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野菜栽培方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野菜论文,几种论文,方法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牛舌草
一、栽培季节 牛舌草采用种子繁殖,北方春播在4月上旬,秋播在9月。
二、整地 牛舌草播种前需要深耕土地,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将肥料与土壤混匀,精细耕耙,做成宽1.3米的平畦,浇1次底水,4天后,将畦面翻耕1次,耙细整平即可播种。
三、播种 牛舌草在适宜的条件下采用干子直播。也可用凉水在室温下浸泡几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然后再播种。有条件的,可将种子浸种后在20℃条件下催芽,经4天出芽后,再播种。一般采用条播的方式,在整好的畦内按20~30厘米的行距开沟,将种子均匀撒于沟内,用细湿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宜,播种时可视土壤墒情适量浇水。每亩播种量为300克。
四、田间管理 牛舌草幼苗前期生长较慢,应注意及时中耕除草,以免幼苗生长被杂草抑制。幼苗1~2片真叶时浇1次水,以后每7~10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幼苗3~4片真叶时,可适当控水,以促进其根系发育。当幼苗有2~3片真叶时进行间苗,一般按50厘米株距留苗。若土壤肥力充足,适当密植,可提高产量。北方天气干燥,应注意浇水,并结合浇水进行追肥。间苗后应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7~8公斤。播种后40~50天即可收获。(王 云)
茵陈蒿
一、栽培季节 茵陈蒿在我国北方地区春、夏、秋季均可露地栽培,秋季栽培以8~9月为宜。
二、整地 茵陈蒿属于直根系,主侧根区分明显,主要根群分布在土壤表层,根系较浅。因此,茵陈蒿在栽培前应普遍翻耕1遍,耕深20~30厘米,翻地的同时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尿素30公斤。将土地整细耕平后待播。
三、播种及管理 播前先用20℃的水浸种24小时再进行催芽。条播行距为10~15厘米,播幅5~6厘米,沟深1~1.5厘米。播后浇水,每亩播种量为2.5~3公斤。密植软化栽培时每亩播量为3~4公斤。秋延后保护地栽培比露地秋茬晚20~30天,幼苗在露地生长,当气温下降到12℃时灌水追肥,然后扣棚。白天棚温升至25℃时放顶风,夜晚棚温降至7℃时,可增加覆盖物提高棚温。(秋 风)
冬寒菜
一、栽培季节 冬寒菜在春、秋两季均可栽培,春季于4月播种,秋季于8~10月播种,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
二、整地施肥 冬寒菜在雨季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种植,宜用高畦,在气候较干燥、雨水少的地区可用平畦栽培。播种前应深翻土壤20~30厘米,结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3000公斤做基肥。施肥后,将地整细耙平,做成宽1.2米的平畦或高畦。
三、播种 冬寒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直播可撒播、条播、穴播。条播可按25厘米的行距开浅沟,播幅为5~6厘米,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镇压,且保持适当的温、湿度,7~10天即可出苗。穴播时株距为25厘米,每穴播4~5粒种子,定苗时每穴留2~3株苗。播种后最好用腐熟的人粪尿泼浇作为种肥,并可起到覆盖种子的作用,有利于种子发芽生长。穴播每亩用种量为300克,撒播每亩用种量为500~1000克,育苗移栽,每亩用种量为150克。
四、田间管理 露地秋播5~7天出苗,保护地苗盘育苗4~5天出苗。播种后应保持土壤湿润,间苗后可结合浇水施速效氮肥催苗,每亩可施尿素5公斤,每次采收后随水追肥,每亩每次用尿素5~8公斤。(临 风)
马齿苋
一、栽培季节 马齿苋适应性较强,一年四季均可在露地或保护地栽培。
二、选地整地 马齿苋的栽培田应选在地势平坦、排灌方便的地块。前茬作物收获后,清除残留作物及田间杂草,进行翻地晒土。深翻土地20~30厘米,在翻地前,每亩施腐熟的有机肥2000公斤。即在翻地的同时将肥料与土壤混匀,整细耙平,做成宽1.3~1.5米的平畦,畦面要求平、松、软、细。然后造墒播种。
三、播种 马齿苋一般采用直播方式进行播种。马齿苋的种子较小,播种时为避免播种密度过大,可先将种子与其重量100倍的细沙混匀后再进行播种。先在整好的畦内按30厘米的行距开沟,播幅为8~10厘米,将拌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播后轻踏即可,无需覆土。如土壤湿度适宜,播后可不浇水;如土壤较干旱,则可用喷壶喷水,水量不宜过大,以免土壤板结,造成出苗困难,缺苗断垄。
四、田间管理 一般每月随水追肥1次,每亩施尿素15~20公斤。特别在采摘后,更应加强肥水管理,以促发新支。因为马齿苋的耐旱能力很强,一般情况下不用浇水,只在施肥时或特别干旱时进行浇水。为使其尽快缓苗生长,可在播种后或出苗前期或定植初期适当中耕除草。一旦进入旺盛生长期,不中耕除草,其他杂草也很难生存。(柳 絮)
小根蒜
一、栽培季节 在北方播期为8~9月。
二、整地施肥 小根蒜的适应能力强,各类土壤均可栽培,但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好。选好栽培田后进行整地、施基肥。一般先深翻20厘米,结合翻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2000公斤、尿素3~5公斤做基肥。若土壤干旱,可先浇水,后翻地、施肥。将地整细耙平,做成宽1.3~1.5米的平畦。
三、播种 小根蒜用鳞茎繁殖,播种前应先对种鳞茎进行选择,淘汰个体较小、有病斑或机械损伤的鳞茎,除去干叶,剪掉部分须根,即可播种。播前先在畦内按行距20~25厘米开沟,沟深5~6厘米,按株距3~5厘米将种苗摆放在沟内,浇底水,覆土保持土壤湿润。在适当的温度条件下,7~10天即可萌芽山土。
四、田间管理 (一)浇水。小根蒜栽植后,应适当控制浇水,以中耕保墒为主。土壤结冻前灌冻水,在灌冻水的基础上,在畦面上覆盖马粪、圈肥护根防寒,保护植株安全越冬。(二)施肥。小根蒜在生育期间还应分期追肥,植株返青时结合浇返青水,每亩施尿素10~15公斤、过磷酸钙20~30公斤,以促进植株返青发棵。返青30天左右进入发叶期,每亩施尿素15~30公斤。当鳞茎开始膨大时,每亩施尿素25~30公斤、硫酸钾15~20公斤。(三)中耕。小根蒜茎开始膨大以前,中耕除草2~3次,耕深3~4厘米,保持土壤墒情,增加土壤通透性,提高土壤湿度,促进根系发育。(笑 娴)
联系电话:0371-572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