

(课件出示苏东坡的《浣溪沙》、黄山谷的《浣溪沙》。)

2.有什么发现?

(六)在《渔歌子》歌声中结束课堂教学

二、《渔歌子》教学剖析

从以上的教学过程看,这位教师无疑有着强烈的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意识,力图突破就句论句、琐碎讲解的古诗词教学的藩篱,但遗憾的是他在教学过程中对资源进行了过度开掘,各种信息轮番轰炸,使学生和听课教师应接不暇,而本应唱主角的古诗词学习却成了配角。笔者以为在拓展材料的运用上必须具有以下意识。

(一)目标意识

学生写的小练笔并不尽如人意,大部分都是简单直接的古译今,语言枯燥、干巴,鲜有想象。回顾教学过程,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很是花了一番心思,在练笔这一教学环节前还特意作了系列的铺垫:完成“( )的鳜鱼、( )的桃花……”的填空练习,以及运用多媒体教学观看录像等。那么,为何还会失败呢?

导致练笔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教师的目标意识模糊。录像的播放的确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了直观、形象的视听语言,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体验,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推敲的环节没了,想象的翅膀折了,本该神游万仞的体味大打折扣。同样,填空环节的设置也没有起到多大的实际作用:怎样的鳜鱼呢?除了填“黄色”、填“肥美”外,还有另外的答案吗?如此练习形同虚设。

笔者认为,练笔的主要目的应是激发学生想象,再现诗词的意境。达成这一目标的关键不在于呈现了多少拓展材料,而在于吟诵美读是否到位。借助各种形式的朗读,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神,摸准作者感情的脉搏,与作者产生共鸣。

教师适时、适度的启发引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桃花的颜色是什么样的?树枝上的桃花全开了吗?风儿吹来,桃花又是如何舞蹈的?流水清澈吗?你听到它的歌声了吗?”此类插话,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学生变成了作者,仿佛置身其中,诗词中的客观对象就主观化了,练笔也就变得精彩纷呈了。

(二)方法意识

1.拓展在理解阻塞处

教例中的那位教师工作非常认真。他在查阅大量资料后,在课堂中引进了张志和的生平简介、张志和哥哥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同时介绍了颜真卿等名人对张志和的评价。为体现“原汁原味”,该教师在引进资料时,还选择了引用原文(古文)。众所周知,课堂教学倡导“深入浅出”,补充链接资料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文本学习。然而,该教师一方面忘记了补充拓展资料的真正作用与目的,另一方面也没有顾及学生是否具备完全读懂古文的能力。笔者认为,教师不应该在此环节引用古文,而应该蹲下身来,如邻家大姐般,用平白易懂、简洁直白的话将作者的生平娓娓道来,使学生在心理上对作者和文本产生亲近感。

2.拓展在比较品评处

读古诗词时,有时补充其他古诗词,可以实现多种意义的互照互证,丰富意象,加深理解。

在教学中,该教师从写作的角度出发,引入了后人仿《渔歌子》的体式、意境或词句而翻出的新作。对同一主题、不同特点的词进行对照阅读,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的“神韵”,感悟模仿的魅力。试想,当学生吟诵着苏东坡的“西塞山边白鹭飞,散花洲外片帆微,桃花流水鳜鱼肥。自庇一身青箬笠,相随到处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又怎会感受不到模仿对写作的重要性呢?模仿对苏轼这样的大文学家尚且有效,遑论在写作道路上才起步的学生呢?让人颇为遗憾的是,由于课堂容量过多,时间太紧张,教师没有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品读,拓展材料在屏幕上“虚晃一枪”,就匆匆谢幕。

3.拓展在文体把握处

相对古诗而言,词较为少见。学生以前只接触过白居易的《忆江南》,对词知之甚少。面对教师从网上搜集来的关于词的知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假如教师不想将课堂教学的着眼点落在品评语言上,可以把目光投注在对词的文体特点的感知中。

教师投影出示张志和的另外四首《渔父歌》,让学生任选一首学习。学生在学法迁移中,在品读感悟中,会自然而然地明白关于词的一些基本知识:同一词牌的词格式、字数都一样,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三)尺度意识

《渔歌子》通篇仅27字,作者以画入词,以平白如话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烟波垂钓图”。在上文的教例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授课教师出示了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父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在简单地告诉学生这是哥哥怕张志和不回家而作的一首词后,师生双方开始了三环叠唱式的对读。

课堂上书声琅琅,学生读得声情并茂。笔者不禁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感到汗颜:“草堂松径已胜攀”何解?问听课教师,他们也一脸茫然。课后问学生,自然也是一问三不知。既然不知其意,怎么会应对自如,读得如此有声有色呢?学生倒也直接:“这很简单。找到相同位置的词句与老师对着读,再摇头晃脑一番,韵味自然就出来了。”听课老师皆面面相觑:原来聪明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在揣测教师的想法呢!这样的课堂,学生与“静思默想”基本“无缘”,和“潜心会文”几乎“绝交”,有的只是热热闹闹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教师则在“辛苦”地做着游离诗词的旁征博引,在走马灯般地将拓展材料一一展示给学生。于是,诗词成了引文,课外拓展反倒成了教学的主题。

任何事都有个“度”,拓展也是如此。教师在文本拓展上的过“度”直接导致学生在其他方面无法达到教学的“度”。因此,教师要“精选”拓展性材料,去粗取精、披沙拣金,突出教学重点。

(四)生成意识

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张志和,教师引用了《唐书·张志和传》:“志和居江湖,自称‘江波钓徒’,每垂钓不设饵,志不在鱼也。”这时,一个思维活跃的男孩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既然张志和志在山水之间,就没必要拿不设鱼饵的钓鱼竿装作钓鱼的样子。那多累啊!”另一生立刻接过话茬:“别人怎么会知道他有没有放鱼饵呢?还不是他自己宣传的?他这样做,是想哗众取宠。”面对有些失控的场面,面对钻入“死胡同”的学生,教师着急了,开始含糊其词地搪塞:“哦,是吗?关于这一点我们下课再作探讨,现在继续上课。”

其实,张志和这一招学的是姜太公,愿者上钩。果然,张志和成功地吸引了唐宪宗的注意力,“唐宪宗图真求其人不能致。”(《唐书·张志和传》)面对皇上的找寻,张志和躲了起来,也许,他认为唐宪宗的诚意不够,也许,如画的风景让他忘却了官场上尔虞我诈的烦恼,让他深深地陶醉其间……张志和一改初衷,寄情于山水之间,整日吟诗作画。志和志不在“鱼”,无“饵”就是有“饵”,“斜风细雨不须归”,“归途”自存心间。因此,课堂上那两个插嘴的男孩还是颇有些见地的,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一宝贵的生成性资源,收获意料之外的精彩。比如,教师可作此反应:“是啊,张志和从受尽恩宠到备受冷落,他自然想以独特的举止来引人注意,让皇上为失去自己这样的人才而后悔。然而,张志和在唐宪宗四处寻访他时却毅然选择归隐,不再出仕。是什么原因使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呢?”话至此,学生就不难体会到张志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已到达“不须归”的程度了。

标签:;  ;  ;  

古诗教学中如何运用“扩展材料”--“鱼宋子”教学实例分析_渔歌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