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地理试题北京卷简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简评论文,北京论文,能力测试论文,文科综合论文,地理试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8年是北京文科综合自主命题的第五年,是进一步探索具有首都特色的高考命题新思路关键的一年。本文通过分析2008年北京文科综合地理试卷(简称08地理卷,下同)的命题设计、基本内容、学科特色和能力考查等,提出自己的一些见解,以求专家和同行指教。
一、体现地理学习生活化的理念
1.生活化是地理教育的使命和理念
生活化是地理课程的内容取向,也是地理教育的使命和信念,地理课程也被誉为“富有生活情趣的学科”。据此,08地理卷以现实问题为中心,突出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获取图文信息,应用图文信息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地理学习的新理念与实践价值。
2.关注现实生活中的地理事象
进入21世纪,国际石油价格总趋势不断上涨,国际社会逐渐向太空寻找替代能源。月球蕴藏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将月球上的资源转化成人类可以使用的能源,是探月热潮最主要的原动力。月球贮藏大量的氦-3是地球上难以获取的、清洁安全和高效的核聚变发电燃料。结合这一选题,第1题测试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区分月球上的能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地方时的换算。时间计算题是地理学科的高区分题,也是教学的难点。北京卷第2题突破传统图式,以曲线组合式坐标统计图的形式,将世界时与电视收视率巧妙地联系起来,十分贴近生活实际,突出地理学科本色,基本不涉及数学计算,着重考查地理学科的东加西减规律和区时计算方法,注重考核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也是对《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中新增知识点“世界时”的考查。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是地理环境各种现象和事物的基础,人类生活与地球运动的周期性密切相关,作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备受各地高考命题的普遍关注。08地理卷试题设计不是为考知识而考知识,不在题目的偏、难、怪等方面着墨,重在考查易混、易错的主干知识点,尽量考虑知识的覆盖广度,尤其注重与人类生活联系。第7题将农作物开花期与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昼夜长短的变化相联系,与气候、植被、空间定位等知识紧密结合。
城市化水平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地理学内容的核心是从区域的空间组织和城市内部的空间组织两种地域系统考查城镇的空间组织。通俗地说,体现空间组织的功能区就是集中体现某一活动的城市地域。形成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地块地租水平分布规律(受中心距和通达度影响),二是活动本身根据地租水平,进行异类空间竞争和同类适度聚集的过程。第8题把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知识与生活中的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电影院、银行等结合起来,把教材中的图2.9和图2.13进行了叠加,考查了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生活气息浓厚。此外,本题涉及的城市空间配置,注意到首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趋势,具有很强的北京特色。
3.关注生产活动中的地理事象
地理科学的中心任务是研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我国现代地理学的发展始终坚持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当前,人类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越来越紧密。08地理卷的设计关注人们生产活动与地理的相关性,突现地理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如第6题针对南半球巴西大豆生长过程的资料,巧妙地把农业生产的地域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信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给考生,把农业生产中作物生长的不同时期与影响因素密切关联,要求考生通过读图并结合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对所给选项进行分析和判断。第40(1)题则考核了城市经济与地理区位环境的关系。
二、强调地理思维能力
地理教学不应过多地依赖于记忆这一单一学习法,不是概念加地名的死记硬背式的机械过程,重要的是对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课程基本的、一贯的要求。《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包括“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稿)课程目标强调,“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全日制普通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
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是按照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规律进行的。08地理卷在深入分析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第3~5题对这一思维规律进行创造性探索,这在各地历年高考命题中不曾出现,是今年北京卷的独到之处和最大创新之一。第3~5题立足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把朦胧模糊的思维过程清晰地用一个模式图显示出来,设定不同的条件,就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过程,呈现给考生的是完整的抽象符号,深入浅出、意味无穷。要求考生通过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模式图简明、清楚,图形似曾相识,试题设计则有独到之处。在解题过程中要把所给出的模式图,再构建脑图,分别还原为大气环流模式、水循环模式和世界洋流模式,不断调动所学知识,对所给出的选项进行推理分析和区分排除。在强调地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同时,还考查了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地理信息进行整理、分析、灵活运用的能力。
三、昭显“紧扣教材,三位一体”的命题思路
1.紧扣教材
教材是进行地理教学的最主要和最重要的依据。不但需要日常的教学过程开发教材的教育作用,而且可以通过考试挖掘和发挥教材的潜在价值。08北京卷命题情境新颖,但是所需要的知识完全来自于教材承载的知识体系,紧紧围绕教材组织题目。题目包括地球和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四大部分,涵盖了高中地理教材的基本体系。
试题提供的情境和设问颇具创新性,答案仍然围绕教材内容,体现了“材料在外,原理在内”的命题艺术。如第3~5题、第10题、第11题、第36(4)(5)题、第39(2)题、第40(1)题。
2.三位一体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新课程改革学习内涵的三大要素。据此,08地理卷完美地实现教材主干知识、题目表达方式和测试考生综合能力三者的有机融合。
主干知识是命题的基础。试题内容涉及时间计算、大气运动、水循环、洋流、农业地理、地球运动、城市功能分区、旅游资源、气候、河流、新兴工业、城市区位及作用等基本主干知识,强调重点,体现综合。诸多选择题的选项涉及高中教材的四大部分知识。不仅突出对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掌握情况的考查,而且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考生自己建立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从试题难度、区分度看,08北京卷测定学生对已有知识的驾驭、迁移和运用,考查的知识以基础为主,难度适中,区分度显著。
灵活表达是试卷的特色语言。试卷是测定考生水平能力的“无声”载体。08地理卷力求准确无误、清晰美观地表达信息,并体现以考生为本的考场关怀理念。
与往年命题类似,08地理卷以教材为蓝本,对考生熟悉的图形进行适当处理,呈现不同表现手法的7幅图件。图件便于考生获取和解读,有利于考生运用图像信息提取的程序和方法,具有显著创新性。
能力立意是试卷的重点。除考查地理思维能力之外,08地理卷特别重视考生对发现、收集和理解文字资料、图表、画面、符号等能力的考查和对学生信息整理分析能力的考查,如第2题、第3~5题、第8题等。
四、坚持地理学的核心思想
第36题是主观题中惟一学科内综合题,是地理命题思想的主要标志,在引导地理教学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第36题以区域地图为平台,以图中所含地理要素进行设题,关注学习细节和思维品质,重点不是考查对区域的识别,而是区域特征描述和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考生要解读图中显性和隐性信息,在分析问题的思路上着力,在描述问题的质量上着眼。
在地理学核心思想的指导下,第36题包括的具体特点有:①综合性。一方面综合考查对区域人地关系和人地系统的理解,另一方面测试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②区域性。以区域为切入点,或以原理规律解释区域现象,或用观点方法分析区域特征。③应用性。联系实际,发现现实中的问题,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找出措施,谈谈规划或设想。④时代性。结合当前的时政热点,关注国内外的重大问题等。命题风格大致反映在以下三个步骤之中。
第36题命题风格分析
五、以热点为纽带,探索文科综合模式
基于学科特点,08地理卷积极关注热点话题。命题涉及“嫦娥一号”探月、“三农”等相关热点问题,并以热点话题为纽带,探索与政治、历史科目的综合模式。
党的十七大系统全面阐述了科学发展观,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第39题以科学发展观为立意的核心,以时间为主线,以工业生产为话题,构建了学科综合的模式。历史科目以19世纪晚期德国为例,分析各国在工业化进程中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原因;地理科目以20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的萨索洛瓷砖生产为例,分析此类新兴工业的特点;政治科目回归现实,由世界转到国内,以表格的形式说明国家应采取哪些战略或措施,论述我国经济应当坚持“跨越式发展”。符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客观要求。
2008年我国政治文化经济生活的最大热点之一是举办奥运会。第40题以和谐奥运为主题,以空间为轴,结合奥运火炬即时传递路线,三科目分别提出了自己的考核点:地理考查城市区位优势和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政治考查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发展经济;历史结合路线所经地景观图片写出历史事件的意义。
以热点为纽带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科目的融合,进一步扩展和延伸了“文科综合”的理念,逐渐形成了具有北京特色的高考文科命题综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