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_张华华1 宋加佑2 马俊梅3

张华华1 宋加佑2 马俊梅3 1,3南京军区司令部第二离职干部休养所 江苏 南京 210009;2.南京军区司令部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 南京 210009

【摘要】 目的 观察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Hp检测阳性、内镜检查为活动期的109例十二指肠溃疡(DU)的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和对照组(奥美拉唑三联疗法);4周后复查内镜并检测Hp,观察两组溃疡愈合率、Hp根治率及腹痛缓解率.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溃疡愈合率比 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86.21%(50/58)和84.31%(43/5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第7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96.55%(56/58)和74.51%(38/51),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对十二指肠溃疡更具良好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雷贝拉唑; 奥美拉唑【中图分类号】R573.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52-01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主要的药物.雷贝拉唑是新一代PPI.为验证与评估雷贝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DU)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我们于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间,以奥美拉唑为对照进行临床观察.

1 病例选择1.1 入选标准(1)18~70岁的DU 患者;(2)入选前4天内经内镜检查证实的活动期十二指肠溃疡(即At,A.期溃疡);3)溃疡直径范围为0.2~2.0cm.排除标准:(1)复合溃疡;(2)有胃及食管手术史;(3)食管或胃底静脉曲张;(4)卓一艾综合征;(5)出血及幽门梗阻;6)食管糜烂及溃疡;(7)存在其他消化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等;(8)严重的心、肝、肾功能不全;(9)妊娠和哺乳期妇女;10)对该药物过敏;(11)长期服用抗溃疡药或正在服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及皮质类固醇药物者.共入选10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雷贝拉唑治疗组58例(男41例,女17例),奥美拉唑对照组51例(男37例,女14例).两组病例在年龄、病程、溃疡数目与大小、疼痛及消化道症状等方面均相似,具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每日一次口服雷贝拉唑20mg,晨服;每日两次口服阿莫西林1000mg和左氧氟沙星20mg,连续4 周;对照组每日一次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两次口服阿莫西林1000mg和左氧氟沙星20mg,连续4 周.4周后复查胃镜判断溃疡愈合情况,6个月后复查胃镜,随访胃溃疡复发.观察记录所有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临床疗效标准及胃镜评价标准根据谢玉民方法制定.1.3.1 临床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记录腹胀、恶心、暖气、反酸等症状,并记录治疗后1,3,7,d的腹痛消失的时间和发生的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行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实验室项目检查.1.3.2 胃镜下愈合标准 痊愈:镜下溃疡面消失,溃疡区域已完全被上皮组织覆盖;显效:镜下溃疡面缩小1/2以上;有效:镜下溃疡面缩小1/3;无效: 镜下溃疡面无变化或加大.镜下愈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镜下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100%.1.3.3 Hp检测 治疗前及停药后复查内窥镜时在胃窦距幽门2cm 处取1块组织作快速尿素酶试验;胃窦、胃体各取2块黏膜活检作病理组织学检查.判断Hp阳性以组织学结果为标准,参考尿素酶试验结果.Hp阳性标准为以上2项均阳性.Hp根除标准是停药4周Hp检测2项均阴性. 1.4 统计学处理两组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2 结果2.1 两组腹痛缓解率比较治疗组第1天、第3天和第7天腹痛缓解率分别为41.38%,87.93%和96.55%,对照组则分别为19.61%,58.82%和74.51%;两组病例的腹痛缓解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腹痛缓解情况比较见表2. 2.2 内镜检查结果胃镜显示治疗组溃疡痊愈率、愈合率分别为93.10%(54/58),100%(58/58);对照组则分别为90.20%(46/51),100%(51/5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2.3 两组Hp 根除率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Hp 根除率分别为86.21%(50/58)和84.31%(43/41),差异无显著性(P>0.05) 2.4 不良反应治疗组有3例(5.17%)出现不良反应,其中头昏、头痛各1例,腹胀1例; 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4例(7.84%),其中腹泻、恶心各2例.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全部不良反应症状轻微,不需特殊处理,服药期间或治疗结束后自行消失.

3 讨论

十二指肠溃疡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流行病学显示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 中年发病率略高.发病初期经常容易被患者忽略,拖延治疗等情况可以导致胃出血,甚至转为尾部肿瘤发生. 雷贝拉唑和奥美拉唑都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质子泵抑制剂PPI代表药物,奥美拉唑对胃酸的分泌增加有抑制作用,既往用于治疗十二脂溃疡,疗效良好,雷贝拉唑是新一代PPI产品,其作用于H+-K+-ATP酶,抑制H+ 的分泌,作用持久,同时减少胃蛋白酶分泌,拥有更持久和较强的抑酸作用,抑制夜间胃酸效果优于奥美拉唑.有研究表明雷贝拉唑不仅可以抑酸,还可以修复损伤的十二指肠粘膜,本研究两组溃疡治愈率的差异也系二者作用的功效不同.左氧氟沙星口服后容易吸收,可以在局部达到较高药物杀菌浓度,减少耐药,增加疗效.两组治疗方案在治疗期间都体现了良好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6个月后的随访中复发率也无统计学差异. 综上所述,雷贝拉唑+ 左氧氟沙星+ 阿莫西林三联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一种较理想的方案,具有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特点.

参考文献[1] 谢荣迪,陈林莉.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探讨及治疗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1,17(2):177-179. [2] 张丽平.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呋喃唑酮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现代医院,2011,2(11)55-56. [3] 粱晋魁.雷贝拉唑对90 例胃溃疡愈合状况疗效分析[J].药物与临床,2011,18(15):37.

论文作者:张华华1 宋加佑2 马俊梅3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9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25

标签:;  ;  ;  ;  ;  ;  ;  ;  

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观察论文_张华华1 宋加佑2 马俊梅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