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泽县医院 057350
临漳县医院 056600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配合减痛护理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疼痛的影响,为后续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经阴道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对照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两组产妇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护理,其中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研究组则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定的减痛护理,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产程疼痛、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进行评估,并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中组的产程疼痛VAS、VRS、PPI评分、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配合减痛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同时有利于满足初产妇分娩的身心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减轻了初产妇的分娩疼痛度,有效地提升了分娩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心理护理;减痛护理;初产妇;护理满意度;产程疼痛
分娩是女人自然的生理过程,但是其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护理干预。对于初产妇来讲,由于其属于第一次生产,同时又受到外界极大的影响,因此对于突发状态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大,故而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极易产生多种不良情绪,这就对分娩过程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产妇尤其是初产妇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有效的降低分娩过程中的疼痛感,同时也可以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对初产妇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产后并发症,同时提高分娩质量。我们对当前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评估后可知,简单的心理护理方式并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护理需求程度,因此我们必须对当前的心理护理方式进行改进,制定更为完善护理干预措施,为降低产妇产程的分娩疼痛,提高优生优育额整体质量奠定基础。鉴于此,笔者对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2日在我院分娩并实施心理护理及减痛护理干预的产妇进行研究,为降低产妇的分娩疼痛,提高整理的护理质量提供支持。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并结合产妇的自身意愿将所有产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产妇年龄均在21~3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5±9.02)岁。根据两组产妇的护理要求和本次研究方案,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减痛护理进行辅助。两组产妇在性别、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的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采用减痛护理进行辅助。对照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分别从孕期、产时即分娩后三个时间进行心理护理。在孕期,我们手机患者的心理状态信息,同时稳定产妇的心态,控制产妇在怀孕期间的心理问题,通过与产妇进行充分的沟通,使得产妇正确的认识孕期的保健及分娩知识,使得产妇保持自然的心态,减少相应的刺激的产生,从而提高产妇及新生儿的围生期的质量。在产时采用陪伴分娩方式进行分娩干预,同时播放音乐以转移产妇的注意力,通过对产时、胎心、产妇的心理素质等进行相应的观察,在调整产妇的心理状态的同时,指导产妇进行相应的放松及身体的按摩,环节产妇的紧张情况,从而降低产时分娩疼痛。在产妇分娩后,我们建议提供产妇以常规指导,使得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通过语言、行为等对产妇进行相应额保健知识的护理,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新生儿的护理质量。观察组产妇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减痛护理,其主要对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进行分步护理。第一产程由责任护士进行一对一的护理陪伴,除了先产妇讲解相应的护理知识,知道产妇的营养情况,为产妇营造轻松的氛围,指导产妇进行有频率的呼吸,通过适当的按摩进行一定程度的宫缩指导,并鼓励产妇进行合理的饮食指导。在第二产妇进行分娩方式的指导,教产妇进行相应指标的观察与指导,嘱咐产妇进行肌肉放松,通过与产妇进行交流,从而转移产妇的注意力以降低产妇的不适感,同时进行相应按摩以缓解产妇的疼痛。在第三产程中,帮助产妇进行相应的宫缩指导,当胎盘分娩后,护理人员触摸子宫底部,对子宫进行相应的按摩,同时间断性的挤压子宫,及时的排除血块,直到子宫呈现清晰的轮廓。分娩完成后将分娩结果告知产妇,以赞美的语言向新生儿进行夸奖,最后又陪护人员协同帮助产妇完成与新生儿之间的互动。
1.3 观察指标
⑴产程疼痛: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对产妇的VAS、VRS、PPI三个维度进行调查评分。其中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0分至10分为疼痛增加。言语反应量表(VRS)含由11个感觉类和4个情绪类关于疼痛的描述词。现实疼痛强度量表(PPI)以0~5分来表示疼痛度增强。⑵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种方式。⑶产后出血量:采用称量法进行测量。⑷护理满意度:采用调查问卷分别对分娩安全、服务态度、身体舒适、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护理操作6个方面进行评分。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程疼痛及分娩方式比较
研究中组的产程疼痛VAS、VRS、PPI评分、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产程疼痛及分娩方式比较( ±s)
注:#表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发现,研究中组的产程疼痛VAS、VRS、PPI评分、剖宫产率和产后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可知,心理护理配合减痛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初产妇的分娩质量,同时有利于满足初产妇分娩的身心需求,并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减轻了初产妇的分娩疼痛度,有效地提升了分娩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陈明珠.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焦虑及生活质量影响的效果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2):149-151.
[2]刘久香. 健康宣教对首发抑郁症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临床护理, 2013, 5(5):427-429.
[3]胡双英. 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25):30-31.
[4]张焕芳, 邝颜欢. 心理干预对乙型肝炎患者配偶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国临床护理, 2013, 5(5):450-453.
[5]姜梅. 分娩知识宣教对孕妇分娩镇痛方法选择及产程时间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1):36-37.
[6]王公贤. 全程导乐分娩对缩短经阴道分娩产程及减少产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 2013, 14(21):2002-2003.
[7]呼红.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1, 26(6):68-69.
[8]谢春兰, 全光辉, 肖琴,等. 初产妇应用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效果观察[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3):350-354.
[9]胡双英. 全程陪伴责任助产模式与传统服务模式的临床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2, 5(25):30-31.
[10]陈艳红. 减痛分娩法对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泌乳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5):992-993.
[11]徐相婷. 家属参与性护理计划对产妇自我效能感及分娩方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2):319-321.
[12]钟小雁, 朱彩霞, 黄水燕. 产科护理新模式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10):2208-2209.
论文作者:田肖锋 郭红霞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4
标签:产妇论文; 初产妇论文; 疼痛论文; 心理论文; 对照组论文; 方式论文; 产后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