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水文局 黑龙江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其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GPS、GIS等都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应用在水文水资源领域,能够对水下地形进行准确定位,从而对改善水文水资源情况。
关键词: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
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工程既与国家、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又是构成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部分。水文水资源项目工程的管理影响到国家的繁荣富强,可持续发展要求必须做好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工程管理。基于此,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要充分认识到提高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重要意义,在工作中积极采用相应的对策以提高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水平,以此保证水文水资源的项目工程顺利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完工,并造福于人民。
1开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主要原因
开展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对科学资源进行科学管理,防止资源浪费,进而提升水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水资源管理工作中去,不断提升管理效率,减小管理工作难度,总之,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具有必然性,是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要求。
1.1传统管理手段和现代化社会的高要求之间存在许多矛盾
在传统管理模式中,经常出现水资源利用监督管理不到位的问题,致使大量的水资源遭到浪费,成为限制传统管理模式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现阶段,社会经济处于迅速发展的时期,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大幅增加,如果我们一直坚持传统的管理模式,是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的。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十分有必要建立起有效的管理模式,进而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以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全面实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分配。通过节约型社会的建立,促使我国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得到有效缓解,水利部门还要不断加大对城市水利工作的监督力度,明确水资源利用率的相关要求,全面实现统一化管理。除此之外,还要以实际情况为基础完善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对供水水源、资源现状等信息有全面的把握,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信息整合。
1.2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如今,在水资源管理中我国融入了信息技术,但是依旧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水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够成熟,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我国的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是非常落后的,与水土保持、防汛防旱等信息化建设力度没有可比性。由于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中有众多不平衡性,大多数地区并没有实现信息化管理,也无法建立起一个统一的开发标准和平台。各个地区之间联通工作比较困难,在一些已经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的省市中,大多数业务和水资源监督管理系统都无法实现联通。关于实现系统集成,一定要以专项业务为依据,建立起取水许可监测系统和管理系统,完成资源的集成和整合。
2水文领域主要使用的信息技术
2.1RS技术
目前,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水资源领域,对水文条件的改善起到了重要作用。RS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中的一种,RS技术即遥感技术,主要运用在水质检测、旱情检测与评估和洪涝灾害等水文领域。
2.2GIS技术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其是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持下,而构成的空间信息系统,借助于GIS技术,能够对地球表层的地理分布情况观察,然后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运算、管理等,所以在一定程度上,GIS技术在水文水资源领域的应用,可以在系统的作用下,查询水文领域中的相关信息,然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正确分析降水和洪峰流量等水文要素,从而为防汛减灾决策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2.3GPS技术
GPS技术指的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具有高效性、自动化和精度高等特点,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水文水资源领域,GPS技术应用在水文水资源领域,能够精确的对水利信息空间位置予以定位,而且对地形地貌进行准确的测量,当前,GPS技术被运用于水下地形测量和防汛减灾中,尤其对灾害定位和灾后指挥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利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该系统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支持下,可以实现对地区表面空间地理的分布数据进行采集,然后通过分析、运算和描述等,将其应用在水文水资源领域中,对水土保持和防洪减灾起到了重要作用。
3优化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措施
3.1完善管理体制
明确各水利部门和单位的职责,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健全监督制度和管理审查制度,将相关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水利各部门和单位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充分发挥其应具有的职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体制的建立,对于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以及系统各环节功能的实现,起到了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3.2加强人才培养
对于现有的工作人员,应加强对其的专业培训,并积极开展专业人才的招聘工作,加强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使之向着健康、良性的方向发展。同时,还应根据水利单位或部门的实际情况,完善奖励制度和绩效考核制度,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业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极大地提高人员的积极性。在对人才进行培养的过程中,不能将眼光局限于当前,而是应该以长远的、发展的视角,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并加以贯彻和实施,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
3.3合理利用管理类软件
资金是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保障,然而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也确实存在,并且较为普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成功软件和程序,对水利工程进行管理,从而确保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的稳步健康发展。通过利用管理类的软件,可以降低程序和软件的开发成本,减少人员开支,同时使水利工程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获得较为可靠的保障。对于节省下来的这部分资金,则可以加以充分的利用,为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工作补充资金,从而推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水利事业的发展。
3.4加强资源开发力度
通过加强信息化管理资源开发力度及使用率,最终实现资源共享、互联互通以及统一发展。而对于地理信息资源,更应作为资源开发的重点,以GIS为工作平台,定期地进行测量和电子地图导航,对于机井站的定位、用水户的定位、气象站的定位、以及水位等各种信息综合考虑,以保证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更新和符合实际。
3.5水质与旱情监测系统
通过在灌溉区域设置监测断面,有利于监测断面的水质情况,另外,还可以在系统中建立监测数据库,当水资源中存在污染物扩散时,利用系统实现模拟分析,有利于预测河流水质的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解决水资源污染问题。旱情信息可通过土壤、气温、降水等体现,水文站可利用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了解到所在区域的相关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可判断该地是否存在旱情,利用定位系统,能够直接找出旱情所在地。
4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发展方向
4.1完善水文水资源信息监测站点体系
充分利用物联网感知技术、3S技术以及网络通信新技术,在已建的信息采集点基础上,提升水文水资源信息自动采集站点的覆盖率。
4.2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网络的全面互联互通
在已建水文水资源信息网络的基础上,依托智慧电子政务网络的建设,使水文水资源的信息网络覆盖至所有基层站点,实现水文水资源电子政务内外网、水文水资源内部机构之间以及水文水资源与其他政务部门网络的全面互联互通。
4.3充分实现水文水资源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
在数据中心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基础数据库、专用数据库和主题数据库,推动全区各类基础信息的汇聚和整合。并且依托智慧云计算平台,构建水文水资源云数据中心。
4.4加快实现水文水资源业务的综合监管和高效协同
在数据中心公共数据和服务资源的基础上,在已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加强平台的业务应用集成能力,实现全区业务的综合管理和面向各级部门的信息共享与高效业务协同,全面提升水文水资源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5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可以利用的水资源变得越来越少,现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用水矛盾。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我们要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水资源管理的规范化,不断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管理方式对水文水资源进行信息化建设管理,可以帮助我们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情况,不断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顺应国家节约型社会的建立潮流。
参考文献
[1]史超.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管理探讨[J].硅谷,2014,03:146+133.
[2]杨金霞.天津市水文水资源中心信息化建设[J].水文水资源信息化,2011,S1:13-15+29.
[3]崔炳玉,孙和平.山西省水文水资源信息化建设[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09:227-228.
论文作者:龙柏林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水资源论文; 水文论文; 信息化建设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领域论文; 旱情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