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五人民医院药剂科 四川成都 610031
一、孕期、产后期应用癫痫药物的原则:
癫痫是一种慢性并且反复发作的短暂性脑功能失调的综合征。目前,在神经系统最常见疾病的“宝座”只有癫痫和脑卒中可以一较高下,可惜的是,我们这篇文章介绍的癫痫没有争过脑卒中。癫痫的发病率与年龄成反比,1岁以内孩子的患病率最高,1~10岁之后逐渐降低。癫痫的发病原因极为复杂,目前,可分三大类。第一类是有可能是由遗传引起,没有明显发病原因,经常在特定的年龄段发病,并且容易诊断的特发性癫痫;第二类是由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导致结构或功能不全所引发的症状性癫痫;第三类是最常见的临床上为症状性癫痫,但没有找到明确的发病原因的隐源性癫痫。
女性患者在孕期用药一定要先询问医师,谨慎一点,因为抗癫痫药的药效会通过脐带血的连接被运送到胎儿的身体里,所以应该注意要选用对婴幼儿的毒性相对来比较轻的抗癫痫药。不同的癫痫患者对抗癫痫药有不同的反应,每个人的体质都是不相同的,所适合的药物也不一定相同,所以,一定要在医师指导下进行用药,因为自己的感觉很有可能会被“蒙蔽”,造成自我感知的不准确。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最佳剂量,超过一点点或者是差一点点都不是最佳。同样,对于癫痫病的控制也是如此,当药物的剂量小于最佳剂量时,患者容易长期处于一种“亚治疗”状态,即不能说没效果,但是效果还不明显的状态,远远达不到处于最佳的治疗效果的状态;而在癫痫发作的早期,如果患者的用药剂量远远大于最佳剂量,那么这名患者所服用的抗癫痫的药物,不但不能意志患者癫痫的发作反而会促进患者癫痫病的发作,同时还会增加抗癫痫药物的副作用,引起慢性药物中毒。同时还需要注意单药治疗,不要多药联用,就是多种药物一起吃。
有的癫痫病病人因为对癫痫这种治疗周期长,见效较缓慢的疾病的了解不足,当吃了一段时间的药后发现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在没有询问医师的意见的情况下,就换了另外的医院求医,因此频繁的更换药物。而有的患者则是随意间断服药,想起来了就吃,想不起来就不吃,或者是因为嫌抗癫痫药太贵,采用吃一段时间后就停一段时间,这种吃药方法非但不能治愈疾病,有时候还会加重疾病。因为每一种抗癫痫药都需要坚持数月的持续服药才会发挥其最佳的疗效,故患者绝不能频繁换药或者是间断服药。同时,患者在怀孕期间可以多吃一点叶酸。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孕期、产后期的处理
当女性患者发现自己怀孕了之后,不能立即将自己正在吃的药物减量,应该在询问过自己的主治医师后,按照医师的建议调整抗癫痫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女性癫痫患者在产期的时候可以给新出生的宝宝进行母乳喂养,因为癫痫病并没有女婴传播的途径。同时,抗癫痫药能促使雌激素的分泌,因此,服用低剂量的口服避孕药容易造成出血而导致避孕失败。
近年来发现女性患者在孕后期的时候体内的抗癫痫药物的浓度,比孕早期的时候要低40%左右。据分析,孕妇血液内药物浓度下降的主要因素有:①孕妇担心抗癫痫药对胎儿造成不利的影响,而在没有询问医师的基础上就停服或者是减量;②怀孕早期的正常反应如孕吐等导致药物没有被孕妇完全吸收;③孕妇在孕期的时候,胃肠功能的改变、肝代谢和肾排泄功能的旺盛,严重干扰了药物的吸收并且加快了药物的清除;④叶酸、抗酸药及抗组胺药的服用阻碍了抗癫痫药的吸收。另外,癫痫发作的阈值在孕期有所下降。
三、抗癫痫药物对孕期、产后期的影响:
①孕妇体内元素的改变:孕妇怀孕期间,叶酸一直处于缺乏状态。胎儿畸形和巨幼红细胞性贫血都是由于叶酸的缺乏引起的。②未出生胎儿的死亡率:是正常人的3倍。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是当检测出胎儿的发育不正常时,其父母可能会去流产;其二是新生儿大出血的高发生率。③对婴幼儿的远期影响:资料表明,孕妇体内未达到引起中毒水平的抗癫痫药物的浓度及短时间的癫痫发作不会降低婴儿的智商。
四、癫痫对孕期、产后期的影响:
①患有癫痫的孕妇如果在孕期,按医生的指导服用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可能性会生下正常并且健康的婴儿。同时,女性患者在怀孕期间,她们孕期常见疾病的发生率并不比正常人群高。②胎儿的缺氧性损伤,多见于癫痫大发作时或者是癫痫发作持续时间较长的患者。③胎儿畸形问题:与正常的孕妇相比,癫痫患者生下的婴儿,其畸形的风险比正常婴儿多了3倍左右,但癫痫患者生下的婴儿,他们的平均出生体重和未出生胎儿的死亡率与正常父母们生下的婴儿相比并没有差别。癫痫病病人由于有基因上的缺陷,因此,在某些特定的因素如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因素的作用下,在引起癫痫基因携带者癫痫病发作的同时,还可能会对胎儿产生致畸作用。目前的研究表明,刚出生婴儿的表现出某些癫痫病的特征,大多都是因为遗传到了患病母亲的带有癫痫病发作基因的染色体。
论文作者:王易
论文发表刊物:《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6
标签:癫痫论文; 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孕期论文; 胎儿论文; 抗癫痫论文; 孕妇论文; 《生活与健康》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