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道森园林景观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海南海口 570000
摘要:"美丽乡村"是时下最热口的话题之一,美丽乡村建设最初以农家乐为切入点,通过对“乡村”、“景观”两者的构建联系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各地“美丽乡村”的建设标准,将“美丽乡村”与景观相比较,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挖掘出“美丽乡村”的设计内涵。重新总结出美丽乡村的景观主要构成,将"美丽乡村"景观分为乡村聚落景观、乡村休闲农业景观和乡村生态游憩网络三大类。以及景观体系。
关键字:美丽乡村;组成要素;景观;景观体系;经验
海南依托独特区位、气候、与热带农业资源优势,在国际旅游岛的政策指引下。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为海南乡村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思路,将生态旅游与乡村良好资源结合,走绿色生态、乡村特色化发展之路,也为海南乡村建设提供良好机遇。
"美丽乡村"建设
"美丽乡村"是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与乡村旅游休戚相关,丰富了旅游的内容。海南省2013年与浙江省等7个省份被列为首批国家级"美丽乡村"重点推进的省份。海曰市琼山区、琼海市、澄迈县等六个市作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推动海南农业与乡村旅游、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的融合。
海南省琼海、定安、澄巧等近年来在乡村建设上初见成效,两地的生态环境大有改善,吸引了来自各地的游客,有效地带动了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海南当地村民的收入。据统计,至2014年底海南己建成约60个国家级"美丽乡村"试点,取得了较为可观的阶段性成果。
乡村景观体系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如要有:
(1)改善乡村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针对乡村的脏乱差的整治,及生活垃圾、污水的处理。
(2)合理规划,对村庄村容村貌整治,首先对村庄内建筑进行整治,首先对建筑进行评价,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的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复,危房、价值较小的建筑、违章建筑拆除,统一建筑风貌。
(3)増加村庄绿化,让乡村园林化、公园化。
(4)政府在地方政策上支持乡村建设,积极探索乡村体制改革,让乡村获益让农民受益。
(5)根据当地特色,形成产业链,完善乡村产业体系,尤其是要重视农业与其他多个产业的结合。
(6)乡村特色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承载着"乡愁",作为乡村的灵魂,是乡村建设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
从美丽乡村发展历程中不难看出,由于我国的美丽乡村建设体系较西方国家发展较晚,所以西方的美丽乡村建设体系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例如:
中廖村模式:乡村村落景观
如三亚中廖村作为黎族原始村落之一,已有着百年文化的历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美丽乡村的规划建设,即建设了生态优美的硬件设施,重点发扬中廖村黎族文化的内涵。
结合中廖村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形成五带五区的产业格局。
(1)自然资源包括山形地势、水文、石头、植被、特产等。
(2)旅游景观与农业景观相结合。开发者与村民都意识到了旅游不能影响农业的发展,政府积极制定有关农业发展的政策。
(3)开发传统文化。符号、民俗、节事、传说、典故等运用到景观当中。
如绘制涂鸦墙,如在村内的各式屋面墙壁上绘制的颇有个性的文化故事涂鸦,简单、色彩明亮、生动有趣的故事图案让游览过程增添无限遐想。陶罐、指路牌等随处可见的黎族图腾、农具和雕塑也让村民从中记住浓浓的乡愁文化。
(4)民宿与旅游相结合。村子内的建筑外貌保持不变,内部环境进行现代化的装修,为游客提供旅游住宿的场所,在现代化的环境中,依旧保留了一些乡村玩具和乡村民居,具有观赏价值和历史意义,游客可W感受到农村生活的朴实与温馨法国模式:乡村休闲农业景观开展类型丰富的参与性休闲活动。庄园农事体验,例如在葡萄园中,按照主人的指导参与松王、除虫、采摘等简单、易操作的农事劳动;或在田园中漫步健身游玩观赏农业风景,或徒步或骑行,穿梭于薰衣草田等景观园景中。
法国波尔多地区的主要做法是对乡村内进行整治完善,科学规划慢巧体系,对于慢性方式、服务设施和导视标牌合理规划,针对"酒"这一特色,开展晶酒活动,参观古老的历史建筑,结合地域特色节日来体验品味传统文化风情,参与葡萄庄园农事劳作等休闲活动。
荷兰模式:乡村生态游憩网络体系
荷兰乡村规划理念侣导"功能主义",其美学观是基于功能的,乡村景观的主要功能是居住和体验,兼具观赏价值.基于乡村地形地貌、河流、道路、农田肌理,注重生态网络与河流的生态设计,尊重历史的延续。从农业现代化、合理化到农业、休闲、自然保护与历史保护综合平衡,再到创造"新自然"
西方国家成功的美丽乡村建设体系对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也为我们的建设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通过多年的建设探究我们从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探索出了丰富的建设经验,总结如下:
(1)生态环境优美是"美丽乡村"最基本的要求,所W首先要对乡村环境整治,
建筑风貌统一,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污水等经处理后排放或再利用。
(2)将乡村群落"公园"的形式建设,营造奠美的乡村景观,将城乡景观统筹规划。但要保持城乡和而不同,"美丽乡村"应该彰显乡村对城市的价值所在,乡村要在生态、产业、文化中呈现出可持续性,展现城市无法替代的价值。
(3)慢行道路合理规划设计,包括服务设施、导视标牌和休憩骚站的合理规划,
将民居建筑、田园风光、旅游景点等串联起来,使"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
(4)文化的传承,不仅是传统古村落、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继承发展,街头餐区、街道旁的美食,也是一种文化,品尝传统的美食,寻找儿时的记忆,也就是"乡愁"。
(5)针对乡村特色,选择有特色有优势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大多数的乡村,农业是农村的基础,不能脱离农业建设农村,农业必须适应新时期的发展需求,促进农业转型。将农业与服务业等多产业联动建设,W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促成农业加工业。
(6)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策与规划双管齐下,提升村民素养,拉动村民建设积极巧,带动村民对村落景观进行建设,保证村庄建设的可持续性。
美丽乡村景观要素:
(1)气候 (2)地形 (3)水系 (4)植物。气候、地形地貌、水与植被相互作用,形成相对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在景观规划设计中要考虑自然要素,保护这些自然要素,相互之间稳定结构不被破坏。
结语:
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核屯、内容,也是"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核屯、内容,是"美丽乡村"景观体系的最基础内容。通过系统的规划创造宜人的乡村生态环境,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生活条件、居住质量。体现了生活美。乡村规划,首先提高村民的居住生活水平,其次要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为村民带来利润,从而进一步提升村民对家乡的景观建设动力。"农家乐"的用地性质是建设用地,所以乡村聚落还为休闲观光、采摘体验与农事活动体验等活动提供场所。对于村落中评价等级比较优秀的建筑经过装饰美化,让村民继续居住;评价等级较低的,可通过外部投资,改建为民宿,或者自筹资金,改建为农家乐、渔家乐等,发展乡村休闲农业。希望海南的美丽乡村建设能在科学经验的指导下,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建设经验。真正能让美丽乡村建设成为让农民受惠,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民在农村感受更多的归属感和幸福感。美丽乡村在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真正推动农村的发展,早日实现我国美丽中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冯淑华,方志远.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研巧及开发模式探讨饥.江西社会科学;2004,230-234.
[2]刘滨谊,陈威.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j]可城市规划汇刊,2000,(6):66-68.
[3]黄杉,武前波,潘聪林.国外乡村发展经验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探析[J].华中建筑,2013.(05):144-149
论文作者:蔡宗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乡村论文; 景观论文; 美丽论文; 海南论文; 农业论文; 村民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