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独特的“Kibuz”和“Mosaf”_基布兹论文

以色列独特的“Kibuz”和“Mosaf”_基布兹论文

以色列独特的“基布兹”和“莫沙夫”,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以色列论文,独特论文,莫沙夫论文,基布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以色列,对于中国和世界的众多访客来说,都是一个神秘的国度。地中海的迷人风光,亚、非、欧三大洲交会处的奇特风情,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三大宗教的圣地(那里有传说中基督耶稣的出生地伯利恒、伊斯兰穆罕默德的升天地耶路撒冷、全世界犹太人寻根拜祖毕至面壁的存留两千年的“哭墙”,等等),还有“淹不死人”的死海,沙漠上托起的高产精品良田……。

然而,对于我们来说,更有着无穷探索价值的,则是以色列独特的集体合作性村社组织“基布兹”,以及伴它而生的“莫沙夫”。

被视作“民族复兴柱石”的基布兹

“基布兹”是以色列人的骄傲。以色列农业成就的主要创造者即是这一被称为“取得成功的乌托邦”的基布兹,它与总工会、国防军并列,被以色列人视作该国的三大支柱,曾经扮演了“民族复兴柱石”的重要角色。

基布兹(Kibutz)是犹太民族语言希伯来语“集体定居点”的音译,也可译为“农业合作社”或“集体农庄”。多少年来,大约在1000多年间,犹太人散落世界各地,饱尝了各种苦难。1905年反对沙皇政府的俄国革命失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俄国和东欧的大批犹太青年开始移居到他们的故土——现在的以色列。他们怀着强烈的民族复兴意识,却两手空空,只能在荒漠上重建家园。由于不能忍受农场主的盘剥,一些人便自愿组织起来垦荒种田。他们面对的是贫瘠、沙化的土地,气候干旱少雨,还有充满种族冲突的环境,这种艰险条件迫使他们过起集体耕作、集体谋食的绝对平均主义生活。于是,第一个基布兹便于1909年在德加尼亚诞生了。由于这种生产和生活模式既适合当时的生活环境,又便于自卫,于是人们纷纷仿效,迅速推广,形成了基布兹运动。这一公有制的经济组织把人们集中起来,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发挥集体创造力,终于战胜了恶劣的环境,站稳了脚跟,为以后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

早期的基布兹只有十几个人或几十个人,只从事农业生产。现在,昔日在荒芜贫瘠的土地上屯垦戌边的基布兹已变成一片片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工副业发达的绿洲。大多数的基布兹除了从事农业生产外,还发展了工业及旅游业,产品从灌溉设备及其它农用生产资料,到仪器、时装、家具、电子设备,应有尽有,其中不少产品已出口到国外。许多基布兹也因此建立了大型的农工商联合体,甚至跨国公司。这种基布兹的跨国公司目前在中国的代表处即有十余家。

目前,以色列共有269个基布兹,规模一般在数百人, 人数最多的达2000余人,最少的只有40来人,全国共有基布兹成员12万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2.3%。 但基布兹所创造的农业产值和农产品出口已占全国总量的40%。以色列国内市场上的50%的小麦,55%以上的牛肉和80%的棉花都是由基布兹提供的。此外,基布兹还提供了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0%的工业品。显然,基布兹在以色列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布兹,在以色列建国前和建国初期,在移民、定居、防务和发展农业方面发挥了中心作用,为以色列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独特的贡献。直到七十年代,在以色列历届政府部长中,有三分之一仍是基布兹成员或曾是基布兹成员。总理、总统也有不少是基布兹成员出身,如开国总理本·古里安和女总理梅厄夫人等。本·古里安总理在退休之后,又回到以色列南部内盖夫沙漠中的一个基布兹放羊去了。梅厄夫人则让她没有上大学的女儿到沙漠中的一个基布兹去生活。有些当了政府部长的基布兹成员,宁愿把政府发给的工资交回基布兹,让基布兹按出差发给补贴,也不愿离开基布兹。我们曾采访过的以色列前农业部长雅各夫·措尔先生,就是一位基布兹成员。

那是1994年6月的一天, 当时任以色列农业部部长的雅各夫·措尔先生在他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的一个叫Netiv的基布兹接待了我们。 措尔先生的房屋与周围其它基布兹成员的住宅没有什么区别,他身着一件普通的T恤衫走出家门欢迎我们,然后亲自驾车, 带我们参观他工作了几十年的故园。因为他太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了,在崎岖的山丘公路上,他照样把车子开到了八十迈的速度。措尔先生领我们参观了这个基布兹的工厂、幼儿园、奶牛场。他熟悉这里的一切,其他基布兹成员也熟悉他,他们彼此用希伯来语打着招呼。此时此地的措尔先生似乎更像一名基布兹农民,唯一使人意识到他还是政府要员的地方,就是车上的两部无线电话不时发出的呼叫声。措尔部长就是在Netiv基布兹里生活, 基布兹供应他生活所需的一切,而政府发给他的工资,他都交给基布兹,然后再按出差,从基布兹领取一些津贴。措尔部长1937年出生,年轻时成为基布兹成员至今。这期间,他取得了学士学位,当过教师,七十年代末任“联合基布兹运动”总书记,1981年成为国家议会议员,后又任移民部部长、卫生部部长,1992年起担任农业部长。不论官居何职,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基布兹成员的身份。

梅厄夫人说过:如果没有基布兹,很难想象以色列会是什么样子。有人干脆说,如果没有基布兹,就不会有今天的以色列。基布兹是“国家之盐”,是以色列民族复兴的柱石。

奉行“公有”、“平等”、“自愿”原则的基布兹

基布兹是以公有和平等为原则建立起来的独特的社会、经济结构和乡村生活方式。按《犹太人百科全书》的说法,基布兹是“一个志愿组合的集体社区,主要务农,在那里没有私人财产,它对它的成员及其家庭的一切需要负责”。按以色列《合作社团登记册》的法律定义,基布兹是“一个供人定居的组织,它保持某种在所有物全体所有制基础上将成员组织起来的集体社会。它的宗旨是在生产、消费和教育等一切领域中实行自己动手、平等与合作”。共同的信念确定了集体生活的规则,即:土地国有;亲自劳动,不雇工剥削;互相合作,坚持平等。基布兹在创建之初及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一切都实行公有制,大到生产资料,小到鞋袜口杯。最初衣服不够时,大家在出门时轮流穿,人人吃粗粮,个个住帐篷。如果基布兹办垮了或是某个成员不愿再过集体生活,随时都可以离去。但离开时只能带走自己的私人用品,任何人也不能带走生产资料、服务设施、房屋、活动资金等公有财产。

基布兹的生产区和生活区是分开的。生活区的布局基本是相似的:中心一般建有公共食堂和俱乐部两大建筑,四周是住房、托儿所、幼儿园、少年宿舍和教室等,还有众多的草坪和花坛分布其间。基布兹成员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干什么工作,待遇都完全相同。衣、食、住、行、电话等都是无偿供给的,没有工资,只发零用钱。吃饭时,基布兹成员可以信步进入食堂,像吃自助餐那样,取一个大托盘及刀叉杯碟之类,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去选取饭菜。基布兹食堂提供的主副食品有一二十种,随便挑选;饮料和水果也是随便取用的。几十张餐桌,几百人同时就餐,既不见狼吞虎咽者,也极少见剩饭剩菜者。吃完后,就餐者自己把餐具送到传送带上。食堂除了厨师岗位较固定外,洗碗抹桌等辅助工作都是大家轮流值日,每三个月轮换一次,领导干部也不例外。

基布兹成员的住房多为一家一栋,每户约50平方米,由于全家在食堂就餐,家里只有放饮料、茶点的橱柜和烧咖啡、茶用的电炉,所以住房里不设厨房;子女一般住集体宿舍,结婚后也可分配住房。基布兹内医疗保健全部免费,没有私人汽车,汽车都是公有的,供成员免费使用。

基布兹发给个人的零用钱,主要供购买一些自己喜爱的服装、报纸和日常生活用品。由于各个基布兹的经济状况不同,零用钱的数额也各不相同。一般是每月人均二百美元左右,三个月一发。只要不买高级奢侈品,也算是绰绰有余了。基布兹成员在国内休假和到国外旅游时,还可以拿到额外的补贴。

在基布兹,孩子不属于个人,而是基布兹的儿女。因而,孩子一生下来便进入育婴室,由专人照料教养,从小便开始过集体生活。父母下工后可以去看望孩子,假日也可把孩子接回家去。按最初的规定,孩子是不能在家过夜的,但近年已松动了许多,也有允许孩子假日住在家里的。孩子从出生到高中毕业,全部抚养、教育费都由基布兹承担。孩子年满十八岁时,都要服兵役,男性三年,女性两年。服完兵役或继续读书,或回基布兹劳动。没有上大学的,仍由基布兹培养。与孩子一样幸福的,那就是退休的老人。

基布兹的内部实行民主管理,一切事情,只要事关集体,无论大小,一律要经过全体成员的直接民主作出决定。基布兹的内部政策、发展规划、预算、决算、选举干部、吸收新成员、开除其成员等等都要经过基布兹全体成员大会,一人一票,至少要有三分之二票通过才能生效。基布兹成员大会选出的领导人没有任何特权,是一种无报酬的业余服务,白天照常到各自的岗位去劳动。在基布兹当干部只意味着责任和额外劳动,人们并不一定很愿意当选。然而,一旦被选上,却都能积极地承担义务。因为,当选是基布兹成员对被选人人品和能力的尊重。

基布兹成员虽可以随时退出,但要加入却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求加入者要先经过一到两年的“候补期”考验,然后再由基布兹成员全体大会举手表决通过,才能成为正式成员。同样,如果某个成员不好好干活,又不知悔改,只要全体成员大会有三分之二同意,即可将其开除。

我们访问的一个名叫“启明星”的基布兹, 位于以色列北部, 是1915年由一批来自俄国的犹太人创立的,现有成员一千多人,分别来自三十多个国家。这里绿树成片,花草繁盛,是以色列最大的水果和蜂蜜生产基地,此外还有电子设备、服装加工等工厂和一座三星级宾馆,有游泳池、网球场、俱乐部。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没有工资,衣食住行都免费。生活消费品在小卖部采购,定期登记领取。住房依据资历和人口的多少分配,住房中配有全套的家具和电器。洗衣房负责拆洗缝补。儿童白天在幼儿园,晚上回家。教育、医疗费用由集体支付,外出车辆登记使用。公共食堂是基布兹的活动中心,吃饭、文化活动、周末集会、婚礼、选举等活动都在这里举行。这里的人际关系亲切。最高领导人被称为“书记”,共有三名,分别主管经济、社会、财务,每三年由基布兹全体大会选举一次,任职期间的待遇与其他普通基布兹成员相同。

“请问书记,您任职期间有额外报酬吗?”

回答说:“要说有什么‘报酬’,那就是基布兹人员对我们的尊重。”

启明星基布兹内实行“公有、平等、自愿”的原则,来去自由。离去时可根据资历领取补贴,干满20年者可领到3万美元的补贴。 启明星基布兹每年约有30人离去,而新成员大多是西方国家的移民,“共产公有”对于他们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历时近百年的基布兹的现状和趋势

今天的基布兹,是以色列三代人历时近百年努力的结晶。

第一代创业者们出于强烈的信念和明确的意识形态,开拓出了通向集体富裕的道路,同时创造了一个具有独特生活方式的社会。

他们的后代即第二代是守业者,经历了几次战争,仍在建设家园,巩固了基布兹的经济和社会基础。

目前这第三代人生活在较为安定的和平环境里,但却面对着西方现代生活的挑战。

虽然基布兹农民现在的生活水平与城市相仿,少数地区甚至高于城市一般水平,但基布兹毕竟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随着艰苦的环境和富有理想的一代人逐渐成为过去,基布兹的矛盾和问题也随之增多。眼下主要有财政、发展、人才、信念等方面的问题。由于基布兹对所有成员的吃、穿、住、行和生、老、病、死一包到底,致使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自身的发展受到了制约;一些基布兹的年轻人不愿意接受和坚持老一代人的艰苦创业精神,不喜欢基布兹没有现金收入的分配方式,纷纷离开基布兹,到别处谋生,致使基布兹出现劳动力不足。此外,由于军队退役的年轻人绝大多数都上了大学,回到基布兹往往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也不得不走向城市。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基布兹近年来开始变革。有的基布兹取消部分供给制,改发津贴或工资;有的基布兹调整产业结构,增加高新技术产业,以吸引年轻人,这些改革正在取得成效。

尽管基布兹正在受到越来越强大的现代观念的冲击,但毕竟为以色列的历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她是犹太民族精神的象征,是犹太民族复兴的基石。也正鉴于这种民族的历史的根基,许多人认为,基布兹仍能在应变中生存、发展下去。一些人甚至预言,再过10—15年,更新了的基布兹会重新走向兴旺。以色列驻华使馆的新闻官夏杰逸(Sagie )即支持这种“乐观”见解。

由基布兹演生出的莫沙夫

在以色列农村,除了占农村人口23%的基布兹村社外,还有占农村人口33%的莫沙夫村社,也具有合作经济的性质。

以色列前国防部长达杨,原是以色列第一个基布兹的成员,后来达杨一家因不习惯基布兹过严的行为准则,事无巨细都得大家开会通过,便自动退出基布兹,并与其他回乡定居的犹太人移民一起,于1921年在杰茨雷埃勒山谷组建起了以色列第一个“莫沙夫”村,起名叫拿撒勒。莫沙夫组织的基本形式是各家耕种自己租用的土地,供与销则靠村合作社解决。到了1948年以色列建国时,在这个新生国家里已建立起了58个这样的莫沙夫村。现在,以色列全国共有450个莫沙夫,约有17.5 万人。

莫沙夫村平均由60家农户组成。它既是行政村又是一个合作社,兼具社会与经济双重功能。在这里,土地和水是国家所有,住房、收入归农户,供销、教育、医疗和文化等服务由合作社提供。作为行政村,由村民自己管理自己。每个莫沙夫村一般只有两名脱产干部:一位是负责与政府机构、银行和购销组织打交道的外务秘书,另一位是管理本村日常事务的内务秘书。他们的工资由村里发放,算是村民的雇员。

莫沙夫的土地以村为单位向国家土地局租用,租期49年,期满后自动续约。家庭是莫沙夫的基本单位,家庭所有土地向村土地管理处租用,一般租用面积为30—40亩,根据从事的生产类型及灌溉条件而有所不同。通常一份土地只够一家经营,无需雇用劳力,但在农忙季节,也会出现雇短工抢收抢种的情况。莫沙夫规定,土地只能单传给下一代的一个成员,其他子女可以在本村另租土地安身,也允许加入其它莫沙夫村或前往国内其它地方工作和生活。农民种地用水由国家“按需分配”,无需支付水费。莫沙夫成员如果不再务农,土地必须上交,不得买卖或转让。

为莫沙夫村各个家庭农业服务的是莫沙夫农业合作社。莫沙夫成员都可以自愿入社。合作社负责运销其成员的农产品,销售产品所得的款额在扣除服务费后计入每个社员的帐户,社员从合作社购买农资或接受其它服务所用的费用,由合作社直接从个人帐户上扣除。

莫沙夫合作社同时又是全国消费合作社的成员。全国消费合作社附属于中央批发组织,除莫沙夫、基布兹加入了该组织外,以色列境内的大多数农村组织及城市消费合作社也加入了该组织。加入这一组织的好处是:莫沙夫合作社能以批发价从中央批发组织购买到食品、服装及其它日常生活用品。这样,莫沙夫合作社的成员就可以较便宜的价格购得上述物品。

莫沙夫村农民生活的特点是和衷共济,人人关心集体,但在小家庭里又都保持着各自特色。在战争、疾病和死亡的威胁面前,“一家遭难,众人相帮”。以色列人说,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体现了以色列的民族精神。

以色列独特的基布兹和莫沙夫组织,引起了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每年到基布兹观光的外国游客已高达一百多万人,其中也包括大量官员和学者。此外,每年还有数以千记的来自国外的年轻人作为“志愿者”到以色列的基布兹去工作,主要是去感受一种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人们从历史学、社会学、民族学、经济学、政治学各种角度去考察基布兹,会得到许多深刻的启示。

标签:;  ;  ;  

以色列独特的“Kibuz”和“Mosaf”_基布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