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启东市人民医院 江苏 启东 226200)
【摘要】 目的:观察研究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感染患儿的主要肺外表现。方法:选取180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选取的180例中74例(41.1%)患儿出现肺外不同系统和脏器的损害现象,其中泌尿系统占20.0%,消化系统占40.5%,血液系统占23.0%,所有患儿经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3~4w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通常会引起肺外并发症,尤其是肺外表现发生率最高,其容易引起误诊。因此临床上发现此类病例时需要及时检测,注意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及时确诊进行治疗。
【关键词】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肺外表现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095-02
引言
肺炎支原体(MP)属于病毒和细菌间的微小病原体,是导致呼吸道感染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儿童获得性肺炎的重要致病原因之一[1]。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数量呈逐步上升趋势。肺炎支原体感染除了会损伤人体的呼吸、血液、泌尿、消化、神经等系统损伤外,可能还会造成皮肤病变。本研究选取我院接诊的18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80例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患儿,女75例,男105例;年龄在0~3岁的20例,3~6岁42例,6~14岁118例。所有患儿均具有咳嗽的临床表现,肺部听诊呼吸音或弱或粗占35%(63例),喘息占11.1%(20例),发热占87.2%(157例),体温持续3d以上在38.5℃的占32.2%(58例),大叶性肺炎30例,肺不张10例。所有患儿的临床表现均符合临床医学上对肺炎支原体感染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
对74例出现肺外脏器损伤的患儿进行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滴注,连续滴注5d。而后采取阿奇霉素口服治疗,1个疗程4d,持续2~3个疗程。针对少数重症患儿,静脉滴注时用糖皮质激素对炎症反应进行控制,以减轻血管的通透性,降低颅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 呼吸系统
180例中74例(41.1%)有肺外脏器损伤现象,其中年长儿占67.6%(50例),婴幼儿占32.4%(24例);一个肺外脏器损伤53例,占71.6%,两个肺外脏器损伤15例,占20.3%,多个肺外脏器损伤6例,占8.1%。其中21例是以肺外表现作为首发症状。
2.2 消化系统
肺外脏器有损伤的患儿中消化系统损伤的30例,占40.5%,主要症状表现包括:腹泻、呕吐、腹痛。11例ALT升高,2例ALT明显升高(ALT≥正常2倍),肝脏肿大1例,但无黄疸;腹腔积液2例,进行B超检查时有少量积液。
2.3 泌尿系统
肺外脏器有损伤的中泌尿系统损伤14例,占23.0%,主要体现在尿常规异常(RBC≥3/HP,WBC≥5/HP)、水肿、尿血等,患儿肾功能检测均未发现异常。
2.4 血液系统
肺外脏器有损伤的中消化系统损伤17例,占20.0%,其中白细胞减少5例,血小板减少3例(1例患儿血小板<30×106/L),溶血性贫血4例。
2.5 心血管系统
肺外脏器有损伤的中心血管系统损伤12例,占16.2%,主要症状表现为心悸、乏力以及心前区不适。心电图ST-T段发生改变2例,心肌酶CK-MB升高的3例,Ⅰ度房室传导受阻2例。
2.6 肌肉关节和皮肤黏膜
肺外脏器有损伤的中累及肌肉关节以及皮肤黏膜的11例,占14.9%,表现为皮下瘀斑或瘀点、猩红皮疹、丘疹样荨麻疹。2例为幼年型风湿关节炎,3例过敏性紫癜患者。
3.讨论
肺炎支原体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病原体,由于其没有细胞壁和细胞膜,因此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通过干扰细胞壁发挥作用的药物对其不起作用[2]。临床医学上主要用能抑制蛋白质合成的大环内酯类药物、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药物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疾病。但是幼儿对药物的接受能力较低,因此用药后副作用较大[3]。大环内酯类药物能够针对性地治疗肺炎支原体,剂型全面并且生物利用率高,患者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此是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首选药物[4]。该类药物有克拉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等,其中在临床上运用最多的是阿奇霉素。
根据以往的调查结果显示,幼儿获得性肺炎呈逐渐上升趋势,在本次研究年龄在6岁以下患儿占了42.4%。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的呼吸系统和肺外脏器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在本次研究中74例患儿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肺外表现并发症,目前在相关领域仍未给出引起造成肺外表现的具体原因,比较受到认可的说法是:(1)病原体直接侵害人体,感染患儿的胸水、血液以及脑髓中可以分离出支原体的DNA,但是目前没有成功从病例中分离出DNA的例子,(2)免疫机制损害,肺炎支原体的抗原和人体内某些组织的抗原相同,当人体感染肺炎支原体病毒后,导致其他组织形成抗体,引起免疫系统的紊乱。
综上所述,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通常会引起肺外并发症,尤其是肺外表现发生率最高,其容易引起误诊。因此临床上发现此类病例时需要及时检测,注意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可能性,及时确诊进行治疗。
【参考文献】
[1]马慧娟.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表现100例临床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8):58-59.
[2]米文育,王伟红,李立明,等.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的支原体感染[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1):68-70.
[3]李经猷,张杜燕,李洁敏,等.10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0):179-180.
[4]秦新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肺外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59):130.
论文作者:徐蕾,刘晓艳(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6
标签:支原体论文; 肺炎论文; 患儿论文; 损伤论文; 脏器论文; 小儿论文; 外表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1月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