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论文_徐浩

浅谈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论文_徐浩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交通运输量的持续增长,利用智能运输系统(ITS)来提高道路的利用率、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适性,已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分析了ITS的基本概念以及其在交通运输管理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探讨了ITS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就ITS在我国未来的交通运输中的发展设想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看法。

关键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交通运输;发展方向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整个社会对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如何解决大城市周围地区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几乎成了最为棘手的难题之一。人们希望通过增加技术含量的方法提高现有道路的利用率,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程度和道路使用的舒适性,智能运输系统(ITS)因此应运而生。

1.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及国内外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

1.1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内涵及功能特点

智能交通系统,就是在现有的交通状况下,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合理的交通需求分配和管理,通过卫星导航系统、汽车自动引路系统、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TCS)、视频监控和计算机管理等多种技术手段,将整个路网的通行能力迅速提高的一种交通综合治理方案,这种治理方案可以达到实现安全、快速、便捷运输的目的。也就是说,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能将采集到的各种道路交通及服务信息经交通管理中心处理后,传输到公路运输系统的各个用户,包括驾驶员、居民、警察局、停车场、运输公司、医院、救护、排障等部门,出行者可实时选择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管理部门可随时掌握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合理调度。从而使路网上的交通运行处于最佳状态,减少交通拥挤和阻塞,提高整个公路运输系统的机动性、安全性和生产效率。智能运输系统具有以知识表示的非数学广义模型和以数学模型表示的混合模型,适合于对含有复杂性、不完全性、模糊性、不稳定性和算法未知的运输过程的描写具有分层信息处理和决策机构。智能运输系统可以根据当前的客货流量的大小和方向,在调整运输系统参数得不到满足时,就以跃变的方式改变运输系统结构,以此提高运输系统的效益智能运输系统具有总体自寻优化的特点。智能运输系统具有实时特征辨别、特征记忆和拟人的特点,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可以实时获取客货和环境的信息,立刻进行处理并给出运输决策,通过不断优化参数寻找运输系统的最佳结构形式,以获取最优运输效益。在规划设计交通运输系统时,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智能运输系统必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环保效益。ITS的目标和功能为安全性、畅通性、环保性和舒适性,可以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水平;减少交通堵塞,保持道路交通畅通;提高运输网络的通行能力;降低交通运输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并节约能源;提高交通运输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

1.2我国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状况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利用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改进路口的信息灯控制。进入90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交通需求越来越高,车辆和道路的矛盾日益突出,单纯发展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已经不可能解决交通问题。因此我国也开始了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研究。从1995年开始,我国专家积极参与了国际上智能运输系统的各种学术交流以及研究、开发活动,部分研制成果已经在高速公路上进行了初步试验,并取得了一些成效。我国的智能交通发展尚处于基础建设阶段。一方面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基础技术应用还很不普及,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和交通服务系统正在逐步建立之中;另一方面我国的智能交通目前还主要集中于智能化管理领域,各项工作还处于初步阶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智能交通发展空间更为广阔,首先,智能交通基础建设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市场的潜在规模比较大;其次,综合交通的智能化发展受到关注和重视,整合资源、信息共享,构建社会化的智能交通管理和服务平台,是我国智能交通发展的特色;最后,我国人口数量大,社会发展的机动化进程迅速,人、车、路的协同管理具有现实的急迫需求,因此汽车电子、车路协调、公交等领域将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1.3国外智能运输系统的发展状况

美国最具代表性的“驶万达”公路,由智能公路和智能汽车两部分组成,是一项国际性公路交通智能化计划。整个系统包括一个由计算机组成的监控指挥中心,主要用于分析来自道路上的车速传感器、交通遥控检测器、GSP车载导航设备以及各类车流车速信息,将交通流量情况显示在汽车导向电子地图上,并用电波发射出去。在道路的沿线,设置交通雷达遥控监视器,在事故高发地段设置具有前方警示标志的电子安全牌,实时发布前方路段的安全信息。驾驶员在车内还可通过频率锁相的调频广播接收来自监控中心的语音提示信息。因此汽车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随时可以得到计算机监控中心的引导和帮助,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也具有轻松感和安全感。日本也是较早开展智能交通系统研究的国家,在相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下,成功研制《公路、交通、车辆领域的信息化实施方针》,同样能实现为驾乘人员和出行者提供最为便捷的行车线路以及各种路况信息的功能。

2.ITS包含的内容

2.1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TIS)

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是建立在完善的信息网络的基础上的,交通参与者可以通过装备在车上、道路上、停车场上、换乘站上以及气象中心的传感器和传输设备,向交通信息中心提供各处的交通信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得到这些信息并经过处理后,会立即向交通参与者提供公共交通信息、道路交通信息、换乘信息、停车场信息、交通气象信息以及与出行相关的其他信息。出行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出行方式进而选择路线。这样既可以提高人们的出行能力,也保障了出行人员的安全系数。此外,由于合理地选择了出行方式和路线,也使得路网上的交通流获得平衡分配。

2.2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TMS)

交通管理系统中有一部分与ATIS共用了信息采集、处理和传输系统。交通管理部门对道路系统中的交通状况、交通事故、交通环境和气象状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收集到的信息,对交通车辆进行有效的实时疏导、控制与处理等。ATMS的子系统有在途驾驶员信息系统、交通控制系统、事故处理系统、旅行服务信息系统和排放检测与控制系统等。

2.3营运车辆运行管理系统(CVO)

营运车辆运行管理系统是一个以高速道路网和信息管理系统为基础,利用物流理论进行管理的智能化的物流管理系统。营运车辆运行管理系统可以利用卫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物流信息及网络技术来有效地管理和改善客货汽车、公共汽车企业的行驶技术与设备,并组织运输,使营运车辆的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前途广阔的无线局域网技术,可以让用户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轻松地进入到网络去获得自己所需的交通信息,用户不再需要接入到局域网交换机的端口去访问网络。在智能运输系统中,将GPS导航系统与交通地理信息系统、通信网络及计算机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可以实现车辆跟踪和交通管理等许多功能。

3.小结

目前我国的智能运输系统发展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从发达国家应用智能运输系统所取得的良好成效来看,智能运输系统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提高我国ITS的应用水平,我们应不断吸取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经验,不断改进创新,创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智能运输系统。

参考文献

[1]杜一萍.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综述[J].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2011,(5):13-15.

[2]魏明,龚家传.智能交通运输系统及其发展现状[J].贵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物科学版),2012,(5):376-380.

论文作者:徐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浅谈智能交通运输系统论文_徐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