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年的历史三大发展阶段——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回顾之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发展阶段论文,理论论文,科学社会主义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学社会主义(下简称科社)事业,自19 世纪40年代中期《共产党宣言》等代表作撰发算起,迄今约15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可说是瞬间,在文明时代中也是“资历”最短者。现在有些人因为它在本世纪中叶陷入了曲折,而怀疑其优越性和生命力。这实在是当局者迷。值此世纪交替之际,我们就其历史发展,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是有着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科社的150年,据大的时期内外斗争所侧重的内容不同,大体可分为三个曲折前进的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是19世纪中下叶,即从科社诞生到恩格斯逝世的约50年,斗争的中心,是这一理论的真理性──生存和发展权问题。
这一阶段的外部斗争,主要是冲破剥削统治阶级把它诬蔑为“邪说”、“怪影”,进行围剿、查禁和“科伦审判案”一类的迫害。其内部斗争,则是要击破克利盖“把共产主义变成关于爱的呓语”①;普鲁东“用先验的魔法来论证一种自由工人联合的新社会主义体系”②;拉萨尔把直接选举说成“是改善工人等级物质状况的唯一手段”③;考茨基强调抽象的"整个人类的自由、平等、博爱“④等种种机会主义的谬论。
马克思、恩格斯(下简称马恩)以毕生精力进行了这一艰巨的斗争,撰写了50卷(约三千万字)充满真理光辉的论著,并尽可能参加了一些实际的斗争。其《资本论》等巨著,彻底解剖了已丧失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资本主义制度;《共产党宣言》等论著,正面深刻地揭示了科社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及有关的基本理论;《哥达纲领批判》等论战之作,则清算和击败了内部的种种错误思潮。尽管第一国际的蒲鲁东主义,曾导致了巴黎公社的失败等曲折,但马克思有生之年就看到了科社的理论传遍欧洲,并有13个国家建立了共产党;恩格斯则目睹了科社“在文明世界的一切语言文字中都找到了代表”,其“战斗口号响彻全世界”⑤;从而赢得了第一阶段斗争的伟大胜利。
第二阶段,是20世纪上半叶,即从列宁组建“工人解放斗争协会”到新中国成立的约50年,斗争的中心,是科社作为社会制度的生存发展权问题。
这一阶段的内部斗争,主要是与第二国际机会主义的斗争。伯恩斯坦,特别是其俄国的变种“经济主义”,要把“社会民主党变为主张改良的民主政党”
⑥考茨基“口头上的社会主义实际上的帝国主义”⑦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支持本国反动政府,在十月革命后“不承认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有阶级斗争“⑧。其外部斗争,则先是国内阶级敌人对革命的镇压,1905年初俄国彼得堡工人起义,一次就被杀害1000多人,伤2000多人,中国1927年的“马日事变”中更是血流成河;继则是在取得政权后,敌人千方百计地扼杀。十月革命一胜利,国内外的敌人就联合反扑,英、法、日、美、波等国直接进行武装干涉,企图把第一个红色政权“掐死在摇篮里”(邱吉尔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则是再次消灭共产党和红色政权的尝试。
列宁一方面领导实际斗争,同时撰写了60卷(两千多万字)的战斗檄文,提出了“帝国主义是无产阶级社会革命的前夜”⑨;“社会主义可以首先在少数或者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⑩无产阶级专政“对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11)等科学论断。正是在列宁和俄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破天荒地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顶住巨大的压力巩固了政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尽管德军曾横扫欧洲,兵监莫斯科城下;日军曾横扫亚洲,占尽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但共产党人还是领导人民粉碎了法西斯消灭前苏联和各国共产党的阴谋。而且,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到了13个,领土由占世界17%跃升到26%,人口由占世界9%跃升到35%,共产党发展到200多个,还受其影响的100多个殖民地国家获得了独立(12),从而赢得了第二阶段斗争的伟大胜利。
第三阶段,大体是20世纪中下叶,即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中进行建设的50年,斗争的中心是“经济竞争”──在经济上争生存发展权的问题。
这一阶段的外部斗争,主要是帝国主义军事上的包围、政治上的孤立和经济上的封锁。共产党人顶住了入侵朝鲜。越南。古巴,陈兵台湾海峡等巨大压力。新中国头三年,既连续赢得了“土改”、“镇反”、“三反五反”、抗美援朝等一系列伟大胜利;又迅速发展了国民经济,工农业总产值超过1936年的最高纪录20%,职工平均工资则超过35%(13)。接着的五年,既创造性地基本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又制定、实施和提前完成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1957年与1952年比,工业产值增长128.3%,农业产值增长25%(14)。这些乃是科社在推动经济发展上的初步胜利。
这一阶段内部的斗争,主要是“左”的路线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占了上风。因而六、七十年代中,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发展速度上,反而落在了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后面,从而严重地败坏了它的声誉,引起了对它在经济发展中价值的怀疑,有些社会主义国家并丧失了政权,科社运动也陷入了低潮。但正象前面两个阶段一样,经过艰难曲折,当我们总结了经验教训,克服了失误时,也就开始走出弯路。事实上,自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科社就开始了第三次胜利的征程。
现在突出的问题是:我们是否仍坚信社会主义必胜,并为之不懈地努力奋斗。要解决这一问题,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人类的文明史,特别是近代史。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约5000 年,阶级矛盾的产生及其对立斗争也是5000 年。人类学会了对自然进一步加工,出现了金属工具、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分离、产生了文字等,诚然是文明的表现,而同时出现的阶级剥削和压迫,则是最大的不文明社会现象。
社会有不文明的一面,也就有了对不文明的思考和对真正文明社会的追求。孔子的“天下为公”,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中西这种思考和追求的代表。每一次的社会转型,都是对某种不文明现象的克服和新的文明进化。但即使是阶级社会内部的转变,也都是经过了艰难曲折斗争的。奴隶社会存在了25个世纪左右。封建社会,就中国而论,从西周晚期萌发算起,到东周战国初期出现,用了3个多世纪;又经战国至秦统一的约6个半世纪曲曲折折的反复斗争,最终确立;又经过约8个世纪,才进入隋唐鼎盛时期。资本主义于14世纪萌芽于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在封建社会内斗了约两个世纪,才作为社会制度出现于西欧;又经过约两个世纪曲折反复的斗争,才最终确立下来,于18世纪中叶才进入鼎盛时期,至今存在了约4个世纪。
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与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有本质的不同。前者是在阶级剥削压迫的大前提和本质不变条件下的代替。后者则是要从根本上消灭阶级剥削压迫的不合理社会制度,是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文明社会的开始,即5000年社会历史全新篇章的开始。正因为如此,这次社会转型期的斗争就较前两次转型要尖锐复杂的得多,道路要艰难曲折得多。因为在这一社会转型中,旧的剥削阶级不可能在面临崩溃时,摇身一变而成为新的剥削阶级,它们作为阶级只能被逐步消灭,作为成员只能是被彻底改造。这就决定了“在其生命的途程中每走一步都要经过战斗”(15).其 道路也就不能不更加艰难曲折。但是,它仅用了半个世纪,就羸得了理论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又仅用半个世纪,就解决了作为制度存在的地位。其发展之快,是前两社会转型所不可比拟的。这一方面是社会发展加快的总趋势的表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科社的旺盛的生命力和优越性的表现。
德国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黑格尔有一句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恩格斯在进行革命改造时,强调了“现实”应为“必然”(16)。这样一来,就实际上形成了如下的科学命题:凡是必然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现存的失去其必然性,就变成不合理的,就要为新的具的必然性的事物所代替;新的具有必然性的事物,不管要经历多少曲折反复,总是要开通胜利之路的。
人剥削压迫人的不文明现象绝不可能万岁,科学社会主义150年的胜利进军,已经有力地表明了自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它已经开始走出第三阶段的曲折,迈进了鼎盛时期的门槛,不论前进的道路上还有多少艰难险阻,我们应该振奋精神,知难而进,绝不能畏难而退;要同心协力,迎着新时期的曙光合奏出新胜利的乐章!
注释:
①②⑤(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第4页;第6卷,第669页;第18卷,第508页;第21卷,第302-303页。
③④拉萨尔《公开的答复》;考茨基《社会民主主义对抗社会主义》。
⑥⑦⑧⑨⑩(11)(15)《列宁全集》第5卷,第321页;第29卷,第458页;第25卷,第399页;第22卷,第186页;第21卷,第321页,第25卷,第400页;第15卷,第13页。
(12)高放《社会主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第112、108第页。
(13)胡绳《中国共产党七十年》第294-295页。
(14)国家计统局《奋进和四十年》附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