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3观察指标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其中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诊断标准为:(1)黏膜腺管开口形态紊乱不规则或者消失。(2)病变与周围粘膜存在边界。(3)黏膜微血管形态紊乱不规则。2结果经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28例患者中确诊为早期胃癌的患者有25例,其诊断的符合率为89.29%。3 讨论胃镜结合病理学检查仍然是当前临床诊断胃癌的金标准,但是在普通白光内镜下,胃癌患者的病变仅仅表现为小的浅表凹陷性病变或平坦病变,这些病变十分容易于胃内炎性糜烂等非癌性病变混淆,进而无法尽早的检出癌性病变[2]。窄带成像技术通过强化粘膜表面微血管,可以十分有效的将粘膜浅层的毛细血管网清晰的突出,而放大内镜则可以将黏膜表层的细微结构放大几十倍,进而使其清晰的显示出来。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采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其检查的准确率为89.29%,由此可以看出,在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中,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早期胃癌在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诊断中有三种特征性的改变,而这三种特征性的改变,则可以作为早期胃癌诊断的支持依据。有相关的研究表明,在早期胃癌的诊断中,基于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中微血管形态改变的诊断方法是简单有效的,而且其临床诊断准确率相对比较高[3]。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尤其是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应用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进行检查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一些医院没有相关的设备,其次这种检查的费用相对比较高,因此可能会加大患者的经济负担。因此作为传统的检查方式,普通白光内镜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筛查的首选方式之一,如果经其检查,发现患者疑似为癌性病变,在进一步的对其进行放大内镜和窄带成像技术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明确病灶的部位,对其以后的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综上所述,在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中,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但由于其经济成本较高,因此可以将普通白光内镜作为早期胃癌筛查的首选方式,针对筛查出的疑似癌性病变患者,再进行放大内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检查。参考文献:[1]王丽慧,季万胜,代洪生, 等.窄带成像放大内镜与内镜活检诊断胃肿瘤的效果[J].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电子版),2017,7(4):153-158. [2]姜瑾,鲍英.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内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66-68.[3]高志强,黄志刚,陆宏娜, 等.放大胃镜结合窄带成像技术在早期胃癌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7):793-795,802.
论文作者:李传元 卜勤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20年1月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0
标签:窄带论文; 大内论文; 胃癌论文; 胃镜论文; 技术论文; 患者论文; 黏膜论文; 《医师在线》2020年1月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