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测度与预警指标体系研究_粮食安全论文

粮食安全衡量及预警指标体系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指标体系论文,粮食安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明确粮食安全(food security)的基本涵义,准确衡量与评估粮食安全状况,对粮食安全进行监测分析并提前对粮食不安全程度做出警示预报,对制定及时、有效的粮食安全政策,防范粮食不安全(foodinsecurity)风险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确定和设置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是开发粮食安全预警系统(early warning system)的一项基础工作。

一、粮食安全及其衡量

(一)粮食安全的概念框架

选择衡量粮食安全状况及预警的指标,必须明确界定粮食安全的概念。完整的粮食安全概念包括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次(UNICEF,1998;Frankenberker等,1997;Smith,2000),如图1。

宏观层次的粮食安全可通过全球及整个的国家食物获取能力来反映。其中,全球食物获取能力取决于全球的粮食生产总量,而一个国家在特定年份的粮食获取能力则主要取决于该国的粮食生产量、粮食储备量、食物净进口量(包括国际粮食援助)。

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反映在家庭和个人的粮食获取能力上,而家庭和个人的粮食获取能力取决于该家庭的“全部收入”。“全部收入”不仅包括现金收入,还包括自产自用实物收入及自我提供的劳务。家庭获取粮食的途径包括自家生产、市场购买、救济等。家庭收入决定了家庭支出的总额与结构。在一定收入下,家庭要在粮食支出和其他支出(如卫生保健、住房及基础教育等)之间进行权衡取舍。

最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直接涉及到个人的营养安全(nutritionsecurity)状况。粮食安全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营养安全,只有实现营养安全,才能确保每个人都能过上有活力的和健康的生活(FAO,1996a)。Frankenberger等(1997)这样解释营养安全:当一个人能够安全地获得营养充足的食物消费以满足其正常生理需要,即维持生存生长或保证从疾病、生产及哺乳、体力劳动引起的疲乏中恢复正常的能力,那么这个人就被认为是营养安全的。另外,对成长中的儿童及其他家庭成员的护理(care)(ICN,1992)和人们的健康体魄(Ramalingaswami等,1996)也被看成是营养安全的决定因素。

实际上,粮食安全的不同层次是互相联系的。一般地说,宏观层次的粮食安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只有国家粮食获取能力充足时,该国家或地区的居民家庭才能实现粮食安全。但是,宏观粮食安全并不能保证全部居民家庭的粮食安全,如在整体上有实现粮食安全能力的情况下,由于分配不均导致的收入差距过大或需要赡养的人口过多等问题,不同家庭之间的粮食获取能力存在差异,从而会使得某些贫困家庭或个人不能解决粮食安全(注:Smith等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一些国家(如印度)在整体上处于食物供过于求(dietary energysurplus)的局面,但这些国家或地区绝对贫困线以下人口及营养不良儿童数量却很大(见Smith,2000)。)。不过,总的来说,消除宏观粮食不安全风险是消除家庭和个人水平粮食不安全风险的基础和前提。国家整体获取粮食能力不充足时,要保障每一个家庭和个人的粮食安全是不可能的。因而,提高国家整体粮食获取能力,实现粮食宏观安全仍然是至关重要的。

(二)粮食安全的衡量

正由于粮食安全问题的复杂性,粮食安全很难用某一个指标完全衡量。人们一直在探索更为科学、更为有效度量方法,但目前国际上尚没有公认的粮食安全问题的度量方法。诸如食物消费量、贫困及营养不良指标甚至财产及收入指标都被用来作为粮食安全与否的衡量指标(见Chung等,1997;Haddad等,1994;Bouis,1993;Maxwell和Frankerberger,1992等)。也有人通过考察特定人群在出现粮食不足时采取的对策行为方式(如借钱或出卖生产性资产购粮、减少用餐次数、减少成人用餐数量等)及其频率来衡量粮食不安全的程度(见D.Maxwell,1996,1999;Rose和Oliveira,1997;Hamilton等,1997)。

如前所述,粮食安全问题有宏观到微观的多个层面,引起粮食不安全的原因也多种多样,而其中两个基本原因就是微观层次上由于贫困导致的家庭及个人的食物获取能力不足和宏观层次上国家食物获得能力不足(Smith等,2000)。因此,对粮食安全或粮食不安全的衡量及评价也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展开。从不同的层面设置相应的度量指标,可以较为全面地对粮食安全状况做出评价。

1.微观层次的衡量

粮食不安全微观层次衡量即是对家庭及个人水平的粮食安全与否的度量。发达国家如美国及欧盟大多数国家在宏观层次上的粮食获取能力已经非常充足,但这些国家也仍然存在局部粮食不安全问题;对许多发展中国家而言,尽管目前的整体粮食获取能力方面还面临问题,但是,困扰粮食安全的根本原因在于贫困问题以及由其导致的粮食不足。因此,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从两次世界粮食安全会议的议题转变即可窥见一斑。1974年第一届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全球和国家充足的粮食供给”是人们关注的焦点(FAO,1996a),而1996年第二届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人们关注的焦点则成为“贫困与粮食可得能力问题”。可见,准确测度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对制定有效的反贫困政策,进而从整体上消除粮食不安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Barrett在即将出版的《农业经济学手册》中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了考察粮食安全问题的4个要点:要考虑个人的生理需要(营养需求和能量耗费);要考虑人们在食物与其他基本需要(健康保健、教育甚至住所、生产性资产等)的互动(complementaries)及取舍(trade-off);要考虑一定时期内粮食安全状况的变化,以及人们对这些变化的感受与反映(如是否减少食物消费等);要反映不确定性和风险情况。

通常,微观层次上的粮食安全度量有以下几类指标(注:FAO专门讨论了牧区及农牧结合区居民家庭食物安全度量指标问题。详见FAO(1996c)。):

家庭食物消费和能量摄入类指标。通常通过测量家庭食物消费状况来衡量粮食安全与否,如果一个家庭食物消费能力不足以满足其家庭成员正常生理要求,那么即被认为是粮食不安全。通过对一个家庭实际食物和卡路里消费能力与相应年龄、性别人口的食物和卡路里需求基准的差额考察,来确定其粮食安全与否(见Chung等,1997;Haddad等,1994;Bouis,1993;Maxwell和Frankerberger,1992)。通常采用每成人等价单位(adult equivalent unit)每天消耗2320千卡(kcal)热量为最低限标准(注:比如在加纳(Ghana)采用此低限的80%作为平均块头的成年人最低生理要求(Accra Study Team,1998)。)。这种衡量方法需要关于家庭食物消费和能量(卡路里)摄入、家庭人口构成(年龄、性别)、不同成员的体力活动状况及不同成员的最低食物和卡路里要求等方面资料的支持。

家庭收入及贫困类指标。家庭食物消费支出与能量摄入是同家庭收入水平及其决定的食物获取能力联系在一起的,失业等引起的收入条件恶化与食物方面的脆弱群体具有极大的关联性。低收入、贫困导致家庭食物获取能力不足,从而面临粮食不安全问题。因此家庭及个人实际可支配的收入水平也可以作为衡量粮食安全与否的一个代表性指标。另外,通过估计某些特定收入群体的食品收入需求弹性、价格需求弹性及食品与非食品之间的交叉弹性可以估计食品支出在其消费支出中的重要性,进而估计这些群体的粮食安全程度。

营养及病理状况类指标(pathological indicatiors)。身体健康检查(anthropometry)指标被广泛地用作衡量长久性粮食不安全(chronicfood insecurity)问题。通过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发育状况如身高、胖瘦、体重状况等可以反映其营养状况以至粮食安全状况,儿童营养不良被看作粮食不安全的代表性指标之一(Haddad等,1994,1998;Maxwell& Frankenberger,1992;Smith,2000);通过不同时期的体检指标的对比,也可以确认或测度突发性粮食不安全(acute food insecurity)问题。当然,对这类指标能否准确反映粮食安全问题是存在争议的。

应付粮食不安全采取的对策手段及运用频率类指标。当出现粮食不安全特别是突发性粮食不安全时,人们所采取的反粮食危机对策(copingstrategies)及采用这种对策的频率可被用来衡量粮食不安全程度(见FAO,1996c;Frankenberger,1992;Maxwell,1996,1999;Rose等,1997;Davis,1996;Hamilton等,1997)。当遇到粮食不足时,人们可能通过贷款或变卖生产性资产、耕地或耐用消费品甚至从事低贱的职业及至乞讨等手段增加获取食物的能力;也可能通过改变膳食结构和方式,如减少优质食品而增加低质食品的消费数量、或减少进食数量、在家庭成员之间进行食物配额等措施来对付粮食危机。不同对付手段及其使用频率代表着不同程度的粮食短缺程度,因而据此可以测度家庭水平的粮食不安全问题。

2.宏观层次的衡量

充足的国家粮食可得能力固然不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充分条件,但却是从整体消除粮食不安全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上粮食供不应求,那么其微观层次上必然存在粮食不安全问题。国家或地区宏观层次上的粮食安全主要通过国家或地区的食物或膳食能量供求平衡状况指标度量。

国家粮食总供求平衡(national food balance,NFB)状况类指标。通过一个国家的粮食总供给与粮食总需求的比较来衡量其粮食可得能力及粮食安全状况。一定时期的粮食总供给包括期初粮食库存、本期生产、粮食净进口(包括粮食国际援助)等。粮食总需求包括口粮需求、饲料量需求、工业原料需求、种子用粮以及收获后损失等。国家粮食供求平衡状况可通过国家粮食供求平衡表(national food balance sheet,NFBS)来反映。

国家人均膳食能量供求平衡(dietary energy balance,DEB)状况类指标。通过一个国家的人均每天膳食能量供给(dietary energy supply,DES)与人均每天膳食能量需求(dietary energy requirement,DER)比较,考察该国居民是膳食能量过剩还是膳食能量短缺,进而可从总体上衡量粮食安全与否(FAO,1996c;Smith,2000)。膳食能量供求比较可以通过差额(DES-DER)和比率(DES/DER)两种方式,差额大于0或比率大于1,则膳食能力过剩,意味着实现了宏观粮食安全;否则,意味着面临着宏观粮食不安全风险或粮食危机。估算DES,首先要利用国家粮食供求平衡表估算出各种可供人们食用的食品数量,然后根据不同食品的能量折算系数把所有可供食用的商品折算并加总为能量单位(千卡)。DER可根据健康、有活力的正常人的平均能量需求估计确定(注:FAO对主要发展中地区的DER作了估计:撒哈拉非洲地区,2100千卡;近东与北非,2150千卡;东亚及东南亚,2220千卡;北亚,2110;拉美及加勒比地区,2200千卡。见FAO(1996d,Table 16)。)。

地区人均膳食能量供求平衡(dietary energy balance,DEB)状况类指标。类似于国家人均膳食能量供求平衡状况对国家宏观粮食安全的衡量,通过某地区的膳食能量平衡状况可以衡量该地区的宏观粮食安全问题。

除了考虑宏观和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交通、运输、仓储、分销体制、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等也是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粮食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粮食分销能力、家庭间收入差距及粮食获取能力差距也是衡量粮食安全的重要方面(注:Bigman对家庭间粮食获取能能力差距与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提出了类似于衡量贫困问题的Sen指数的粮食不安全指数,并认为它可以综合衡量长期性和暂时性的粮食不安全问题。同时,他还分别讨论了确定性条件下和不确定性条件下的粮食安全衡量问题。见Bigman(1993)。)。

二、我国粮食与食物安全预警指标体系

近年来我国的粮食供求基本实现平衡,但是从长远和全局来看,粮食安全问题依然存在。解决粮食问题主要是持续地提高粮食获取能力,消除贫困引起的局部性的粮食不安全,并不断地提高粮食质量,实现于整个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可持续粮食安全;同时防止粮食供给过剩造成的损失(出现粮食过剩风险)也成为我国粮食问题的一个方面。只有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综合评价,找出引起粮食不安全的原因,才能真正解决持续粮食安全问题。而粮食安全的衡量和评价既包括对基于历史及现实的粮食安全分析评价,也包括对基于预测的未来粮食安全分析评价,其中后者是制定防范未来粮食不安全问题政策重要基础。因此,建立有效的粮食与食物安全预警系统,对我国粮食供求安全状况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报,为有关部门决策提供有效的信息支持,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结构及功能

粮食与食物保障(安全)预警就是对未来粮食安全状况做出评估和预测,并提前发布预报,以便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长期和短期对策,防范和化解粮食不安全风险。联合国粮农组织(FAO)1975年即开发了粮食与农业的全球信息及预警系统(GIEWS),定期或不定期提前发布有关粮食方面信息(FAO,2000)(注:20世纪70年代初全球范围的粮食危机引起了人们对粮食问题的高度关注。FAO从1975年开始开发研制了全球性粮食信息与预警系统(Globle Information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on Food and Agriculture,GIEWS),其基本功能是对政策制定者及相关救助机构提供关于粮食供求的及时准确的信息,包括粮食生产、价格、自然灾害及战争等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最不安全的国家或地区、粮食援助等方面的信息。其中对粮食安全的监测包括了全球、区域、国家、国家内分区(sub-national)四个层次。)。

我国学者对预警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经济波动与预警方面,宏观经济预警主要是基于经济周期理论及相应方法(见毕大川、刘树成,1991;王小波等,1994;马九杰,1999等)。有些学者也开展了对农业部门经济的预警研究(顾海兵,1993;李伟克、马九杰、陈水源等,1996;俞欢军等,1999),而专门针对粮食安全问题的预警研究则较少。1996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下,课题组对“中国粮食安全及预警系统”进行了研究。

该系统主要包括数据库子系统、预测模拟模型子系统、警示信号预报子系统,其基本功能是对粮食安全状况进行警情分析辨识和提前发出警示预报。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如图2。

首先,提出能够衡量和反映粮食安全若干指标,并通过一定的方法如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进行粮食安全(风险)警情指标筛选和指标体系构建。其次,对警情指标进行警度分级(重警、中警、轻警、无警),利用历史数据和适当分析方法如描述统计或专家判断,对不同警度的警情区间进行划分,确定反映粮食不安全(风险)程度的警限(每警度级别相应上下限)。再次,利用时差相关分析方法等,筛选和确定粮食安全(不安全、风险)警兆指标,即警情指标的先导或同步指标。第四,选择适当的方法如经济计量学方法、警兆指标(指数)波动趋势预测方法或专家调查法等,对粮食安全警情指标进行预测或模拟推断。第五,对预测的警情指标及其综合指标(指数)进行预警分析,对未来(近期)粮食安全与否以及不安全程度做出判断,根据不同警度发出信号警示预报(红、黄、绿、白、蓝灯等)。第六,在出现或存有潜在粮食风险特别是严重粮食风险时,追溯警兆指标及相关变量发展态势,寻求导致粮食不安全(或供求平衡缺口风险)的主要原因(警源),并给出若干消警对策或政策调整方案,再对政策效果进行模拟和预测,从而防止严重影响粮食安全的局面出现。

(二)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构成

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对中国粮食安全与否以及粮食不安全的程度进行预报。进行粮食安全预警,首先要选择确能反映粮食安全与否的警情指标,因而选择科学、合理指标并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是进行粮食安全预警的基础和前提。同时,根据可能发生的粮食不安全或风险的不同程度及其影响,对警情指标进行警级分类和警限确定,然后才能根据目前或预测的警情指标落在何警区内,发出相应的警示灯信号,使得人们能直观地识别粮食安全状况。我们对粮食安全及预警系统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国家宏观层次上,因而粮食安全及预警衡量指标也主要是针对宏观层次的。

粮食安全预警指标体系包括警兆指标和警情指标。警情指标即是反映粮食安全与否的指标,警情指标体系是由粮食及膳食能量供求平衡状况以及与粮食供求平衡状况紧密相关的系列指标构成,如粮食生产、需求、进出口、储备、粮食价格等方面的指标。另外,警情指标还包括与国家粮食分销能力、居民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相关的指标。

警兆指标是与粮食安全相关的先兆性指标,警兆指标的状况或趋势预示着粮食安全警情指标的情况。与粮食供给相关的警兆指标,包括粮食播种面积变动率、有效灌溉面积增长率、粮食良种覆盖率、农用机械总动力增长率、年末役畜拥有量增长率、四季度化肥销量增长率、一季度农药销量增长率、一季度农膜销量增长率、受灾面积系数、粮食亩成本纯收益率、粮食收购价格指数/化肥销价指数(农药销价指数、农膜销价指数)、财政支农资金比重、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人员增长率等。与粮食需求相关的警兆指标包括人口增长率、城镇人口增长率、人均收入增长率、食品工业产值增长率、猪牛羊年末存栏头数增长量及增长率等。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重点讨论警情指标体系。

(三)警情指标及相应警限

各警情指标的不同区间代表着不同的粮食安全程度,其不同警级区间界限(警限)及对应的警级、警示灯号如表1。

1.食物及膳食能量供求平衡状况指标

(1)人均每日膳食能量供(DES)与需求(DER)差率。通过全国人均每日食物能量摄入量平衡状况,可以从总体上反映我国食物能量供给满足食物能量需求的程度,进而可以衡量和反映国家食物获取综合能力。DES的估算:将库存(储备)、本期生产、可能净进口之和减去损耗、必要期末库存及种子用粮等估算各种可食食物数量,然后按能量等价系数折算为能量单位,并考虑人口数量,得出人均膳食能量供给(DES)。DER的估算:根据粮食安全要求,健康人维持正常工作、日常活动的平均定额(可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确定为人均每日饮食摄入能量2220千卡。膳食能量供求差额与供求差率计算:供求差额即ΔDE=DES-DER,供求差率即差额与膳食能量需求的百分比ΔDE/DER×100%)。按膳食能量供求差率将膳食能量供求平衡状况划分为7级。

(2)谷物类粮食总供给(TS)与总需求(TR)差率。谷物类粮食总供给与总需求差额可反映我国食物安全的主要方面。谷物总供给量估算:将期初库存、预测的本期生产量、估计的可能净进口量之和减去必要的期末库存,得到当期谷物总供给量。不同种类的谷物根据一定标准折算。谷物总需求量估算:谷物总需求包括了口粮需求、饲料需求、工业用粮需求、种子用粮及收获后的各种损耗等。口粮预测:根据价格水平、收入水平、城市化水平、人口等因素预测;饲料需求、工业用粮等分别根据畜牧业、轻工业等发展要求预测。谷物总供求差额及供求差率计算:供求差额即ΔC=TS-TR;供求差率即ΔC/TR×100%。按谷物类粮食供求差率将谷物总供求平衡状况划分为7级。

表1 粮食安全预警警情指标、警级界限、警示灯号

警情

灯号 警级 警情指标 粮食总供 食物供求 粮食生产 粮食需求 粮食储备与 粮食国际 粮食价格 粮食安全

及相应警 求差率

平衡指数 波动指数 波动指数 需求比率

贸易依存 上涨率 综合指数

  限粮能量 (%)

  (%)  (%)  度(%)(%)

供求差率

(%)

短缺重警 深红 -3

<-3

 <-5

<-3  <-3    >3

<13  <15 <-20  <-3

短缺中警 浅红 -2 -3~-1.5 -5~-3 -2.9~-2

-3~-1.5 1.5~3  13~17

15~-10 -20~-10 -2.9~-2

短缺轻警 黄色 -1 1.5~0

 -3~0 -1.9~1 -1.5~-0.5 0.5~1.5 17~21  -10~-5 -10~-5

1.9~-1

无警

 绿色 0  0~10

 0~5 -0.9~0.9 -0.5~1.5 0.5~-0.5 21~23  -5~5

-5~5

-0.9~0.9

过剩轻警 白色 1

10~20   5~10  1~1.9 1.5~4.0 -0.5~-2  23~27   5~15  5~15 1~1.9

过剩中警 浅蓝 2

20~30  10~15  2~2.9 4.0~7.0  -2~-3.5 27~3115~30 15~25

 2~2.9

过剩重警 深蓝 3 >30 >15  >3

 >7.0

<-3.5  >31>30

 >25    >3

(3)食物及膳食能量供求平衡指数。食物及膳食能量供求平衡指数是人均每日膳食能量供求差率与粮食总供求差率按7:3的比例加权平均所得。根据其大小分成7个档次,分别表示不同的粮食安全(或不安全)警示级别。

2.粮食及食物生产状况指标——粮食生产波动指数

国内粮食生产是粮食总供给的主要部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稳步提高是增强国家粮食可得能力、实现可持续粮食安全的根本途径。粮食生产波动影响粮食的供给,从而影响粮食供求平衡及食物能量供求平衡,影响粮食安全状况。

粮食生产波动可通过波长、波幅、方差、变异系数等来描述(马九杰,1999;马九杰、孔祥智,1999;朱泽,1998)。这里我们用粮食生产波动指数作为衡量粮食生产不稳定性的指标。粮食生产波动指数为:V=(Y-Y')/Y'。其中Y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粮食产量预测值,Y'为一定时期内(如1952年以来)仅考虑时间因素的趋势产量。粮食生产波动指数反映了本期粮食产量可能偏离粮食长期趋势产量的程度。

3.粮食及食物需求状况指标——粮食需求量波动指数

粮食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是衡量粮食是否安全的重要方面。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化、经济扩张、收入增长等因素或引起口粮需求增加,或引起饲料或工业用粮增加,最终导致粮食总需求增加。总需求增加一方面可能导致粮食供求缺口的出现,一方面可能导致粮食价格的上涨,进而影响粮食安全特别是相对低收入人群的粮食安全。粮食需求量波动可以通过方差、变异系数等描述。这里,通过粮食需求量波动指数衡量粮食需求变化。粮食需求量波动指数为:W=(R-R')/R'。其中R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粮食需求量预测值,R'为一定时期内(如1952年以来)仅考虑时间因素的趋势需求量。粮食需求量波动系数反映了本期粮食需求量可能偏离粮食长期趋势需求量的程度。

4.粮食及食物安全储备状况指标——粮食储备-需求比率

粮食储备包括营运储备(working stock)和风险准备(reserve),前者也称周转库存,后者也称缓冲储备。70年代中期FAO确定了19%~20%的全球粮食储备率水平(12%的营运储备,7%~8%的缓冲储备),90年代后期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对粮食储备率水平下调至15%~19%(FAO,1997)。但是,对于我国这样经济快速增长、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平衡性明显、交通运输条件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对粮食储备的要求则相对较多。表1列示了粮食储备与粮食需求比率及粮食安全预警关系。

5.粮食及食物进出口状况指标——粮食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数

国内粮食生产、库存及国内需求的缺口问题可通过国际粮食贸易解决。国内供需出现正缺口(供不应求)则需要依赖于净进口弥补,国内粮食过剩时可以向国际市场净出口,净进口(进口减去出口所得净额)反映了一个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净出口需求与国内总需求的比率即粮食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粮食安全对国际粮食市场依存程度的指标。粮食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表明该国粮食安全受国际粮食市场风险影响越大,如来自全球粮食生产与供给波动、主要贸易伙伴的生产供应或需求波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波动等的影响。表1中列示了粮食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数与粮食预警的关系。

6.粮食及食物市场价格稳定性指标——粮食价格上涨率

粮食价格是一把两刃剑,价格过低,特别是生产者价格低迷对未来粮食生产及粮食安全必然产生负面的影响;价格过高,会影响消费者特别是贫困人口的食物购买能力,进而影响粮食安全。国际粮食市场价格也必然对国内粮食安全产生影响:一是对整个国家粮食进口能力的影响;二是对国内粮食价格及消费者购买能力的影响。相对稳定的粮食价格是实现持续性粮食安全的基本条件之一。粮食价格上涨率及粮食安全预警之间的关系反映在表1中。

7.粮食安全综合衡量指标——粮食安全综合指数

粮食安全综合指数是上述各指标得分值(各指标对应的警级数值)的加权平均值。其中,食物及膳食能量供求平衡指数、粮食生产波动指数、粮食储备—需求比率、粮食国际贸易依存度系数、粮食及食物市场价格稳定性指标得权重分别为:0.3、0.2、0.2、0.1、0.1。粮食安全综合指数是各项粮食安全指标的综合得分值,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总体水平,反映了实现粮食持续安全的综合能力。依据粮食安全综合指数可对粮食安全总体水平发出信号灯警示,如表1。

8.反映粮食安全的补充性指标

以上指标均是从总体上反映粮食安全的,而总体上粮食获取能力充足甚至出现粮食过剩局面并不能保证每个地区、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实现粮食安全。如地区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均等、地理位置偏远等会使得在总体粮食安全的情况下,部分地区或部分人口处于局部性粮食不安全的状态。因此,全面衡量粮食安全,不能忽视粮食流通体制、粮食实体分销(交通、运输、码头、仓储)能力、粮食不安全脆弱人群的收入变化等方面对粮食安全的影响,除了考虑总体粮食安全能力外,还应考虑区域间、人群间粮食获取能力差异。

(1)国家粮食分销能力指标——地区间价格差异水平。一个国家具有良好的粮食分销机制和能力,在宏观粮食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容易地将粮食输送到每一个粮食需求地区,减少或消除区域性粮食不安全问题。粮食分销机制和能力与许多因素有关,如粮食流通制度、地方粮食干预政策、仓储、交通运输物流能力等,而地区间的粮食价格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总体上反映粮食分销能力。因而可以用粮食地区间差异水平作为衡量粮食是否安全的一个代表性指标,通过区域粮食价格之间的差异性(非整合性、分割性)可以从一个侧面来衡量不同地区间的粮食安全能力差距。

(2)居民收入分配与差距指标——贫困人口比率。一个国家的粮食与营养安全状况不仅取决于的粮食总量供给水平、总消费水平或者全国平均每人每天热量的摄入水平,而且还取决于不同收入阶层的粮食消费支出能力特别是贫困阶层的粮食获取能力。收入分配不均等状况、贫困人口收入变化等都对粮食安全脆弱人群的粮食获取能力有较大影响,因此准确衡量贫困问题,可以准确地衡量粮食不安全问题,包括长久性粮食安全和暂时性粮食安全(Bigman,1993)。贫困人口比率是衡量贫困的一个指标,也可以作为反映粮食安全程度的一个指标。

三、简要结论

粮食安全既包括宏观层次的粮食安全也包括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宏观层面上粮食不安全必然存在微观层次上的粮食不安全,培养整个国家的粮食获取能力是实现粮食安全的基础;而只有消除贫困,解决微观层次的粮食安全问题,才能真正实现全局的粮食安全。

粮食不安全既包括长久性粮食不安全也包括暂时性(突发性)粮食不安全,增强粮食稳定供给能力和人们收入获取能力,减少贫困,才能防范粮食不安全风险。粮食短缺是一种不安全,同时粮食过剩也预示着风险。严重的粮食过剩必然影响仓储、价格、政府政策,进而影响未来粮食生产和供给的积极性,最终可能导致粮食不安全问题。

因此,建立粮食安全预警系统,从各方面分析、衡量粮食安全状况,提前对粮食安全信息发出预报,并及时做出政策调整,是全面实现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

标签:;  ;  ;  ;  ;  

粮食安全测度与预警指标体系研究_粮食安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