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招远市实验小学 265400
一、 微课程“翻转课堂”变革着数学课堂
1.让学习成为学生的自主需要。
在教学鲁教版三年级《年月日的认识》一课时,通过录制微视频着重让学生记住一年12个月份的大小月规律,学会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以学生为主,在课前自学与本课有关的视频,学生在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引领下自己在家学习了本应在课堂上完成的内容。如果遇到不懂的,还可以反复观看视频,仔细揣摩直到理解。这相当于把教师带回了家——与视频相配套的自主学习任务单上有所有要预习知识的要点和教师给孩子的学习指导、建议。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更有目的地开展预习活动,这样的预习也更有深度、更有成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第二天的数学课就能在基于学生需要的基础上展开。
2.小组合作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根据学生前一天预习作业的情况进行的有意识的分组:预习作业较好的学生和有一定错误的学生分别进行重新分组。在整节课上,学生们的学习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在组长的组织下以小组的形式展开的。他们先是自主地对预习作业的反馈纠正并分析错误原因。而在进行探究活动的时候,孩子们依旧是在组长的组织下有序地研究着,在研究中争辩着,在争辩中提升着。这样的分组,让课堂更注重学生的差异和共享;这样的分组有利于在课堂上进行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有所得。
3.课堂教学时间得到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的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了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当教师进行有效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二、 运用微课程翻转课堂的关键
微课程是一种课程资源,有其学科适应性,面向全体教师与学生,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通过微课程的呈现,可截取课堂教学中最精彩的片段配合自主学习任务单进行模拟授课。模拟教学一定程度改善了教师说课方式。微课程能够为小学数学翻转教学的实现提供强大的课程支持,翻转教学为微课程走向应用与课堂实践提供了市场,使微课由资源提供功能迈向学习支持功能。
1.短小视频为教学所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微课程中一个共同的特点是视频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查找起来也比较方便;视频的长度控制在学生注意力能比较集中的时间范围内,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征;通过网络发布的视频,具有暂停、回放等多种功能,可以自我控制,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2.明确的教学信息传递。
微课程教学视频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视频中唯一能够看到的就是他的手,不断地书写一些数学的符号,并缓慢地填满整个屏幕。除此之外,就是配合书写进行讲解的画外音。用萨尔曼·汗自己的话语来说:“这种方式,它似乎并不像我站在讲台上为你讲课,它让人感到贴心,就像我们同坐在一张桌子面前一起学习,并把内容写在一张纸上。” 此外,自主学习任务单的精心设计配合着微视频,明确了教学信息的传递。
3.重新建构学习流程。
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生自己来完成的。由于缺少教师的支持和同伴的帮助,“吸收内化”阶段常常会让学生感到挫败,丧失学习的动机和成就感。“翻转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重构。“信息传递”是学生在课前进行的,老师不仅提供了视频,还可以提供在线的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互动来完成的,教师能够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给予有效的辅导,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
三、 微课程挑战着教学方式
比较微课程的教学与惯常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时间来看,一节课是40分钟,而每段微课程的时间只有几分钟;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来看,过去是教师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上课,而录制微课程的环境中只有教师自己,面对摄像机,讲授一段内容;从教师的实际授课过程来看,在面对一个班的学生上课时,教师可以综合运用讲授、启发、提问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而在微课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都是由教师一人完成,没有学生的实时反馈,也没有师生间的互动等等。这些新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教师录制微课程时所面临的棘手问题。
运用微课程翻转小学数学课堂,对学生来说发展了自主学习的能力,缩短了老师新授课的时间,所新授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学来掌握的,所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更牢固了。但是在我国中小学开展“翻转课堂”实验必然要考验我们的教师和学生,“翻转课堂”实验需要教师教学基本功好、通晓网络、善于运用教育技术,实验要求学生要在家自主解决重点、难度和热点问题,逐步培养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作者:王瑞芹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5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程论文; 课堂论文; 视频论文; 自己的论文; 自主学习论文; 《教育学》2016年1月总第9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