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三原则”--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经验_市场经济论文

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三原则”--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经验_市场经济论文

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三原则”——学习“十六大”报告的体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道德论文,体系论文,建立社会主义论文,报告论文,三原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十六大”报告在谈到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时指出:“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笔者认为,这是我国在新世纪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三原则”。

一、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和道德体系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所谓“相适应”,其积极含义是指“相配套、相匹配、相吻合”,其消极含义是指“不脱离、不违背、不反其道而行之”。也就是说,建立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应有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巩固和完善,而不是相反。这既源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也源于思想道德观念对社会经济的能动作用。

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不同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尽管计划经济在特定情形下对于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社会主义制度发挥了不可逾越的作用,但因计划经济体制本身固有的缺陷使之无法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及整个社会持续、稳步、健康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承诺成为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不断地探索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经济模式,在经历了从实行计划经济为主、商品经济为辅,到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中国共产党“十五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直至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完成了经济体制的历史性选择。实践证明,这一选择是正确的。我国自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来,国民经济步入长期稳定的高速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从解决温饱到向小康迈进,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并不是一种“标签”或“摆设”,而是一个实质性限定。市场经济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所创造的财富比以往所有世纪所创造的财富还要多、还要大,相对于以往任何社会都是对人的一种解放。但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繁荣,是建立在对国内无产者的经济剥削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殖民地国家的人民的经济掠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对世界经济资源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几个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消耗了世界的大部分经济资源);因而,它虽然提高了经济效率,但自始至终没有解决好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问题:既没有普遍解决国内的公平分配问题,更没有解决国际的公平分配问题。而且,它对人的物欲的过渡引诱使人“处于物的统治之下”(马克思),成为“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这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基于其上的资本主义制度缺乏道德上的可辩护性。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论从社会制度的价值承诺的意义上,还是从吸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教训的意义上,它既要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也要解决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存在的对经济利益的单方面追求和社会财富分配不公的问题,实现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平衡;既要促进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也要促进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既要实现国内人民的共同富裕,也要为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做出自己应有的努力和贡献。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优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而且优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出于经济合理性的选择,也是出于道德合理性的选择。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必须与之相适应。这种相适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即在制度设计的理念层面,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始终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它要求在制度创新上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创设一个公平、合理、有效的市场竞争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这一“无形之手”在资源配置和对财富的初次分配等方面的作用,充分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为全国人民勤劳致富创造广阔的制度空间;同时,也要合理利用宏观调控这一“有形之手”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如宏观失灵(结果是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公共失灵(结果是人人都想“搭便车”而不愿提供公共物品)、外部失灵(结果是外部负相关)、分配失灵(结果是利益分配的两极化)等,实现社会公正。二是市场主体伦理的建设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主要是企业(公司)等法人组织和公民,因此企业伦理道德文化建设和公民经济伦理道德观念的培育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不论是法人还是公民,在社会经济生活中,都应做到守法遵德、诚实守信、无害安全、平等互利等道德规范,树立基于创造性、建设性的竞争观,处理好自身利益与相关利益者之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树立公益意识,反对惟利是图、自私自利的逐利心态。此外,政府要摆正自身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位置,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培育市场化的政府理念,建立相应的道德规范。事实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难于经济的、有序的运行,也会有损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实现。

二、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第二大原则。这一原则包含如下意蕴。(1)这里的“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是指法治型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是指具体的社会主义法律规则。因此,(2)“相协调”不是指道德规范与法律规则的一一对应,而是指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不能偏离蕴含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法治精神。否则,道德规范就只是法律规则的翻版,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纯属多此一举。因此,(3)“相协调”也不是指道德对法律的单向的线性演绎,而是指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

“相协调”原则的提出是基于法律与道德的辨证关系和法治与德治在国家治理上的功能互补。随着国家的产生、法律的创制,法律与道德就成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两大规范体系,各自具有不同的作用领域、功能优势且又相互补益。法律作为一种外在规范,以其一体化、普遍性和强制性风格推行社会得以维持的最起码的行为规则,严格规范人的行为,惩罚恶行;道德作为一种内在规范,以其倡导性、说理性和自律性风格推行社会的理想性规范,倡导善行。法律循着由外之内的方式,通过规范人的行为来改变人的精神;道德则循着由内之外的方式,通过塑造人的精神来规范人的行为。总之,二者共同作用于人的社会化,使人弃恶从善。此外,法律与道德相互补充,互为促进。一方面,相对于社会生活而言,法律总是具有滞后性和“空白点”,需要道德去补充和弥合。另一方面,道德的敏感性、灵活性便于人们发现法律的不适宜性,及时修订法律,有助于法律的健全和完善;法律的明晰性、强制性和速效性便于维护基本的社会道德价值,及时普及新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法律与道德相互补益,共同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保障整个社会的有序运行。事实说明,单靠法律或单靠道德来治理国家,都无法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法律的统治,社会就缺乏秩序;没有道德的支撑,法律就得不到有效实施。因此,只有法治、德治两手抓,相得益彰,才能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和谐。正如江泽民同志所说:“在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对于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

“相协调”原则的提出也是基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新中国建立后,推翻了封建专制的人治模式,冲击了传统的人治思想。但是,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的行政化特点使人治思想以新的形式传承下来。“文革”对社会主义法制的践踏,更是对社会主义法制造成了根本性的破坏。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市场经济提出了实行法治的要求,对人治思想进行了根本性的荡涤。将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标志着人治思想的历史性退出和法治理念的制度性确立。但这并不意味着人治思想已经绝迹,仍然有部分人自觉不自觉的留念人治,如遇到“不方便”的时候就想摆脱法治的约束,或者当法治与传统道德观念相冲突时,就对法治产生疑虑,这在落后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因此,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必须大力弘扬和普及法治思想,消除与法治不相容的思想道德观念,建立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这种“相协调”的思想道德体系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良法”意识。法治是良法之治,就是良好的法律得到普遍的服从。社会主义法律本质上是“良法”,这为“普遍的服从”奠定了基本前提。但是,社会主义法制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必须通过与时俱进地法律创制(立、改、废)加以完善。这就要求立法工作者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严格遵循社会主义立法原则和立法程序,创制符合人民意愿和时代要求的“良好的法律”。二是服从法律、依法办事。这是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首要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依法办事既是法律义务,也是道德义务。从法律运行的角度来看,依法办事包括依法立法、依法执法、依法司法、依法守法、依法监督等内容。不论何人,都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权利(权力),都应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服从法律、依法办事是普适性义务,不允许任何人享有豁免权。三是要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道德观念。它要求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正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公正司法,做到同样情况同样处理,不搞因人而异;要求任何人都应接受法律的监督,不得具有免于法律监督的特权思想。平等意识是法治思想的精髓;没有平等,就没有法治。综上所述,建立与社会主义法制相协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实质上就是培育和巩固全体公民的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三、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积累了丰厚的道德文化遗产。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对待民族传统文化,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对此,“十六大”报告提出了“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原则。这一原则的内在意蕴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既不能全盘抛弃传统道德文化,也不能完全搬用传统道德文化,而是要在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辩证分析地基础上,“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做到“温故知新”、“古为今用”。

历史是割断不了的,传统也是无法完全抛弃的。设想存在这样一个社会只是一种幻想:在这个社会里,每一代人都完全不依靠历史文化遗产创造出自己所需要的一切。没有继承就不能创新。不论哪一个民族,也不论是哪一个人,都只能在前人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要进行创造;社会正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损益”得以承接和发展,从而形成所谓历史。物质文明建设是如此,精神文明建设也是如此。此外,传统道德文化是一种多样性的存在。在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中,既存在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的东西,也存在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东西,还包含着超越任何社会及其发展阶段、为全人类共享的基本道德观念,以及体现人类不懈追求的崇高理想和价值(如实现“世界大同”)。传统道德文化的多样性特点,一方面意味着全盘抛弃或整体复兴都是对传统道德文化的一种非理性反映,另一方面意味着在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时,有可能也有必要对传统道德文化进行选择。

要进行选择,除了具有可供选择的资源外,还必须具有选择的标准。最根本的标准就是“古为今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要承接的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属于美德的东西不在承接之列。所谓美德是指良好的道德(品质),包括(1)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助于创造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关系的道德;(2)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有助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根据这一标准,检视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可从两个方面来挖掘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承接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是适应性道德。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与人为善”、“尊老爱幼”、“团结互助”、“诚信待人”、“和为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成因勤俭败由奢”、“勤政爱民、廉洁奉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自然)人(人类)共生”等。这些道德观念具有普适性,是完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二是超越性道德。如“以义当先、当仁不让”、“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养浩然之气、成天地之正”、“杀身成仁、舍身求义”等,提倡勇于奉献、敢于牺牲的精神,倡导人们追求和成就理想的道德人格。这对于抑止现代社会中存在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拜物教思想具有积极作用。

要实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相承接,除了通过“时代之筛”对传统道德进行选择之外,还应根据“古为今用”的标准、通过“时代之笔”对传统道德进行诠释。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一部分道德资源,如上文所列举的绝大部分思想道德观念,与《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是直接一致或内在相通的,因而能够直接纳入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之中。但是,也有一部分道德资源,如传统的“仁”、“义”、“忠”、“孝”等,必须进行时代性诠释才能纳入道德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之中。这种诠释既包括内涵的时代性“赋新”,也包括外延的时代性扩展。在诠释的过程中,既要注意“正本清源”、反对恣意演义,也要“温故知新”、反对“食古不化”;既要立足现实,也要坚持理想。总之,只有紧跟时代要求,对我国传统道德文化进行时代性选择和时代性诠释,才能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四、结语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三原则”为我国在新世纪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指出了正确方向。这些原则既从不同方面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提出了总体要求,又内在地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中,“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根本要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既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社会主义法制提出了法治化要求,相应地就要求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建立应与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相协调;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时代性选择和诠释,也应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法治精神)相协调”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标准和根本保障。背离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思想道德体系的建设就会偏离方向,或者陷入空谈。而“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则是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基础。没有这一基础,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就成为无源之水。因此,只有将“三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既符合时代要求又蕴含远大理想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标签:;  ;  ;  ;  ;  ;  ;  ;  ;  

论建立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的“三原则”--学习党的十六大报告的经验_市场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