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建筑工程日新月异地发展,其安全管理的难度不断地增大。为了避免工程事故的发生,势必需要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与质量。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文明建设工地的重要保证条件。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建议,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措施
1 导言
众所周知,在当前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建设中,人们对于安全问题的关注力度越来越高,这种安全问题的关注也就要求人们必须要加强相应的安全管理和控制,这也是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构建的核心所在。结合当前我国现阶段各个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来说,随着建筑工程项目自身复杂性的不断发展,相应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管理的难度也正在不断提升,进而也就值得针对安全管理的强化进行全面分析。
2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分析
2.1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环境的角度来看,切实加强对于安全的管理和控制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现场环境一般来说是比较复杂的,其涉及到的内容也是比较多的,进而也就会导致其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相对应的也就比较多,因此,更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所以说,在这一现状的要求下,加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也就显得极为必要,是维系建筑工程正常进行的基础所在;
2.2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人员的角度来看,切实加强对于安全的管理和控制也是极为必要的,因为施工人员可以说是整个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组成元素,保障这些施工人员的安全也就显得极为关键,但是一旦发生安全事故的话,必然会导致施工人员的损伤,因此,为了保障这种施工人员的安全,就应该着重加强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3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面临的问题
3.1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整体的安全意识差。在我国建筑工程中,施工人员大部分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所受的教育程度不高,而且施工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意识比较差,而企业也没有针对这一现状进行施工技术培训和安全意识教育。因此,加强对施工安全措施的教育势在必行。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年龄分为两个阶段,一个阶段是年龄在18-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施工人员,因为年轻,做事容易冲动,由于语言冲突,在施工过程中进行较劲,容易疏忽施工安全问题。另一年龄段在40-50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施工人员在建筑行业工作的时间长,认为自己经验丰富,在施工中会更偏重相信自己的经验,从而忽略安全问题。
3.2建筑施工中,施工设备中存在的质量问题。现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量的建筑施工器械的应用,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企业为了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应该淘汰的建筑施工器械还会继续使用,这些设备达到使用年限,各种安全问题都会产生,同时企业不能安排技术人员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当发生施工事故时,给企业可持续性经营造成威胁,小的施工队无法支付巨额的赔款,从而破产。同时,在施工建筑工程的建造中,企业存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建筑施工中由于建筑质量差,极易出现建筑工程坍塌的现象,给企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还会使企业面临因施工事故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
3.3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规章制度不健全。表现为:首先,建筑施工工程出现安全问题,导致施工事故出现,我国的建筑施工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当的匮乏,因此当发生建筑工程发生事故时,受害者不能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施工工程的负责人因为没有法律的制约,不承担事故造成的施工人员赔偿和经济损失,这样导致施工负责人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视而不见。其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有的是需要建设一些安全的设施,但是我国的很多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节省成本,不建设这些安全设施。如:在我国农村的房屋建筑工程中,建筑施工团队在施工中,不进行相应的安全措施,很容易发生跌落的情况。由此可见安全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企业不能根据建筑工程的实际需要制定工程安全规定,进行违规操作,忽略建筑施工实际情况,给社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4 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的措施
4.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管理并非只是安全部门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而是整个企业的工作。因此,落实各级的安全责任人,使其认识到“安全既是效益”;签订安全责任状,实现层层重视安全,为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提供必备的人力和资源保障。对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的个人和项目,企业应认真对待、严肃处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2完善施工组织工作
施工组织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是确保工程项目目标实现的前提。项目管理者应在施工组织中规范作业流程,对人、财、物进行合理组织规划,在确保工程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质如期完工,包括组织编写施工安全方案、临时用电方案、冬雨季施工方案等。针对于脚手架搭设、基坑开挖、大件吊装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现场需合理安排作业面,避免交叉作业。施工中发现安全疏漏或隐患,及时分析、纠偏、消除隐患,杜绝事故的发生。
4.3落实安全交底
项目负责人在施工前必须对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中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告知,提高工作者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人员进入现场后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保证一定学时的安全学习,安全防范能力测试合格后才能进入施工现场。施工单位应组织人员对应急预案进行学习,进行预案交底,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加强项目的应急处置能力。安全交底要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分时间、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组织,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安全。
4.4采取有效的安全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要走在每一道施工工序的前面,提前做好安全检查,严格做到安全措施不到位不施工。设备的安全防护设施必须齐备有效,不得超载超限使用,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械设备。“四口”“五临边”等危险位置必须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特殊位置要设置安全走绳、防坠器、安全网等,保证临边有防护,安全带有可靠挂点,危险区域设置安全防护棚。
4.5加强政府监督,建立安全评级制度
各级建筑主管部门应加强安全检查,对违规企业进行处罚,落实安全巡查回访制度。建立安全生产评级制度,对违规违纪、弄虚作假的企业和人员记录在评级档案中,每年根据安全评级结果向社会公告。对于评级较高企业,可以在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施工资质申请、优质工程及安全质量标准化示范工地等评优评奖中给予优先、加分和政策倾斜。对于评级较差企业,加强政府安全管理力度,定期进行巡查。针对违规企业和人员吊销相关安全资质,责令限期整改,加大处罚力度。
5 结语
现阶段经济发展中,法律制度的完善,更好地维护人们的权利,对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对于建筑施工的质量和要求也日渐增加,安全隐患也会随之增加,而且现在社会的信息传播速度迅速,如果出现安全事故,在很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样对我国建设施工安全的提示具有推动性,对现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韩振勇.优化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措施探究[J].山西建筑,2011,36:236-237.
[2]单朝霞.刍议新形势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及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4,15:299.
[3]赵伟.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01:362.
[4]徐景象.刍议强化建筑工程施工的精细化施工管理[J].科技与创新,2015,18:65+68.
论文作者:吴金兵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8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9月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