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云南曲靖 655000
【摘 要】对于慢性病而言,其并不具备明显的临床症状,并且发病较为缓慢,具有较长的潜伏期,但不具有任何传染性。因此,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的效果并不明显,从而导致患者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也致使其在身体健康方面的重视程度随之增高,同时提高人们对该类疾病的重视程度,进而使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作用越加明显。但是,随具有预防效果,同时也存在着众多问题。因此,本文现主要针对基层慢性病的防控工作的现状及问题进行探讨,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慢性病;防控;现状;问题
前言
随着我国目前最新的资料显示,患有慢性病的人口占全国疾病人口的1/5,其中又以超重率、肥胖率的发病率最为显著。慢性病的产生不仅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还有可能会使其重要器官,如:大脑、肾脏、心脏等受到严重威胁与伤害,甚者导致患者死亡。慢性病主要是由于饮食不当以及生活习惯较差所导致引发的,其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并且病程较长及病情迁移、较难痊愈[1]。因此,对该疾病及时进行预防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现本文主要针对防治工作中的现状与问题,以及应对措施进行阐述,阐述以下几点意见。
一、防控工作的现状
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快速发展,致使人们的生活水平、饮食习惯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导致其患上疾病的几率大大增高,尤其是慢性病的产生,该疾病的发病率当前在全球内仍呈上升趋势。慢性病产生在生活水平方面主要表现为:烟酒成瘾、大鱼大肉,以及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等;而在环境方面则表现为:工作压力大,长时间进行工作导致身体不能得到休息,从而致使亚健康状态频繁出现。另外,有权威性报告表明,目前,对于人们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最大杀手便是慢性病。经过调查,在2012年间,我国居民死亡人口中,慢性病的死亡率高达86.6%,其中最为突出的疾病为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
自2012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各类慢性病仍在呈上升状态,其中调查18岁及以上成年人发现,其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的发病率为9.7%,患有高血压的患者的发病率为25.2%,相比于2002年的结果,呈上升趋势,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中患病高达9.9%。并且,在调查2013年全国人民肿瘤登记结果上发现,男女癌症发病中肺癌和乳腺癌高居首位[2]。而且,还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升,致使农村基层慢性病发病显著提升,尤其是偏远的农村地区。该地方的部分疾病发生率相对城市而言较高,如: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以及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虽然,随着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使人们对于疾病的了解认识有效提升,但是仍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并不能使慢性病的发生率从根本上得到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慢性病现存问题
相关部门对于慢性病的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当前,很多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对于慢病监测、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服务工作未能有效开展,从而导致基层在管理慢性病上的困难加大,致使基层开展慢性病防止工作受到限制[3]。并且,还由于现在的卫生服务机构单位多是自负盈亏,导致其为解决职工的福利、工资等问题,进而将主要的技术力量放置在医疗创收上。此外,还由于我国慢性病的出现较晚,虽能够及时吸取国外的经验,但同时也受到相应的限制,从而致使问题的解决效果较差。具体包括:人员不足,对于整个慢性病防治管理体系的支撑难以坚持;经费限制较大,难以有效进行药物服用、疾病监测;慢性监测数据可靠性较差;具有较高的主体局限性,不能使其在其他社会组织成有效利用,致使社会体系难以形成;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公众对慢性病的认识较差。
三、防治工作的应对措施
1.做好健康教育宣传
若疾病在长时间的综合作用下未能及时进行治疗,则会导致慢性病的发生,因此,做好预防措施工作是极为必要的。首先,在进行预防慢性病中最为重要的预防便是做好健康教育宣讲工作,使疾病从根本上开展预防工作[4]。同时,健康教育宣讲应该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专栏、媒体等方式开展,从而使群众对慢性病的了解能够更加全面。
2.将预防观念从根本上转变
要是人们能够充分了解慢性病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就应该将预防观念进行转变。要让预防疾病的效果具有有效性,在进行预防时可以将其当做传染病进行预防,采取流行病学的方法开展工作,从中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并且进行分析。这样,通过在预防上让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从而让疾病的发生率得以降低。
3.人力、物力的投入
由于近年来慢性病的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还存在着较多的并发症,因此,该疾病的产生不仅会使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还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给社会造成严重影响。针对,当地的领导人员应该给予高度重视,加强对慢性病的预防,制定针对措施[5]。此外,国家政府在慢性病这一预防环节上,也应该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支持,从而使预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因慢性病并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案以及彻底治疗的药物,因此,在对其预防上必须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以及相对应的措施,从而使预防与治疗相互结合。相关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必须要制定好全面的措施、规划,密切关注慢性病的发展趋势。此外,还要对一切慢性病相关危害的因素及时进行干预,在基层上将慢性病的防控工作有序进行,使人们的疾病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曾万里.基层医生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2):136.
[2]徐小明.基于社区健康管理的慢性病综合防控策略构想[J].医学信息,2015,28(19):14.
[3]曾涛.当前社区慢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J].大家健康,2015,9(18):33.
[4]齐力,姜莹莹,毛凡,等.社区慢性病防治工作现状及居民对慢性病防治的认识和需求[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6,24(04):279.
[5]沈选彬,周德华,严剑.社区防控慢性病的现状及对策制定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06):141.
论文作者:唐兴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5
标签:慢性病论文; 疾病论文; 工作论文; 防控论文; 基层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3月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