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许多语文老师可能都曾思考过: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怎样才能上出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叶澜教授在他们的“新基础教育”中,针对“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这一问题概括了五个方面:一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充实的课;三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 怎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出自己的个性呢?
一、平平常常是最真,心心相印如流水
我曾外出听过一堂语文课,听课者近千人,课堂自然是在剧院的舞台上。讲课当中碰到一个问题,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说法,一时难以统一。授课者此时应该是自己去善加引导,可是这位授课教师却让50名学生去采访听课的老师,让听课老师发表看法。于是学生“忽拉”一下全跑到台下对老师进行采访。学生采访回来后,说法就更多了。授课教师一时难以收拾,难以做出自己的结论,好不尴尬。
我认为“课”体现的是一种人生态度、从教态度、为学态度,是一种心态的外现。偶尔的、一时的功利需要,上课不朴实、求花哨、求轰动,甚至哗众取宠,是可以谅解的,但总是抱定一种不朴实、不真实、不扎实的人生态度、从教态度、为学态度,是不可能达到真境界的。语文教育说到底是一种艺术,艺术的至高境界就是朴实,是无法之法、无艺之艺,随心所欲,真心处之,浑然天成。语文课的“形”,容易操作,剧场的轰动效果也容易策动、容易模仿。而语文课的“内核”,那实际流露的是一种人生态度,是你的一颗“心”在支撑。心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课是很容易流露出迹象来的。一堂课流露不出来,那么,多堂课就难以掩盖了。我们没有必要到课堂中去摆一副英雄姿、去做一副神仙态。课下什么样,课上就当什么样;课下挺平易挺随和,就没有必要上课时庄严肃穆、慷慨激昂起来。以真心处之,随“心”所欲,不存芥蒂,孩子也自然会真心待你,双方都没有紧张的担忧,如此自自然然,如此平平常常,如此言来语去,如此心与心通,那么假以时日,课就如行云流水了。反之,课下一副脸孔,课上又换一副脸孔,岂不累乎?
二、乱花渐欲迷人眼,删繁就简小课堂
现在电教手段非常丰富,这给那些想在公开课上“插花”的老师提供了条件。我也看到不少老师,为了上一堂公开课,全副武装声光电,恨不得师生的每一步骤、每一环节、一举手、一投足都有声光电来配合。由于过于花哨,实际的效果却是干扰了学生注意力,当每播出一首曲、每闪现一幅画,学生都会新奇好几十秒甚至半分钟一分钟,而学生本应放在课文内容本身的精力被耗散走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语文课本应是以“语言文字”为主要媒介的,声光电多媒体必须为“语言文字”来服务才是。结果呢,花里胡哨的声光电成了主角,而语言文字成了辅助,语文课的本质消失了。
当然,这并不是说语文课堂不能使用电教手段,但我们要搞清楚我们在上的是一些语文课,要上出浓浓的语文味;电教手段的使用是为我们语文服务的,是为了更好地上出那种浓浓的语文味,是为了能够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能起到画龙点睛作用的妙笔。
三、潜心会文巧设计,个性课堂具匠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文是通过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文章是诗歌的扩展和阐释,诗歌是文章的浓缩和提炼。诗与文浑然一体,旨在使学生通过课文更易于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悟诗歌的情感。作课的老师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整体入手,潜心会文。教者从整体入手,抓住“依依惜别”这个关键词语,让学生在课文中找一找相关的词句,划一划,谈谈自己的体会。这又让我想起了这八个字,“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教者抓住了这篇课文的领子就是送别,就是体悟这“依依惜别的深情”。其次,抓住细节,体味真情。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教者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句品味。比如:依依惜别、“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杨柳依依、伫立、凝视、脍炙人口等,指导学生不仅看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深入到了文本的内部,发现了文字背后的色彩,感悟文字背后蕴含的人物的丰富情感,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再次,抓住“空白”,引导想象。《黄鹤楼送别》这篇文章主要是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但文本描写的情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而且人物的情感非常细腻。例如,目送友人的船渐行渐远,望着浩浩荡荡的江水,此时李白心情激动,他会想些什么呢?给了学生无限的想象空间,让学生想象说话,在想象中与人物进行心灵的沟通,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体会那种意境。
四、深挖文本立意高,精彩课堂处处妙
我想起了孙双金老师的一个故事:《一节课与12本书》。1985年,22岁的孙老师准备执教古诗《春望》,为了备好这节课,他一连几天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和资料室,查阅了12本教学书籍,阅读了大量诗人生平事迹的文献;他查找了《春望》这首诗的时代背景,深入研究了这首诗的相关分析文章,更深刻地理解了诗人因“国破”而见花落泪、闻鸟心惊的心情,被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所打动。这时的孙老师已经跳出了文本。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生活处处都皆语文”,在日常生活中要挖掘语文学习的因素,随时随地进行语文学习。“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是一部“无字书”,蕴含着丰富的矿藏等待着我们去开掘、利用。只有坚持“以生为本”、“研读文本”的教学理念,方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论文作者:孙冰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语文课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依依惜别论文; 语文论文; 自己的论文; 的是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月第26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