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传 张拥军
(新疆独山子石化医院脑外科 833600)
【摘要】 目的:本次主要探析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颅脑外伤开颅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采用颅内压监测,分析术后采用颅内压监测的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有13例患者进行第二次开颅手术;60例患者当中:正常15例,颅内压轻度升高:18例,中度升高:11例;重度升高:16例;患者半年后治疗效果情况分析,结果:表示颅内压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对于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给予颅内压监测能够有效、快速的知道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并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 颅内压监测;颅脑外伤术后;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5-0133-02
当患者颅脑外伤手术之后,其出现颅内压增高,那么可能会导致患者病情不断恶化,进而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对颅内压进行监测是十分有效的方法,其能够对患者的颅内压力变化进行全面的观察,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患者颅内压急剧增高的现象[1]。因此, 本次主要探析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在我院行颅脑外伤开颅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行颅脑外伤开颅手术的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15~75岁,平均(36.45±4.18岁)岁。本次所有患者均进行头颅CT检查,均已经确诊为颅脑外伤,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手术中安放强生柯德曼ICP EXPRESS数字式颅内压监测仪(脑室型以及硬脑膜下型),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3d~130天,平均住院(25.36±19.89)d。
1.2 颅内压监测方法
本次研究主要采用的监测方法为:硬脑膜下压力测定法和侧脑室测压法,探头均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颅内监测探头。
硬脑膜下压力测定法:采用硬脑膜下颅内压监测探头,全部患者当中,有39例采用硬脑膜下压力测定法,将探头置入无颅骨缺损的硬模下以及脑组织间,检测仪显示波形以及压力,留置时间为3d~15d,平均为(6.36±2.29)d。
侧脑室测压方法:采用脑室型带导管颅内压探头,将其置入患者的侧脑室当中,导管外接引流管行脑室外引流,探头直接连接配套监测仪器显示压力参数以及压力波形。全部患者当中有21例患者采用侧脑室测压方法进行监测,留置时间为2d~9d,平均(5.25±2.10)d。
1.3评价指标
①观察患者术后颅内压监测情况。
②观察所有患者颅内压情况:正常:患者颅内压<15mmHg;轻度增高:患者颅内压在15~20mmHg;中度增高:患者颅内压在20~40mmHg;重度增高:患者颅内压>40mmHg。
③对患者进行半年随访,显效:患者神经功能基本正常,能够进行正常生活视为显效。有效:患者伴有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中度残废,但是能够生活自理,视为有效。无效:患者死亡或者基本处于植物状态、生活无法自理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2. 结果
2.1患者术后颅内压监测情况
本次所有患者中有13例患者进行第二次开颅手术,给予13例患者进行颅内压动态监测,发现在某个时间段当中,患者出现颅内压进行性升高,考虑可能是因为脑挫伤血肿增大或者颅内迟发血肿导致,对患者进行及时治疗和给予复查颅脑CT确诊,并进行第二次开颅手术;本次第二次开颅手术占所有患者的21.67%。
2.2所有患者手术后颅内压情况
60例患者当中:正常15例,颅内压轻度升高:18例,中度升高:11例;重度升高:16例。
2.3患者半年后治疗效果情况分析,结果表示颅内压越高,患者预后越差,详情见表1。
表1 所有患者半年后治疗情况 表[(n),%]
3. 讨论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医学领域,当前,颅内压检测仪在神经科领域的作用已经得到了广大患者与医学者的认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能够及时有效的了解患者颅内压的变化情况[2]。过去神经外科医生对患者颅内压出现增高的判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变化、腰椎穿刺测压方法进行监测,而采用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发觉,通常患者已经处于病危状态;采用腰椎穿刺测压法对患者颅内压情况进行监测,对高颅压患者而言比较危险[3]。因此,上述方法均存在缺点。而采用里内压监测的方法,能够及时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患者在手术之后,采取此种方法进行监测,能够及时知道患者颅内迟发型出血等状况,能够有效对患者进行抢救,提高患者生存率。因此,本次所有患者在手术后均给予颅内压监测,结果发现有18例患者存在颅内压进行性升高的情况,发现时间为术后8h~4d,并对患者进行复查,给予第二次开颅手术治疗,所有患者经过第二次开颅手术治疗后,颅内压得到显著下降。在过去无动态颅压监测的情况下,此种患者由于昏迷或给予镇静剂,医护人员无法及时发现患者出现颅内压升高,从而会耽误患者的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导致患者会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4]。因此,颅内压监测对于颅脑外伤得患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根据相关研究表示,颅内压监测不但在指导患者临床治疗中具有无法替代的价值,同时其对于患者的预后也有很大积极作用。本次研究结果表示,所有患者手术后颅内压情况:60例患者当中:正常15例,颅内压轻度升高:18例,中度升高:11例;重度升高16例;患者半年后治疗效果情况分析,结果表示颅内压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对于颅外伤患者手术后给予颅内压监测能够有效、快速的知道患者颅内压变化情况,并提供可靠的治疗依据,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文华,朱胜强,金雪刚等.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作用及临床意义[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5(4):215-216.
[2]张玉琴,徐桂花,缪彩娟等.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用于颅脑外伤术后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4(22):2403-2404.
[3]王文华,朱胜强,金雪刚等.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28(5):878-879.
[4]王文华,朱胜强,金雪刚等.持续动态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的作用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1(29):36-37.
论文作者:巴传,张拥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6
标签:患者论文; 颅内论文; 颅脑论文; 外伤论文; 术后论文; 脑室论文; 情况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