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主、探究、合作是新课标倡导的全新教育模式,它突出了学生的核心地位,满足了个性化成长需求。因此小学体育教学活动应立足学科特色与学生实情,积极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调动小学生的体育运动热情,激活其好奇心与求知欲,满足其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要让他们在探究与合作学习中提高体育运动能力,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 小组合作教学 运用
小学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引导与组织作用,鼓励学生在体育课中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互帮互助,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合作学习指的是学生在小组或是团队的带领下,通过明确分工,进行互动式交流探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在此过程中必须进行有效的引导与帮助,才能够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一、合理分组,进行学生能力的充分展示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开展前,合理的分组是小组团结合作的基础和前提。依据小学生的身体素质差异,结合小学生的身高体重、学生兴趣以及学生的体育素质将小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切实保证每一个小组都可以完成体育课堂任务,获得能力的提升。作为小组的组成部分,每一位成员都应该有团队意识,有为团队做贡献的意识和心理准备。小组成员以8人左右为最佳,小组长应该是组内民主选举产生的,有一定号召力可以起到带头作用。在具体的体育课堂中,小组成员要紧密合作完成教师的教学任务,通过学生个人能力和团队能力的高度融合,促进小学生小组合作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具体的体育项目教学中,可以突出小组活动的优越性。在体育活动的准备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来进行。小组长指挥组员进行热身准备活动,组长要监督每一个学生认真完成热身准备活动,做好拉伸和手腕脚腕的活动,避免在体育课堂中发生身体损伤。像在小学生广播体操的教学中,以小组形式开展教学大大提升了教学效率,教师首先教会组长整套的动作,然后让组长指导小组成员训练,教师要做好动作示范,引导学生的小组练习。以小组为主体的体育课堂,可以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意义重大。
二、精心设计,实现体育课堂的教学目标
作为小学体育课堂的组织者,小学体育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形式,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生能力培养为出发点,促进小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提高。小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团结合作应该以科学的指导为教学重点,教师也要根据学生体育活动参与的反馈进行灵活的调整,争取促进小组合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时,教师还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情境的构建促进学生参与意识的培养,教师要作为榜样引导学生投入到体育课堂中,以有效的小组活动形式为教学重点,以小学生的实践和体验为教学调整点,充分发挥了小学生的自身优点和小组的特点,促进了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综合提升。
例如,在小学体育篮球知识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来促进小组合作。篮球是一门国际性的体育活动,突出强调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一项团队性活动,篮球教学是培养小学生团结合作能力的重要载体,在具体的篮球教学中,教师要把每个小组作为一个篮球队,通过竞赛的方法来促进小组成员参与的热情。在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应该积极训练,认真完成篮球的投篮、上篮和传球动作训练,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在比赛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一个团队的力量是由所有成员组成的。
三、教会学生合作学习技巧,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
在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除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外,教师还应该注重锻炼学生合作技能,使学生具备合作学习的基本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中的沟通方法。合作的学生可以进行相互激励或者采取击掌等方式,为开展合作学习打好开端。这一点对于开展合作学习,保证合作学习的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技巧,教师应该应该培养小组活动技能。增强小组凝聚力,提升小组生命力是保证合作学习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鼓励和评价自己和小组中的他人,并表达感谢和赞赏。小组成员应该善于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增强群体的相互理解和友谊,培养合作学习技能。
四、优化评价,提升学生课堂的参与兴趣
小学教育对教师的依赖程度很大,教师的评价对于小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需要教师的鼓励,推动小学生不断投入到小组活动中,获得身体素质和学习能力的综合提升。教师要以鼓励性教学为主要出发点,转变教学理念促进小学生主动学习,教学评价也应该以学生的差异来区别对待,以促进优秀的更加优秀,落后的向优秀看齐。小组合作已经成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在当前教学改革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有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生交流能力。教师要以教学评价优化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促进小学生综合能力的逐步提升。
例如,在每一节体育课完成后,教师都要进行总结,以小组和个人两种形式开展。在小组总结中,教师要格外强调小组团结合作能力,以团结作为团队建设的要求,促进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不断提升。就个人而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增强学生的身体素养和综合素养。教师的评价对于小学生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老师也是小组合作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有利于小组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有必要注重对小学生体育教学中合作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以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能力培养为例,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懂得与人相处,学会处理社会关系,适应社会生活,树立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学生将来进入社会奠定基础,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翠华 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6,(39)。
[2]管道林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培养[J].教师,2016,(28)。
[3]杨波 小学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内容选择与时间安排研究[J].运动,2013,(12)。
论文作者:杜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0
标签:小组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合作学习论文; 体育论文; 《素质教育》2019年12月总第3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