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通货紧缩中增长的“奥秘”_物价水平论文

破解通货紧缩中增长的“奥秘”_物价水平论文

破译通货紧缩中的增长之“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通货紧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以来,我国物价指数降幅缩小并出现了止跌回升的态势,这表明自1997年10月开始的物价指数持续走低的趋势,终于得到了遏止。然而,面对改革开放以来,甚至是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如此长时间、大幅度的物价水平持续下降,经济学家们虽然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解疑,但仍有许多问题困扰着人们。

同时,从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历史经验看,在一定时间内物价持续走低并不是罕见的现象。因此就必须做好准备:在市场经济的历程中,这种目前还比较生疏的状态可能会卷土重来。为了应对明日可能更为严峻的挑战,我们今日必须熟悉和洞察它,这就需要继续对其进行多层次、全方面的研究。

据说国外人士曾经向中国的学者们提出了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中国发生了为期不短的通货紧缩,中国经济为何却仍能保持较快的增长,而不是负增长?对于这个问题,国内学者各抒己见,其中不乏灼见,但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从国外人士的困惑和国内学者的解释看,我认为在两个基本的问题上存在着认识误区:一是认为我国出现了物价持续走低,但不能就此认为出现了通货紧缩,中国经济没有负增长正说明我国未出现通货紧缩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通货紧缩的概念。二是认为通货紧缩必然导致经济负增长。这一看法涉及到通货紧缩的效应。

首先,如何认识和定义通货紧缩,不仅在我国经济学界未求得共识,即使在国际学术界也未获得统一。既然如此,不妨将视野放宽一些,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通货紧缩。

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是一对对应的概念。从我国来看,20年前通货膨胀还和今日的通货紧缩一样,是一个“新生事物”,而现在我们对通货膨胀已经比较熟悉了。从世界来看,由于发生了长时间、普遍性的通货膨胀,20世纪甚至被某些学者称之为“通货膨胀的世纪”。也许从人们都比较熟悉的通货膨胀理论和现实出发,将有助于我们认识通货紧缩。

应该说,经济学家们对通货膨胀的认识也是不统一的。有的从外部标志来定义通货膨胀,有的从产生的原因或效应来定义它。后两种定义的局限性显而易见。第一,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就某一种原因定义某一种类型的通货膨胀是简捷可行的,但是当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从而造就了通货膨胀(实践中往往如此!),又该如何定义呢?第二,通货膨胀的效应亦是多重的,仅以通货膨胀的经济增长效应为例,既有正效应亦有负效应,既有短期效应亦有长期效应,我们又该从何种效应定义它呢?

也许正是由于上述局限性,在实践中应用较广泛的是从外部标志来定义通货膨胀,即认为通货膨胀是价格总体水平的上升。这个定义简捷适用,又不失科学性。从现实状况看,各国在计算的通货膨胀率指标显然是以此定义为理论基础的。

对我们来说,通货紧缩还比较陌生,它是否仅仅是一种货币现象?产生通货紧缩的原因是什么?它的效应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一时很难做出准确、全面、科学的回答。我们能够比较准确观察到的也仅是它的外部特征或标志,即价格总体水平的下降,因此,以此来认识和理解通货紧缩是比较现实和适宜的。其实,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应该只是对价格总体水平运行状态的一种描述,如果我们硬要将它们的内涵扩大,只是无端增添许多困扰。

以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例,如果我们要将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上涨而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那么面对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曾出现的高通货膨胀与高经济增长率并存的状态,我们是应该认为这些国家出现了通货膨胀还是相反?如果将通货膨胀定义为物价上涨而经济增长速度上升,那么又该如何看待70年代发生的滞胀呢?与此相仿,将物价的下降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结合起来定义通货紧缩,也会遇到困扰。

其次,通货紧缩的效应是什么?以物价持续下降定义的通货紧缩是否一定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相对或绝对下降?从实践观察,其实物价持续下跌而经济较快增长在历史上不乏先例。例如在1814年到1849年间,英国的价格水平曾经出现过下降的趋势,而工业生产的平均增长率为3.6%,比1790至1814年间价格水平上涨率为2.1%时的工业生产平均增长还要高!在1864年到1896年间,美国北方全部商品批发价格指数从93持续下降到68(其间有过短暂回升),物价下降幅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有目共睹,而同期年经济增长率为7.5%。以我们今日的眼光来看,这一时期可谓美国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果我们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事实出发,来考证物价持续上升或下降与经济增长的对应关系,则可以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物价的上升或下降既可能与经济增长并存,也可能与经济衰退并存。因此,通货紧缩并不一定意味着经济增长速度的下降。

从理论上说,通货紧缩的效应是多方面的,在通货紧缩中,各种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水平变化幅度往往是不相同的,从而改变了不同商品和劳务的相对价格,这就产生了资源配置效应,并引发经济结构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转换意味着原有结构的均势被打破,使结构重新获得发展的动力,这实际上是有益于经济增长的。

也许有人会说,通货紧缩所引发的结构转换可能使结构更为合理,也可能会使经济结构更为不合理。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我们必须记住,通货紧缩是市场供求状态的反映,供求差距越大的商品和劳务,其相对价格变化幅度越大,对资源再配置的影响也越大,因而得以纠正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某些商品和劳务的供给被调整,从长期看有其不合理性,但从短期看仍有其必要性。

其实,只要通货紧缩没有全面窒息经济发展,没有强化和固化现有经济结构,它就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效应。行文至此必须声明,笔者并非认为通货紧缩百利无害,只是认为其有利有弊,到底如何要视其发展的经济社会背景以及发展程度而定。

最后,在与通货膨胀的斗争中,一些国家已经逐渐摸索出了本国在不同时期所能承负的通货膨胀率。在这些特定幅度内的通货膨胀不但不会影响经济的稳定增长,甚至在一定时期内是经济增长所必需的。对通货紧缩,我们亦应该研究和探索它在不同发展程度上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力度,从而寻找出本国经济所能承负的“通货紧缩率”。这是一个更具困难度但也更具意义的现实问题。

标签:;  ;  ;  ;  ;  ;  ;  

破解通货紧缩中增长的“奥秘”_物价水平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