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农业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水旱灾害频发,对农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农业方面,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能够环境水旱灾害对于农作物的影响,降低农业生产损失。但目前,很多地区农田水利设施使用年限过长,出现了老化、破损的问题,影响农田水利设施功能发挥。为此,相关管理人员要积极改善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我国水利设施基础建设。
关键词:农田水利;管理制度;解决对策
引言: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础产业,在保障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田水利建设能够有效的预防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提高农业生产产量,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所以,新时期必须积极解决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
一、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1、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密不可分,现阶段,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温饱问题是我们首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农田水利设施是基础建设中的重点,也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对于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实现农民增收是十分必要的。
2、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是耕地少,农业机械化程度低,水资源短缺,这些问题都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为了降低这些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应重点加大农田水利建设,通过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能够降低旱灾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通过改善灌溉技术,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3、农田水利建设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只有农民富强,国家才会繁荣,农村才会稳定,如果国家想要能够稳定,就必须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农产品供给,并且促进城市化和工业化。为保障农民富裕和农村的稳定,就要允许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并且是一个长期处于稳定的状态。
二、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备,设备老化失修是我国农田生产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我国的农田水利设施是在我国上世纪建立的,而且我国目前最先进的设备和设施大部分是不完整和低效率的,也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程度,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重要的灌溉项目也匹配率非常低,有大量的灌溉面积缺水,再加上盐度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是食品生产中低产的主要原因。看看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国家的粮食生产在国家的收获方面,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和不利的发展趋势。为了能够使之提高,我们国家的农业部门开采了许多措施和方案,但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解决水的问题,采取再多的措施,也发挥不出其作用。增加农田水利的建设,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国家粮食的安全。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综合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可以得到很好的效果。
2、农业生产的水、土资源浪费十分严重,而且常年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其损失量占全国的比重较大。由于水土流失,造成了我国南方石化,北方地区土地荒漠化。农业和农村水污染的增加也是因为许多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流和农业农药的使用不当或过度的使用过量,导致了我国大部分河流污染严重,对饮用水有着直接的影响和环境的生态平衡。如此多的尚未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河流用于灌溉,这将直接影响作物产量和质量问题,造成严重影响和威胁。
3、农田水利缺乏灌溉和资金不足都是很严重的问题,而且设备老化的现象严重,也是需要修复的,但修复农田水利领域的投资又是如此之大。设备的缺陷就无法保证饮水安全、农田排水、土壤和水潴留。要想整治这些问题是需要资金的,目前还缺乏基本建设的投资。一些地方财政困难,各相关部门要重视在这方面的状态,尽快解决这个问题,才可以使粮食的产量和品质得到保证。
4、农田水利项目的操作和维护是有一定难度的,虽然我国有大量的水利工程的员工,许多农民每家每户也比较繁华,但如果收水费还是相当困难的,因此,操作水利项目和维护都似乎缺乏资金,有的单位工资甚至都成问题。这样水利的操作就产生了影响。
三、解决对策
1、完善多主体、多渠道、多元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体制
在进行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可靠的运行体制作为保障,这些体制的制定必须要以市场经济发展为基础,围绕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运行,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设施具有公共产品的明显属性,具体表现为多主体、多渠道以及多元化的投资形式。首先,要在确定水利设施建设的战略性、公益性以及基础性,之后要应该进一步明确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的政府的作用,要以政府部门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动作用,借助其财政能力,按照《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要求,在落实“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 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硬指标的基础上,大幅度增加地方财政专项水利资金;积极鼓励农民和市场主体以独资或股份合资的形式兴办农田水利工程,采取农民或市场主体投资、政府补贴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效益,逐步建立以中央政府投入为主、地方政府投入为辅、农民自愿参与、引导鼓励市场主体和非政府组织积极介入的多主体建设体制。
2、让农民享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选择权和决策权
完善农民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选择权和决策权,就要加强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科学规划,切实把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民生工程来对待,着力改变农民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上“失声”的状况,让农民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上真正享有发言权,真正做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需于民,有效避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和效益低下工程,建立起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只有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的表达机制顺畅,逐步建立起政府积极主导、农民自愿参与、村集体组织协调服务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组织形式。引导农民以及民营组织把水利作为一项产业来投资经营,促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向规范化管理和重质量、重效益方面转变,坚持“共建、共享”理念,使多元主体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3、创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理念和方式方法
实践证明,不顾国情地简单引进发达国家的治水理念和技术解决不了中国的问题。针对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面临的诸多难题和挑战,现阶段,从我国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现状来看,其中淤泥清理问题,整修配套问题以及蓄水能力问题等都亟待解决。针对那些年代久远的机井以及灌溉设备等应该即使进行检查和整修加固,尽快恢复其性能,发挥抗旱作用,只有大力加强农田水利科技和管理体制研究,加强培养农田水利的专业人才,才能形成适合我国国情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农田水利技术和管理制度以及人才支撑体系。
结语: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对于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确保农民增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新时期,我国政府加大对农业生产的扶持力度,但同时要深刻认识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同时深入分析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积极解决,进一步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水平逐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树林. 农田水利建设的几点思考[J]. 民营科技,2011(04)
[2]尹华.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性研究[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1(03)
[3]张丽,卜太峰,赵耀坤. 浅谈我国农村水利设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论文作者:刘宏波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0
标签:农田水利论文; 设施建设论文; 水利建设论文; 农田论文; 农业生产论文; 农民论文; 我国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