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公民教育叙事结构与实现初探&基于“高中政治生活”教材的文本分析_政治参与论文

高中公民教育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初探——基于高中《政治生活》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论文,政治生活论文,教科书论文,公民论文,文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一关于公民教育的目标指向需要培养过程的有效实施,这就涉及培养“合格公民”的方式问题。虽然这一培养目标的表述没有显示出学科特征,但在我国现行基础教育体制中,与公民教育相关的一系列课程①却承担起了实现这一目标的任务。尽管人们“对这些课程本身一直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是它们对塑造特定国家的公民而言是非常有效的,一代一代的青少年就在这种教育的熏陶下成为不同的国家公民”②。因此,笔者以明确提出有关公民理论知识的高中《政治生活》教科书(即《思想政治2·政治生活(必修)》,为行文简洁,本文将其简称为《政治生活》)作为分析文本③,通过对其中事例和插图等方面的研究,试图分析在教科书中公民意识不断被强化、公民品质不断得以提升的过程,以揭示高中公民教育的叙事结构及实现方式。

一、作为高中公民教育文本的《政治生活》

如果按照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来划分,我们可以将公民教育划分为公民教育的主体、活动、文本、课程、实施过程和内外环境等若干要素。从不同的要素出发,所获取的公民教育的研究结论自然也不同。但就当前我国高中阶段公民教育施行的整体状况而言,当笔者试图探寻不同区域、不同高中进行公民教育的共有特征、内在本质以及一般性的结论时,无法从个性化的教育环境、教育活动和课程设置入手,更无法涉及海量的教育文本,而只能将目光锁定于具有共通性质、普适意义的教育文本——《政治生活》教科书。作为高中阶段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政治生活》涵盖了一名公民所需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方面的内容,如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等,较为系统地呈现了有关公民的相关理论知识,在一定意义上影响着一个人对公民的初步认知。因此,合理而适恰的《政治生活》教科书文本直接关系到高中公民教育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然而,教科书对人的影响方式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作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灌输”在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并持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新的历史时期,高中思想政治的“灌输”对象——高中生正潜在地发生着诸多改变,比如,高中生对信息的占有量以及获取信息的便捷性和及时性日益提升,微博、微信成为他们关注的热点,以至于很多高中生变成了“手机控”,而他们对“国家”“公民”等主流语汇的认识正呈现多元化趋向。可以说,传统的“灌输”理论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需要进行有效调整,教师单纯的理论说教已难以化解高中生思想世界中存留的现实难题,而真正影响高中生意义认同的事件又大多来源于他们所处的现实生活世界。另一方面,高中生处于思想的发育期,对抽象问题的理解尚处于起始阶段,其演绎和归纳能力尚需提高。虽然很多高中生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感知正逐步加深,但如何由个体感知走向理性思考、从庞杂的社会现象中剥离出有价值的信息则成为高中阶段公民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公民教育而言,高中阶段的教育则不仅要引导学生对自身的公民身份认同,而且还要涉及培养什么样的公民、如何培养公民的根本性理论问题,涉及将国家意志传导到高中生的个体思想中、以国家意识形态引领高中生个体行为的具体化实践问题,涉及以何种态度引导高中生的公民意识的生成与公民素养的提升的日常性教育问题。这就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提出了新的难题,也成为新版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编制的重要前提。

为此,教科书的重新编制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十年来的重要课题。高中《政治生活》教科书也力求改变“繁、难、偏、旧”的知识样态,不断呈现高中生所喜闻乐见的编写形式,在装帧设计、版式设置、文字呈现等方面深受高中生欢迎,尤其是其中的事例、插图等更加贴近高中生的生活世界,这也在无形中引领着高中生的个体认知,使他们形成对社会生活的深入理解。这种较为成功的教科书编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唤醒高中生公民意识的重要作用。对《政治生活》教科书的内容进行文本分析,不仅能够在一定意义上深化对高中阶段公民教育的文本理解,而且能够透视高中公民教育如何从教科书中的“他者”走向高中生自身的“认同一唤醒”过程。而如何让高中生在识辨“他者”的过程中实现对公共理性的认同以及对自身公民身份的认可,使他们在无形中能够透过“他者”感知参与公共政治生活的责任意识与义务意识,最终实现公民品质的自我生成,正是我们研究高中公民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

二、《政治生活》中的“公民”叙事

(一)“公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叙事流程

本研究所选取的具体文本分析对象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以下简称人教版)高中教科书《政治生活》,该教科书当前正被国内高中广泛采用于高一下学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全书共分为四个单元,分别是:“公民的政治生活”、“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当代国际社会”。其中,“公民的政治生活”这一单元按照《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应该达到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公民在政治生活中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义、途径和方式”④。“公民的政治生活”作为第一单元,发挥着引领教学整体内容的重要功能,主要包括“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和“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两课内容。其理论知识的逻辑顺序为:我国的国家性质及本质→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层面(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综合探究(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在每一个环节,该单元又从不同角度对“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身份、角色及具体措施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严格意义上,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虽然并未对“公民”给予概念性的界定,但通过公民政治权利、义务以及政治参与等具体性的政治行为侧重性地叙述了公民“做了什么”及“为什么这么做”的相关问题。不同角度的政治生活叙事为公民的生成搭建了丰富多彩的平台,也为高中生成为“公民”、接受公民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文本资源。而该教科书也在公民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书写上力改先前理论知识繁难、内容深刻而形式单一的做法,更加突出以鲜活的事例来引导高中生体验公民意识、生成公民品质的编写特点。

(二)“公民”叙事中的例证分析

福柯认为,“某种概念的历史并不总是,也不全是这个观念的逐步完善的历史以及它的合理性不断增加、它的抽象化渐进的历史,而是这个概念的多种多样的构成和有效范围的历史,这个概念的逐渐演变成为使用规律的历史”⑤。按照福柯的这种理解,构成这个“概念”并使之“有效”进而“使用”这个“概念”的最佳方式便是对“概念”的具体化解读。“举例说明”是教科书编写过程中惯用的写作方式,而采用什么样的事例来解读“概念”则反映出不同的编写理念,也往往影响着受众的思维逻辑。“公民”概念在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中的主题呈现也被不同的事例来佐证,对这些事例的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高中公民教育的情境化导入、描述与分析过程。为此,本文将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中“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课中的事例梳理如下(见下页表1)。

从表1中这些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主体来看,政治领袖、官员等传统政治人物并没有出现,相反,事例中出现的却是那些我们再熟悉不过的生活化人物,如无名的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村民、居民、中学生等个体,而那些化名的“小凡”、“文娟”、“王鹏”、“俊杰”和“刘霜”等人物更贴近当下高中生的生活实际。政治人物在公民教育文本中的局部退出以及普通民众的纷纷涌现,不仅缩短了政治生活与高中生个体的空间距离感,而且也使高中生意识到其自身在参与政治生活时的可为与能为。更为重要的是,对于这些经常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以前的《政治生活》教科书似乎并没有更多地用“参与政治生活”的说法来加以概括,在这些事例中也似乎没有看到“公民”的身影。但在这里,通过阅读事例以及其后相应的“探究与共享”等问题提示,高中生可以获得更加积极的教育体验:这些最为常见的生活事件就是“公民参与的政治活动”,我们每个人都曾目睹甚至参与过政治生活,我们就是公民!可见,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力图摆脱那种“宏大叙事”色彩的政治参与事例,而是更加积极地采用富有人性化、生活化的一般性事例,“将具体的教学实践性知识与理论蕴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叙事与描述之中”⑥。这样的叙事结构不仅还原了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初意义,而且更容易走进高中生的生活世界。而正是这种生活化的事例在不断贴近高中生生活实际的过程中,逐渐凸显政治生活参与过程中所折射出的公民意识与公共参与能力,进而唤醒高中生的公民意识,促使其更加理性地反思自身所生活的世界,从而正面引导高中生以公民的视角完成自我认知。

(三)“公民”叙事中的插图分析

相比文字化的事例,插图在教科书中具有更加直观的解释效应,其内涵与表征意义直接影响到受众的感官及学习心理,其“视觉化”倾向也在一定意义上弥补了文字叙述的苍白与严肃。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在表述“公民的政治生活”这一内容时,采用了14幅彩色插图。笔者将这些插图按照插图名称(页码)、理论知识指向以及人物身份描述及人数归纳如下(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在表述公民所进行的政治生活参与中,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选取的插图全部为具有典型代表性、与所讲述的知识点高度关联的插图,充分显示出插图对于教学内容的解释功能和促进功能⑦。从这些插图所呈现的场景来看,从国家法制建设到村民自治、居民自治,从选举人大代表、游行示威到农民安居乐业、民族团结发展,场景的设置活化了理论知识,直观地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公民理论知识,在一定意义上拓展了高中生的视野。然而,高中生所处的生活场景是复杂而多样的,插图能否唤起高中生对那些典型性的公民政治生活的信任感?应该说,插图与文本的高度相关难以弥补高中生对公民政治生活的疏远感,从而深度影响了高中公民教育文本的效度和信度。

同时,插图呈现出很多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人物身份。从普通中学生到士兵,从奥运健儿到小区居民,不同职业的人指向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也表征出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广泛性与真实性。而这些不同身份的人所代表的公民形象恰恰反映出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在以多元性的方式走进高中生的思想世界,以平民化、生活化的方式引导高中生生成具有不同身份的公民形象,从“我们感(we-ness)”⑧中寻求普遍性和共同性。值得注意的是,该教科书在以插图的方式表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并没有出现单一的公民形象,“公民群体”成为这些插图的重要特征。这不仅在一定意义上表明了公民在我国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群体性,而且也从侧面唤醒高中生对公民主体性的认同,使其逐步生成公民意识。

三、基于《政治生活》教科书的公民教育文本改善

公民教育应通过一种公共生活来达成公民意识,提升公民共识,进而推动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公民的最终形成。教科书在这一过程中理应发挥引导和助推的功能,然而,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在描写“公民”时所呈现出的四种取向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关注高中公民教育的课程资源与叙述方式。

(一)《政治生活》教科书中“公民”叙事的四种取向

通过文本分析,笔者发现,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中有关“公民”的叙事从公民形象、公民身份、公民政治参与的态度和过程等方面表现出四种取向。

一是在展现公民形象时更加注重完美化的形象。在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的文本、事例以及插图中,向高中生展现的更多的是积极健康的“公民”形象。帮助社区出板报、向人大代表反映交通问题、向市长反映环境卫生问题、通过村民质询会和理财小组参与村务管理等事件反映出教科书更加注重烘托“公民”的正面形象。然而,完美人格化的公民叙事虽然能够引导高中生的个体成长,但过于完美化的公民形象难以遮蔽高中生所面对的复杂的社会生活现实,反而容易使他们产生虚假、造作的曲解,更难以消解公民教育过程中的理论与实践的多重矛盾。

二是在表明公民身份时更加注重多元化的身份。虽然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并未给出有关“公民”的具体界定,但通过大量事例以及事例中的经典形象反映出一个重要信息:在我国,“公民”没有职业、民族、年龄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高中生也是“公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构建有序的公共秩序作出自身的努力。这种极强的包容性使得“公民”身份在教科书中呈现出普适意义,但过度泛化地理解公民身份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中生对公民正式身份的认同,影响了高中生对公民进行独特性认知的过程。

三是在描述公民政治参与时更加注重主动化的参与态度。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具有开放性的课程,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在表述公民的政治参与时十分注重公民积极、主动的参与态度;在联系实际生活的过程中,总是力图将教科书上的“公民知识”及时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公民实践”,或创设多维情境帮助高中生树立公共意识和公共精神。这对于激发高中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坚定维护公共秩序的信心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公民都是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政治生活,教科书在公民政治知识的叙事中不能刻意地规避一些消极、淡漠的参与心理,否则,难以合理解释高中生所面对的诸多社会现象。

四是在叙述公民的主体性时更加注重情境化的参与过程。情境化教学设计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的编写模式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即在每一节理论知识编写的过程中,均按照“情境设置—情境分析—情境导出”的方式进行。相较于旧版教科书而言,这种情境化的教科书编写模式更容易聚集高中生对问题的关切。但教科书在叙述公民的政治参与时所截取的片断、所设置的场景能否在高中生那里真正还原成现实的情境?这种场景如何能够从他者走向自我?因此,要密切关注高中生的现实生存状态和真实情境,只有现实的生存状态才是“公民教育中公民意识生成的基质”⑨。

(二)高中公民教育课程资源与叙述方式的改善

公民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实施公民教育却不能仅仅依靠《政治生活》既有的教育文本,而是要积极拓展有益于高中生公共意识、公民品质成长的真实的课程资源、重新梳理高中公民教育的叙述方式。

一是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性。由于在我国公民具有广泛性,教科书选取素材的范围较为宽泛,因此就涉及选取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如何表现出这样的人物形象的问题。以往的政治教科书之所以难以让人信服,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所引证的人物形象往往具有“高、大、全”的叙述倾向,在树立典型形象的同时也失去了人物本身所具有的真实性。人教版《政治生活》教科书在体现公民形象时虽然充分注意到这一方面,但还是在引证事例时存在着刻意塑造的嫌疑。每个人都是公共生活中的个体,都会面对诸多复杂的公共秩序问题,但一味地对人物歌颂赞扬或鞭挞批判都难以辩证地呈现出人物的真实面貌,更难以让新时期的高中生信服。因此,教科书在对参与政治生活的个体进行叙述时,既要坚持主流观念的正面引导,又要引领高中生以合理的视角审视不同的角色。

二是注重事件发生的生活性。新版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编写的重要特征就是更加注重思想政治理论与现实生活的有机结合,积极关注事件发生的地域(如国际和国内,城市和农村)、时间(如1953年的普选和当前的人大代表选举)、人物(如农民、运动员、中学生),突破传统教科书对典型事件和偶然事件的引入,形成具有生活气息的公民教育教科书。然而,教科书对于事件的引入尚缺乏对高中生认知程度的了解,对高中生(尤其是最主要的受众高一学生)的生活世界把握不足,结果往往造成场景远离高中生的个体实践,从而降低了事例选取的效度。为此,应更加关注重政治生活中公民个体的生活状态,积极关注进行高中公民教育的社会生态环境。

三是注重公民教育素材具有融入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可操作性。教科书的编制是个复杂的过程,不仅在人物形象和事件选取上要做好充分的教学呈现准备,而且要注意所选取的场景能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具有可操作性。社会上的公民教育素材浩如烟海,强化公民意识、守护公共理性的素材虽然容易引发高中生的强烈关注,但如何将其引入公民教育的文本却需要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审慎抉择。公民教育教科书编写者需要不断择取那些有价值的素材来及时更新教科书内容,但更应注意这些课程资源融入高中公民教育的时机、尺度与叙述方式,从而增强教科书的可操作性。

注释:

①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按照我国现行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安排,基础教育中涉及公民教育的课程有小学低年级的“品德与生活”、小学高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和高中的“思想政治”。这一“小—初—高”一体的课程体系具有内在的逻辑顺序与递进关系,充分体现出因材施教、由浅入深的课程编制逻辑,每一阶段相匹配的教科书也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认知水平。虽然公民教育在这一课程体系中始终以不同形式存在,但只有高中教科书《政治生活》明确提出关于公民的理论知识。

②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10,(5).

③当然,我们并不摒弃将“公民”作为经济个体或文化个体来审视的观点,但更为重要的是,“公民”在高中阶段教科书中的“出场”则最直接地是以“政治个体”的身份来形容的。因此,研究高中阶段的公民教育需要从政治意蕴上对“公民”予以澄清。

④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4,(4).

⑤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M].谢强,马月,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3.

⑥易凌峰,陈莉.教学案例研究:知识视角的思考[J].教育科学研究,2004,(8).

⑦宋振韶认为,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教科书在教学实践中发挥着装饰、解释和促进功能。参见:宋振韶.教科书插图的认知心理学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对于具有高度凝练特征的“公民的政治生活”这一文本内容而言,不具备那些“为了增加教科书的美观、激发购买欲望和阅读兴趣而编排”的插图,而更多的是对文本内容起解释作用的插图,发挥促进高中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的功能。

⑧韩震认为,“我们感(we-ness)”是国境之内公民教育所应强调的,而对外则应强调特殊性与差异性才能促进公民的国家认同,在一定意义上化解国家认同的危机。参见:韩震.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与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J].社会科学战线,2010,(5).插图中所出现的人物形象往往在不自觉中使高中生产生心理距离感,因此,只有形成“我们感(we-ness)”的认知时,才会进一步形成个体行为的积极诉求。

⑨于伟.公民抑或自然人——卢梭公民教育理论的前提性困境初探[J].教育研究,2012,(6).

标签:;  ;  ;  ;  ;  ;  

高中公民教育叙事结构与实现初探&基于“高中政治生活”教材的文本分析_政治参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