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张榆

浅析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张榆

重庆中设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400025

摘要:城市道路工程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彰显城市发展水平的关键。路基工程作为城市道路建设的核心部分,对城市道路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作用。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中,科学合理的进行路基施工是控制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对此,本文探讨了城市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的几个技术问题,对其进行了探讨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施工质量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的建设也随之取得了较迅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导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拥有汽车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造成现在城市道路的拥堵加剧。城市道路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载体,对城市的健康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保障城市交通畅通、行车安全等方面是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表现。路基作为城市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路基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路面的使用品质,因此,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路基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重要性

作为道路整体结构的核心结构层,路基需要承载着道路自身的重量及路面上车辆的荷载,具有传递压力及支撑稳定的重要作用。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决定着道路的整体质量。在城市道路的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坍塌、沉陷等事故,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在施工工程中并没有对路基的施工质量引起足够的重视。路基施工具有复杂性,在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地下水、地质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因此,需要在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有效的提升路基的整体稳定性。加强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不仅仅可以提升道路品质,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更是保障了交通运输质量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升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质量可以增强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及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降低道路后期维修次数及费用,节约了经济成本,有利于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质量要求

2.1 路基的稳定性

路基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对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为了确保路基结构的稳定性,防止路基结构在行车荷载及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发生整体失稳、变形或破坏,必须结合城市建设条件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进而防止路基在车辆荷载及其他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导致的结构失稳和变形。

2.2 路基的强度

路基施工作为城市道路建设过程的核心部分,需要努力提升路基的强度,在任何情况下必须保证路基强度满足规范要求的质量标准,保证路基在外力作用下不会产生超过容许范围的形变,使路基能够发挥自身的使用功能。由于城市道路在投入使用后,需要承载日益严峻的车流量,交通压力十分巨大,给城市道路带来不小的压力。因此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对路基的荷载及强度要求也必须跟上城市的交通强度,要确保路基具有足够的强度以至于道路不会产生形变。假如由于路基的强度不足,导致道路的沉陷坍塌,影响人们正常的出行生活,将会带来不良的社会影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进行路基开挖和填筑时,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填筑材料,并采取相关增强路基强度的措施,保证城市道路后期的使用安全。

2.3 路基的水温稳定性

城市道路的路基在地面水和地下水的影响下,其强度会逐渐降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尤其是在季节性的冰冻地区,由于水温状况产变化,路基会呈现周期性冻融效果,形成冻胀和翻浆,导致路基强度迅速减弱。因此,路基需要保证一定的水温稳定性,才能确保在最低水温环境中,路基的强度不会迅速下降。

3 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

3.1 施工测量

在进行施工测量之前,测量人员要先认真研究设计图纸,熟悉图纸,进而确保测量放线位置的准确性,施工人员还要对设计中是否存在与现场实际情况有误差进行检查。路基施工测量主要包括导线、中线及水准点复测等几个方面。在放线过程中,尤其是在中线复测时,应增设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及加桩的地面标高。为了满足路基施工需要,测量放线时每道工序要保证纵、横断面的定位精度,使构造物的定位和几何尺寸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3.2 路基挖方

在路基开挖前需做好排水沟和截水沟,保证排水的通畅,并根据当地的地质实际情况做好防渗工作,避免路基用地范围附近的建筑发生渗水。对于路基开挖范围内的障碍物需进行拆除。在路基开挖后,需确保边坡的稳定性。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

3.3 路基填方

路基填土不得使用腐殖土,生活垃圾土、淤泥,不得含杂草、树根等杂物,粒径超过10cm的土块应打碎。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粗粒土为填料,且应优先选用砾类土、砂类土,且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路基填方若为土石混和料,且石料强度大于20MPa时,石块的最大粒不得超过压实层厚2/3,当石料强度小于15Mpa,石料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层厚。

路堤修筑内,原地面的坑、洞、墓穴等应用原地的土或砂性土回填,并进行压实,路堤基底为耕地或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树根、杂草后,再压实。当路基穿过水塘或水田时,必须抽干积水,清除淤泥和腐殖土,压实基底后方可填筑,当地下水位较高或土质湿软地段的路基压实度达不到要求时,必须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3.4 路基压实

路基应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土方路堤不大于30cm,土石路堤不大于40cm,填筑至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0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水平分层、分段填筑,分层压实。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合填筑。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宜小于50cm。管径顶面填土厚度必须大于30cm,方能上压路机辗压。

4 结束语

在城市道路路基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方法及施工技术。城市道路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的质量,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因此,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对施工工艺进行控制,为保证城市道路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我国城市道路建设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凌波.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分析[J].河南建材,2014(02).

[2]尹逊梅,于晓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科技致富向导,2012,9:186+137

[3]陈冰.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J].才智,2010,26:29

[4]刘秀丽,吴红联,王子宣.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若干技术问题[J].科技与企业,2013(04):174

论文作者:张榆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30

标签:;  ;  ;  ;  ;  ;  ;  ;  

浅析城市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论文_张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