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蒙古族中学,015000)
摘要:近年来,少数民族学校高中部的学生参加的是民族汉考三级考试,其题型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书面表达三个部分。本人在多年的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让学生在汉语等级考试中失分最严重的地方就是阅读理解部分,在此特为参加民族汉考的学生搜集整理总结了五个方面短文阅读题目的答题技巧,希望对他们的考试有所帮助。
关键词:汉语;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阅读理解是学好一切课程的基础,这并不是耸人听闻。阅读即是对文本的加工和理解过程。我们学习任何一门课程都有对文本的阅读的过程。如果连基本的文字意思都看不懂,又何谈做题,何谈提高成绩。而汉语的阅读理解又是重中之重。阅读理解部分在整个民族汉考中占很大比重分值。这一块是我们拿分的重要阵地,也是我们失分的重点位置。阅读理解题是一种综合性的题型,它能有效地检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汉语整体素质。虽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但是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却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介绍我十多年来从事高中汉语教学总结出的经验和技巧。
一、快速浏览,整体感知内容。
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用来测试学生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有的采用一段文章,有的采用整篇文章。内容广泛,题材各异。以题目的难易程度分析,人们常常把它们分为表层理解和深层理解。所谓表层理解就是对文中的客观事实的感知和记忆;所谓深层理解是根据文中的客观事实,在认真思考后进行逻辑推理、总结或概括,得出结论。通常阅读试卷上的文字材料,第一遍需要速读,首先要重点理解文章的体裁答题时切忌文章都没有完整地阅读,就匆匆忙忙地写答案。最好先把文章从头到尾通读一遍,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理解。其次要初步理清文章的思路。一般来讲,文章的每一段、每句话归根到底都是为阐明中心服务的,都归向文章的主旨。平时要学会为文章标段,归纳每段意思,归纳中心思想。它在要求概括段落大意一类的阅读理解的解题中,往往是行之有效的一个办法。在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之后,应记住文章的要点,重要的结论以及一些关键性的人名、地点、定义和数字,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
二、用心审题,确定答题区域
做阅读主观题的关键在于准确地审题,抓住了审题这个关键,就找到了答题的诀窍。阅读的审题,就是要仔细分析题干,把握题干要求,即把握题干中包含的与答案相关的各种信息。这是答题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题干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话,一是命题者的话。(注意:题干提示了答题范围,规定了答题角度,提供了答题思路,隐含了答题信息,体现了答题规律。)设置题干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题内容;同时,命题者为了使答题人不至于茫然无绪,往往又会在题干中提示答题内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个句子中。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题的出题点,锁定答题区间,具体到段、句、词。只要找准了原文中的相关区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专心阅读,切忌浮躁粗心。
在解题过程中,千万不要慌张,要静下心来,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粗心是解题的大忌,对于汉语阅读题更是这样。在审题时注意看清每一个字、词、句,看清题目的要求,分析问题的提问要点。粗心的同学往往会失去不该丢掉的分数。比如在平时的试卷中,我们往往看到这样一些现象,题目要求选出不恰当的词语,有学生选的是恰当的词语;题目要求选出符合文意的一项,有些学生选的是不符合的等等。类似的情况在考试中常常见到,粗心是他们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最不应该的,因为这类题目是他们容易做正确的。因此在做题时必须认真审题,一道一道的选,不要慌,答完一题再做下一题。
四、对照原文,做出合理推断
推理题要求在理解原文表面文字信息的基础上,做出一定判断和推论,从而得到文章的隐含意义和深层意义。推理题所涉及的内容可能是文中某一句话,也可是某几句话,但做题的指导思想都是以文字信息为依据,既不能做出在原文中找不到文字根据的推理,也不能根据表面文字信息做多步推理。所以,推理题的答案只能是根据原文表面文字信息一步推出的答案。推理判定题要在阅读理解整体语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的真正内涵。首先,要吃透文章的字面意思,从字里行间捕捉有用的提示和线索,这是推理的前提和基础;其次,要对文字的表面信息进行挖掘加工,由表入里,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非凡到一般,通过分析、综合、判定等,进行深层处理,符合逻辑地推理。不能就是论事,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再次,要忠实于原文,以文章提供的事实和线索为依据。立足已知,推断未知。立足现在,猜测未来。不能主观臆想,凭空想象,随意揣测,更不能以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的观点;最后,要把握句、段之间的逻辑关系,了解语篇的结构。要体会文章的基调,揣摸作者的态度,摸准逻辑发展的方向,悟出作者的弦外之音。
五、分配合理,控制解题时间。
解题时,我们应浏览全文,了解全文的概貌,看完后,记住文章要点,掌握解题速度,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是做题的一般方法。碰到阅读理解难题时,千万不要钻牛角尖,耽误太多时间,一时做不出的要果断舍弃。有些同学遇到不会答的题时就开始紧张,一门心思去做,往往越想越糊涂,等到时间过了,后面该答的题都没有答,造成更多的是失分。我班就有一个这样的孩子,做题时几乎是做一道正确一道,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一道一道地按顺序做,做不完前面的,就绝不往下面做,知道他想出了前一题的答案,才往后面做,结果在一次考试中,作文才开头时间就到了,尽管前面的答题基本正确,但作文比重大,成绩就可想而知。问他原因,就是被一道阅读题难住了,想的时间太长耽误了后面的答题。所以在答题时,千万要提醒学生注意:遇到难题先放一放,以免影响其他较有把握的题目,待全部题目回答完后,如有剩余时间再回来做放弃的题目。
因此,要提高汉语阅读理解题的正确率,既要注意平时汉语能力的培养,又要交给他们做各种阅读题目的技巧和方法,还要重视具体答题时应注意的问题,这几点紧密结合,对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论文作者:闫妮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6
标签:阅读理解论文; 文章论文; 汉语论文; 题目论文; 的是论文; 文字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