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爸”周国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周国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父爱关键词:有趣
我是称职的大玩伴
周国平认为,孩子最需要的是玩伴。“你在孩子面前堆满高级玩具,如果没有玩伴,她仍会感到无趣。相反,有好的玩伴,孩子的想象力会把身边的一切都变作玩具,没有玩具也可以玩得很尽兴。独生子女政策的后果之一是,孩子在家里没有同伴,十分孤单。不过,无论是否独生子女,孩子幼小时都不能缺少一个既能和她玩又能照看她的大玩伴。”在周国平的家里,这个角色非爸爸莫属。
“她跟妈妈黏糊,跟我疯玩,这是基本的格局。我们之间仿佛有一个场,一进入这个场,两人都会兴奋起来。”周国平说,从啾啾几个月大开始,他们俩就喜欢互相逗引。女儿依在妈妈怀里,爸爸假装要抱她,她便把脑袋东躲西藏,同时大呼小叫,表情是又喜又嗔。她会走路后,最喜欢的事情是逗爸爸追她,这成了父女俩的一大乐趣。女儿看爸爸一眼,眼中是招引的笑。然后立刻撒腿在屋子里跑,边跑边回头看爸爸,使劲叫、使劲笑,而周国平也就叫着笑着去追她。快追上时,女儿进入了情境,既期待又害怕,最后必定是诉诸鸵鸟政策,把脸埋在离得最近的墙壁、柜子或床铺上,成为爸爸的俘虏,小脸蛋被爸爸狠狠地亲一口,这时她的兴奋达到了顶点,大笑且全身颤动,父女俩笑成了一团。
周国平认为,在亲子游戏中,幼儿都有好为人师的倾向,喜欢提出创意,设计情节,担任指挥。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依赖父母,唯在游戏中有机会做主角,游戏是幼儿发展主动性、自信心、想象力的主要领域,父母理应甘当配角。啾啾的一大爱好是让爸爸或妈妈模仿她的动作,诸如举胳膊、挺肚子、在地上爬、学狗叫猫叫、推小车、提着一个钥匙串到处游逛之类。周国平回忆说:“有时候,她的动作真是别出心裁,比如把两只手那么绞着,把脑袋那么侧着,或者手扶沙发,左脚支地,右脚前后晃荡,做完后就盯着我们,看我们做得是否对。”最令周国平狼狈的是,有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中,她蹲下来,嘴里哼哼,让爸爸学她做拉臭状。大人做这些动作诚然可笑,但是,在周国平看来,因为怕可笑而拒绝做就更可笑了。
“其实,父母在游戏中并不当真是被动的。做孩子的玩伴,重要的是要有童心,能够感孩子所感,想孩子所想,进入孩子的语境。”以周国平的经验,他认为婴幼儿也常有百无聊赖的时候,精力充沛,却不知做什么好,一般的玩具已经不能引起兴趣。这是父母挺身而出的时候了,只有和孩子一起疯玩和傻笑,他才觉得过瘾。“我自认为,啾啾幼小时,我做了她的一个称职的大玩伴,这是我作为父亲的一项重大成就。”周国平颇为得意地说。
光有爱还不够,必须有趣
“我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都观察到,孩子最不能忍受的不是生活的清苦,而是生活的单调、刻板、无趣。几乎每个孩子都热衷于在生活中寻找、发现、制造有趣,并报以欢笑,这是生长着的智力的嬉戏和狂欢。”对于“有趣”的话题,周国平有很多话说。“人们往往严重低估孩子对于有趣的需要,以为只要在日常生活上照料好就行了。比如说,有的父母把孩子完全交给保姆或老人带,而保姆和老人带孩子往往趋于保守,但求平安无事,鲜能顾及‘有趣’,给孩子心智发育造成的损失虽然看不见,其实难以估量,”依周国平之见,再忙的父母,也应该安排时间和孩子玩,而且不可敷衍,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他认为不肯这样做的父母,或者是自私的,或者自己就是无趣的,所以压根儿没想到孩子会有对于有趣的需要。他觉得,孩子对爱和善意有极为准确的直觉,但是,仅有爱还不够,还必须有趣。所以,和孩子一起逗乐子,成了周国平和女儿啾啾生活中的寻常事。
在啾啾一岁之前,周国平常常逗孩子笑。比如他会给女儿变魔术。
“一只橘子,我假装吞进口中,鼓起了腮帮,然后又假装吐出,瘪下了腮帮。每当我假装吐出,手中又出现了那只橘子时,她便大笑。她拿起橘子,也要往嘴里送,我们都笑了,她仿佛悟到了什么,也跟着笑。后来,我故意让她发现我是假吞,在做了吞的动作之后,把橘子放在她看得见的地方。此后,每当我假吞以后,她就斜眼去看橘子,表示她已经知道了我没有真的吞下,”周国平说,他相信,孩子在这个阶段经常大笑,实为身心生长所必需。在身体上,是声带的发育,肺活量的扩大。在心智上,是好奇心的激励,是理解力和想象力的进步,是幽默感和乐观精神的培养。所以,他认为在孩子面前出洋相、当小丑、装傻,甚至真的变傻,这是父母的义务。“在我看来,其实更是特权,你一生中很少有这样的机会,可以做一个稳操胜券的喜剧演员,用笨拙的演技博得最衷心的欢笑,还可以和这个最忠实的观众一起纵情欢笑,回归天真,忘掉人间的一切烦恼。”
周国平还喜欢用话语和啾啾逗乐。比如说,她困意上来了,要喝奶,但不到该睡的时候,妈妈不让喝。周国平让她吃奶片,她不要。周国平就说,那么,吃拖鞋吧。她一听,立刻咯咯大笑。周国平心想好办了,就一路往下说,凡视线所及,包括床、椅子、沙发、耳朵、鼻子,都请她吃了一遍,每报一样“菜”名,她皆大笑,越笑越疯,把喝奶和睡觉忘了个干净。
由于爸爸经常这样和啾啾逗乐,她就投桃报李,也经常寻爸爸的开心。有一回,他俩正玩得高兴,她突然爬上一张椅子,端坐在上面,让爸爸坐到另一张椅子上。然后,像个大人似的一本正经地说:“爸爸,坐好,跟你说话。”周国平立即洗耳恭听。她凑近爸爸,压低声音说:“猪八蛋。”说完放声大笑,双手使劲拍自己的膝盖,越笑越疯。“猪八蛋”是她临时想出的一个词,她一定觉得这个词荒诞可笑吧。这是她最早有意和爸爸开的玩笑之一。接着,父女俩争着说“猪八蛋”,两人一起拍腿疯笑,笑成了一团。
当父亲是最幸福的
孩子给周国平带来了太多的生命感悟。他觉得人生中幸福感最强烈的时候,就是跟孩子在一起。尤其是小的时候,幸福感不可言传,说出来的都是简单的。他说,没当过爸爸的时候,觉得当不当父亲无所谓。当了爸爸才体会到,这是人幸福感的最大源泉。周国平说:“我当爸爸最成功的一点,就是‘玩爸’,从啾啾幼儿时期,我陪她玩,有很多时间投入地快乐地和她玩。她会想出各种花样和我玩。这个时候我甘于当配角,配合她,她想出一个花样,就去执行,让她的主意得到实现。这样想象力、自信心、幽默感都能得到培养。”
周国平特别强调,他对孩子的耐心不是忍耐,而是觉得这件事真的有意思。“这样你的耐心才不会对孩子有压力。否则孩子很敏感,她马上会感觉到的。啾啾是比较乖的孩子,能克制自己,她有不同的想法会说出来,如果你不同意,就算了。当个好父母不容易。一个人当了父母,上帝对你有了更高的要求,应该更提高自己。”至于如何提高,周国平的体会是:第一,当好父母不取决于文化水平和学历,学历高的人也可能当得一踏糊涂,还是人性的问题,人性健全的人会善待孩子。第二,当了父母以后,要提高自己。在这方面,谁也没有经验,但孩子就是你的老师,你可以在学中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