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就供水厂的排水管理来说,其既与居民的正常饮水息息相关,也是人类社会的用水量和水质安全得以保障的有力措施。当前,不断增加的城市和工业生产的污水排放量,使得我国水环境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甚至呈现普遍恶化的趋势。鉴于此种情况,我们必须提高供水厂的排水要求。即:不仅要使所提供的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所保障,还要做好后期的排水工作,不断提高对污水的利用率。而本文也正是从这两方面加以阐述的。
关键词:供水厂;给排水;工艺;研究
生命之源源于水,它既是独一无二的宝贵资源,也是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所保障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自打进入了21世纪,水质问题便成了我国水资源最为根本且实质性的问题,而并不在于水量。因为水质既与水资源水量的可使用性有关,也对人们饮用水的安全性有所影响。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们更多的是担心喝不到“合格”“安全”的水,而不是喝不到水的问题。所以,对于供水厂来说,其主要的职责则在于提供给人们安全可靠的水质,不仅要做好排水工作,还要为人类提供安全可靠的水源,以便于从根本上让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在持续的情况下得以正常运转。
一、分析供水厂给排水现状
当前,存在于供水厂中的问题有很多,既有主观方面的,也有客观上的,甚至要将部分原因归咎于历史。笔者特将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即:
(一)现行供水厂的管理手段缺乏科学性。自动化控制这一基础条件是大部分水厂都不具备的,有的甚至没有装设仪表的位置和相应的条件。
(二)超标的水源水质,虽然经过了常规的净化工艺处理,但仍然达不到国家规定的饮用水卫生标准。另外,因不能科学处理所产生的污水,从而降低了回收利用率。
(三)落后的生产设备和陈旧的输配水管网,导致送水的能耗一直居高不下。不仅如此,既没有系统专业的管理队伍负责维护、优化,也缺乏高级人才,甚至还有着传统的运行机制。
(四)不完善的水厂供水设备,落后或有所缺陷的工艺,再加上严重的管网漏耗,都加大了运行成本。
(五)关于混凝土的投加,存在的问题有很多,如投放的品种、投加量和投加方式及其部位等。
二、 研究供水厂污水回用问题
一般情况下,沉淀池或澄清池的排泥和滤池生产废水是供水厂生产废水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还有来自原水中的色度和悬浮生物、藻类的残骸等,以及在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絮凝剂,如投加的铝盐、铁盐等。通常来说,在水厂的水量中,该部分废水所占的比例会在3%~10%之间。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水厂会将这些废水、废物直接排入附近的水体中,这样一来,不仅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还会浪费水资源,甚至产生河道淤积等问题。若采取措施回收并利用生产废水,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水体污染的程度,也能节约水资源,还能对低源的混凝情况进行改善,从而实现环保意义和经济效益双赢的局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目前我国并未形成成熟的水处理技术体系,所以,亟待在这一方面有所开发与创新。现下有两种方式来回收生产废水,即:①回用浓缩后的生产废水;②直接回用经过调节后的生产废水。另外,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水厂会间歇性地对滤池、废水沉淀地和澄清池等处的排泥水进行冲洗。
一般来说,常规处理滤池中的浊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所以,笔者就排泥水水量和水质的特点,将水厂水处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即:调节、浓缩、预处理、脱水和泥饼处置等。但选择回用前的预处理,将会进一步提高废水回用的安全性和卫生程度。也就是说,先用重力沉淀法对排水池中的水进行处理,使其上清液流至原水井,将沉淀下来的送到污泥池,并将其与沉淀污泥一起处理。而在发达国家会以降低浊度的方式来提高水厂的水质安全性。但是,隐抱子虫等原生物并不能被完全去除,因为浊度和除铁除锰水度较低。在此情况下,高温和用膜或臭氧消毒是将其安全去除的最佳选择。而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含有少量或几乎没有化学药剂且价格低廉的膜技术逐渐受到更多的重视。
三、供水厂给排水的建议
就笔者对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水厂的实际情况来看,认为现代水厂应具备以下几点要求,即:
(一)就水厂净化处理工艺而言,其必须对出水的水质有所保障,并满足相应的法律法规。另外,需要保持处理工艺的连续性,不能简单地遵循常规处理办法,而是应就本地的水源条件,对处理工艺进行及时调整。
(二)所应承受的水量的冲击以及保证水质的安全合格是在为水厂构筑物的选型和设计参数予以确定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另外,应将自动化添加混凝剂、自动排泥和滤池自动清洗等微机自动技术应用于生产工艺运行管理上。
(三)总体布置密集化、操作管理平面化,从而将水厂构筑物予以紧密结合。这不仅可以节约土地资源,还能进行集中控制。与此同时,水厂应以草坪为主,尽量减少建筑小品的数量,从而保证水厂本身的安全性。
(四)既要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逐步完善,也要尽可能地回收并利用各种污水, 形成循环使用的习惯。如此一来,便可在高效利用水资源的同时,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从而实现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四、结语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现行水厂的给排水系统虽然在工艺流程与设施等方面与其大同小异,但在管理方法和手段上却大相径庭。鉴于此,我们应基于本国水厂的实际情况,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理念,尽可能地提高水质、节约能耗、循环利用和科学管理等。
参考文献
[1]陈晓齐;对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17期.
[2]关郁松;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0年03期.
[3]李楠;水利水电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北京农业;2012年18期.
作者简介
单微(1989-10-12),女,汉族,籍贯:黑龙江省五常市,学历:本科,研究方向:给排水。
论文作者:单微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3
标签:水厂论文; 废水论文; 水质论文; 给排水论文; 滤池论文; 水量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