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体系的建立_汽车论文

浅谈我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体系的建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技术发展论文,汽车工业论文,体系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世界汽车工业技术发展的几种模式和特点

纵观世界汽车工业百余年的发展历史,一个国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不外乎有以下三种模式:

(1)依靠本国强大的基础研究实力和经济实力进行自主研究和开发。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工业发达国家基本走的是这样一条路,其结果是技术发展具有很强的独立性。通过这种方式和不断地吸收其它国家的先进技术,他们始终保持着世界汽车技术的领先地位。

(2)在发展本国汽车工业的初期引进国外产品和技术,通过学习、消化、吸收形成本国技术和相应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并不断发展。所走过的路可归纳为“照搬国外→实现部分自主开发→实现技术自立”。这种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和韩国。在这一方针下,日本和韩国汽车工业在二、三十年的时间内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

(3)完全依赖从国外引进产品和技术。最典型的例子是巴西和墨西哥。其结果本国汽车工业的技术发展对国外有很强的依赖性,是一种依附型的发展方式,也谈不上技术的自主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以上哪一种发展模式,无一不是政府政策引导的结果。同时,其不可回避的一点就是国家间的技术合作和交流。这种合作与交流也已从CKD生产、在他国独资或合资建厂、专项技术贸易扩大到汽车相关基础研究领域的合作、应用研究(或称工程研究)领域的合作等。从企业间、两个国家间发展到地区间,并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特别是在基础研究和技术发展前沿领域的研究方面。美、欧、日都相应建立了研究开发工作协调或组织结构,以寻求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利益。造成这一状况最直接的原因可以归结为汽车技术的发展速度加快、汽车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汽车技术对相关技术的依赖性和相关度加强、研究投入不断加大等。如果有关的研究工作只由一个企业承担,已经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需要和满足日趋严格的法规要求。充分吸纳各国技术所长的合作研究无疑是降低研究成本、缩短一个新技术产生到应用于生产的时间的最佳方式。这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汽车技术发展的第一大特点。而它又是出现于国际汽车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高技术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深思。各国具有中立地位的科研机构在这种合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着一个企业科研机构无法替代的作用。

汽车技术发展的第二大特点是政府的政策导向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对汽车安全、环保、节能要求的提高,政府通过不断修订的技术法规和相关技术发展政策来规范和引导企业的技术进步,并通过公益性、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汽车产品认证检测机构对产品质量、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性能指标进行有效的监督,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对社会和人类赖以生存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的政策导向已经成为加速汽车技术更新和扩散的巨大动力,市场对政府政策的响应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汽车技术发展的第三大特点是技术服务性机构成为企业技术发展的有力支持力量。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环境中,R&D正在成为现代企业提高产品竞争力、扩大市场份额的最重要的武器,企业的经营已经从通过规模化生产获得效益转化为通过高技术获取效益,企业间的竞争力更多地由技术差距决定,从而导致了企业对R&D倾注了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包括资金、人才、基础设施建设等,并成为汽车技术发展的主体,需要不断获得新技术,以提高其产品竞争力。这就对技术的获取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除自行研究、合作研究外,更广泛范围、更完善的行业性技术服务机构成为其技术发展的重要依靠,在技术中介、技术咨询、成果推广、企业专门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 国外汽车技术发展体系的基本状况

汽车技术是建立在各种相关技术发展基础之上的,包括通用技术(如各种机械加工技术、工艺技术等)、基础理论(如力学、空气动力学、人体工程学等)和其他相关技术(如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汽车工业的发展更是建立在其他相关工业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如原材料工业、机床工业、基础标准件工业等。因此,汽车技术研究主要是针对各种基础理论研究、相关技术研究成果在汽车设计、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中的应用而进行的。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汽车技术分为开发技术、产品技术、制造技术(包括高质量技术和低成本技术)。显然,汽车技术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完善、科学、合理的技术发展体系的建立是汽车技术发展的基础。

一个产业的技术发展体系在很大程度上由产业的特点所决定。当一种适宜的体系框架和运行方式产生之后,往往会立即被不同的地区和国家采纳。各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体系的基本状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并可归纳为以下特点。

2.1 企业是技术发展的主体,同时也是技术扩散的受益者当我们对大型企业的R&D机构状况进行分析后不难发现,国外大型企业都有实力雄厚的技术中心或类似机构,他们是企业技术发展的中坚力量。这些研究机构的规模远远大于一般的行业性研究所,其设备条件不仅齐全,而且在许多方面优于行业性研究所,在某些专业领域掌握着最先进技术,走在了世界的前列,某些技术甚至为其独有。

2.2 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产品认证检测机构是行业技术发展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目前世界各国汽车工业产品质量管理模式已基本趋同,这就是普遍实行的汽车产品认证制度。尽管各国实行的认证体系有所不同,执行的标准也不一样,但型式是一致的,即第三方认证。具有第三方公正地位的认证检测机构是协助政府实施产品型式认证的主要机构。它们的主要任务是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领导、支持下进行产品型式认证工作,他们的试验检测报告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这些机构的设施是根据认证试验需要而建设的,而不是根据研究需要配置。他们中的一些是由国家投资建设,运行费用则来自检测试验收费,如日本交通公害研究所(隶属于日本通产省)、加拿大汽车检测中心(隶属于加拿大运输部)。也有一些属于私营性机构,由政府认可,代表政府或协会进行认证工作,如德国科隆TUV Rheinland,法国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技术联合会(UTAC)。这些机构也同时承担着一定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工作。

2.3 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基地是本国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

汽车共性技术研究指的是某项专门技术形成的前期研究,它并不产生可以直接投放市场的产品,而是企业在产品开发、设计、生产过程中共同需要的技术,他反映了一个国家汽车技术的基础实力,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基地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技术攻关职能,即通过涉及汽车安全、环保、节能技术方面的研究,不断攻克减少汽车对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技术。其次是技术扩散职能,即通过研究成果的扩散,使自己的技术在全行业达到应用,提高全行业整体技术水平。这后一个职能是企业技术中心所不可替代的。他们的研究任务有政府、协会下达或企业委托。政府和协会下达的课题主要是标准、技术法规制修订的前期研究、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技术发展前沿技术研究。行业协会下达的课题还包括针对如何满足标准、技术法规要求方面企业普遍存在的难点问题,通过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其内部自行攻关、与企业技术中心等的联合攻关,使技术获得突破,并扩散到参加研究工作的各有关单位。企业委托的课题主要是企业自身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通过委托研究、合作研究或租用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基地的设备自行独立研究等多种方式进行。这类行业共性技术研究基地的建设有两种方式。一是政府投资建设,如原苏联汽车研究所(隶属于原苏联工业部)、美国西南研究所等,另一种是协会、企业共同支持并筹集资金建设,如日本汽车研究所(JARI)、韩国汽车部品研究所、英国汽车工业协会(MIRA)、荷兰应用科学研究所(TNO)。在各国汽车共性技术研究基地中,后者所占比例较大,他们以“会员制”形式从企业获取建设经费,从课题委托单位获得研究经费和运行费用。在管理方面带有社团法人性质,实行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下的“所长(或主任)”负责制。理事会或管理委员会由行业协会、大型企业领导者组成。

2.4 行业性产品开发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是企业技术发展的依靠力量行业性产品开发机构的主要工作是直接承担企业委托的产品开发任务和产品开发技术研究,是一个独立的经营实体,如美国、意大利的许多专门汽车设计公司他们与企业自身的开发力量形成优势互补、技术互补,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伙伴关系,并不断利用其可以广泛吸取各国、各企业所长的优势,为企业提供新的产品开发思想。同时,由于其直接参与产品开发技术的竞争,有力地推动了汽车技术的发展。

行业性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更多地集中在面向企业的技术中介、技术服务方面,是新技术传播和推广的桥梁,特别是在面向中小企业服务方面。这些中小企业技术力量较弱、研究能力和水平较差,技术获取来源有限,行业性技术服务机构成为其技术发展的主要依靠力量。

除以上汽车行业自身科研机构外,相关产业的科研机构和偏重于理论研究的高校科研机构也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之间的有效合作,科学、合理地构筑了汽车技术发展体系。

3 中国汽车企业技术发展状况

1995年初,作为“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工作的一部分,课题组曾对汽车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现状进行了调查,共收到回函131份。其中按企业规模分:大型企业58个,中型企业62个,小型企业11个;按主导产品分:整车生产企业59个,零部件生产企业72个;按经济类型分:国有企业97个,集体企业12个,合资企业22个。这里选择技术创新的目的、创新信息的来源、阻碍技术创新活动的因素、技术获取方式、技术转让途径的选择、保持技术优势的方式、R&D合作伙伴的选择等7项调查内容的结果列于表中。调查结果还发现,在被调查的131个企业中,有91%的大型企业、84%的中型企业、64%的小型企业拥有R&D机构,1994年共有117个企业有R&D活动,其中与产品创新有关的占50%,与工艺创新有关的占30%。企业中有53个分别参加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科技成果重点推广、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等,企业承担了R&D活动75.3%的经费,大大高于美、日、韩等国企业在R&D经费投入中的比例,从银行贷款占19.8%,从政府部门得到的经费不足3%。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和启示。

(1)企业自行开展的R&D活动得到加强,并为这些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主要资金保障。尽管技术实力、研究工作深度、投入的经费、人员仍然十分有限,与国外同类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对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2)企业积极参与国家科技计划,说明国家科技计划的实施促进了企业R&D活动,对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3)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在创新目的的看法上与合资企业基本接近,说明企业在技术发展的一些基本观念上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

(4)信息的来源以顾客为第一位说明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重视,这与创新目的的调查结果是相吻合的。但在提供的15种信息来源选择中将政府院所和指导计划列为第四、五位,强烈地说明行业性科研机构在引导企业技术进步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和政府对企业创新思路的影响。

(5)资金问题不仅是影响企业经营、生产活动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企业技术发展的关键之一。这包括对R&D手段的投入,对R&D人才培养的投入以及对R&D活动的投入等,也影响了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承担R&D风险的能力。

(6)获取技术的途径将购买设备列为第一位,反映出企业对通过设备改造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一种渴望。但中国汽车工业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购买设备是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的重要方面,但买设备经对买不来企业的竞争力,尤其是在提高国际竞争力方面。企业必须在自主开发能力建设方面给予高度重视才能从根本上使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7)对企业保持创新优势的方式,保持时间优势和技术保密被列为前两位。这些当然是保持创新优势的重要方面,但对“当今的企业间竞争更多地体现在技术竞争方面”注重不够,这与当前企业的R&D能力较弱有密切关系。

(8)企业在选择R&D合作伙伴时将注意力集中在高校和政府研究机构,说明了他们对这些机构的信任和寄予的厚望,说明了在现阶段加强工业性科研机构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也是市场竞争加剧的结果。企业希望通过与中立地位的科研机构的合作,掌握能够推动其发展的核心技术。同时,在技术获取方式中将合同R&D列为第四位说明了高校、政府科研机构在推动企业技术进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十分有限,有待于提高和加强。

4 对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体系建立的建议

正如前面已经提到的,一个产业的技术发展体系有着很强的产业特点,汽车工业也不例外。但同时必须注重国外经验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体系的建立应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4.1 加强技术发展基地的建设与国外汽车界已经普遍采用并证明有效的模式相同,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体系也应包括建立在大型企业的技术中心、协助政府实施产品质量监督管理和行业宏观管理的支持机构、行业性共性技术研究基地、面向全行业服务的产品开发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组成。他们各自在汽车技术发展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相互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目前汽车基础技术研究薄弱、应用技术研究落后、基本不掌握现代汽车开发技术的情况下,能够面向全行业提供服务的行业性共性技术研究基地、产品开发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在技术扩散、人才培养、推动全行业技术发展、提高汽车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方面。

4.2 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建立多元化科技投资体制和新的合作研究机制建立国家、企业、社会共同投入的投资体制风险投资体制,解决企业对高风险R&D活动投入的担忧,以事先投入、成果收购等多种方式鼓励和支持企业R&D活动。建立R&D活动承担单位、委托单位利益、风险共担的合作研究机制,包括企业间的合作研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研究、国内外的合作研究等。

4.3 建立适宜的人才激励机制在世界经济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过程中,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企业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高技术的竞争、知识的竞争。而知识和技术的价值必须通过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去实现。因此建立人才激励机制是企业以至产业发展的关键之一。

4.4 制定与国家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汽车工业技术发展战略和政策

世界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和快速发展国家的经验都证明了,发展战略和政府的政策对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包括技术的获取、技术目标、技术开发体制、强化技术能力的对策、人才培养体制等。一个成功的战略和政策不仅仅体现在对产业技术发展的扶植和支持,更应有鼓励参与竞争,鼓励通过技术竞争实现发展。

4.5 更好地发挥行业性科研机构在面向全行业的新技术研究和攻关、产品开发、技术指导、技术培训、技术情报、技术转让、成果推广、技术交流等方面的作用和引导行业的技术发展方面的作用。使企业的技术获取方式从目前更多地依靠购买设备转变为依靠合作R&D和自主R&D为主,提高行业的技术发展后劲和创新潜力,将企业目前以时间优势为主的保持竞争优势方式转变为以高技术夺取市场竞争的制高点。这是目前摆脱封闭、摆脱低水平重复、迅速提高工业技术水平的最佳选择。

标签:;  ;  ;  

论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发展体系的建立_汽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