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银行业发展前景

浙江银行业发展前景

一、浙江银行业发展展望(论文文献综述)

魏军[1](2021)在《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银行业、保险业是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随着两者的不断发展,银保混业经营成为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必然产物,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银保一体化发展成为大势所趋。2019年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推动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味着无论银行业、保险业以何种模式、何种方式融合,必须以高质量为发展方向,而当前不同地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银行和保险机构之间混业经营的深入程度存在显着差异。银行作为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资源优化配置、系统性风险防控中扮演关键角色。因此,本文从微观视角,研究银保融合发展机理、银保融合发展绩效分析、路径的设计和优化、相关主体应对策略的选择等相关问题,对通过银保融合推动银行综合绩效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银行业、保险业的实际情况,基于生态共生理论、协同熵理论相关理论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理念,综合运用动态网络SBM模型、Malmquist模型、门槛效应模型、Bootstrap方法、固定效应等模型和方法,借助于DEA-slover、Stata等研究工具,对我国银行主导下的银保融合发展机理和路径展开深入研究。首先,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分析二者融合发展机理,界定二者融合发展的共生演化关系,将现阶段银保融合发展划分为资本积累的筹资过程和业务盈利的运营过程;第二,评估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动态网络绩效,从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分析银保融合对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绩效的影响,明确促进绩效提升的资本积累、业务运营双重路径的关系,为设计与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依据;第三,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基于资本积累和业务盈利的门槛效应,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最后,基于银保融合双重路径,构建针对银行收益、风险的动态面板模型,探讨银行主体在银保融合双重路径下的策略选择,分析银保融合相关监管政策对银行收益、风险的影响,提出政府部门银保融合监管策略。论文的创新之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运用Lotka-Volterra方法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揭示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共生演化机理。引入生态共生理念,提出银保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框架,基于Lotka-Volterra方法构建银保融合发展种群竞争模型,明确银保融合发展主体间演化效应,揭示银保融合生态共生系统演化规律、共生机理,判定银保融合阶段的形成条件、演化条件及演化方向;基于熵变模型,探究银保融合生态共生系统内主体演化与外界环境变化的协同机制,改进银保融合发展Lotka-Volterra种群竞争模型,揭示银保融合发展主体关系演化与社会经济环境变化的协同机制。(2)构建动态网络SBM模型和DN-Malmquist模型,打开银保融合发展中的银行主体绩效黑箱。针对银保融合发展路径设计与优化需要具有差异化的特性,探讨银行主导的银保融合过程中,兼顾收益和风险的高质量发展绩效的变化趋势特征;针对银行业的资本积累过程和业务运营过程,基于动态网络SBM模型和DN-Malmquist模型,以是否拥有保险牌照作为银行是否推进银保融合发展的标准,对比有无牌照的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间的差异;探讨银行筹资阶段和运营阶段绩效间的差异,厘清推进银行业高质量绩效提升的资本扩张、业务运营双重路径的关系,为设计与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提供依据。(3)运用Hansen门槛面板回归模型,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针对筹资和运营双重路径,挖掘当银行处于资本合作、业务盈利能力不同阶段时,高质量发展绩效对银行主导的银保融合能力的效应影响;构建门槛回归模型,基于资本合作和盈利能力的门槛效应,估计并检验高质量绩效对于银保融合路径的区间效应影响;设计、优化银保融合发展路径。(4)运用动态面板回归模型,针对银保融合双重路径,提出银保融合发展策略。界定反映业务融合、资本扩张双重路径监管政策的相应指标,提出银保融合发展双路径实现过程中,不同政策监管方式对银行收益、风险的作用机理;构建影响银行收益、风险的动态面板模型,明确特定路径下监管政策发挥作用的方式和作用力度,为进一步实现银保融合中的银行及监管部门策略选择,提供理论支撑。

邓晔菁[2](2021)在《证券与银行业员工工资差异及绩效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带动劳动力成本稳步上升,劳动工资结构问题更加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中。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不同行业之间工资的绝对水平差距渐显,在金融行业内部,细分领域之间的工资差距也不断拉大。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命脉,其整体发展和内部均衡的问题都是极具研究意义的。工资差距及其与企业绩效的相关关系在金融行业有怎样的表现,亦是值得通过实证进行探究的主题。本文从公司视角出发,通过在平均工资模型中加入行业虚拟变量和其他控制变量,从回归结果中总结证券业与银行业工资水平的差异,并分析各影响因素的实证效应。然后对行业工资差异与绩效的相关关系展开进一步研究,同时考察上层管理者与普通劳动者薪酬部分研究结论的异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在排除主要工资影响因子的干扰后,证券业的人均工资水平高于银行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且从时间趋势上看,证券业工资水平增速更大,证券与银行业之间的工资差距处于持续扩大的状态中。金融业工资水平与企业员工受教育程度正相关,同时与规模和市场垄断程度的交乘项成正比,企业的所有制性质也显着影响工资水平。同时相比普通员工,受教育水平对上层管理者工资水平的促进效果更为显着,而不同的所有制性质对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水平影响差别更大。对金融企业来说,合理的工资结构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而现存的行业内部工资差距显着影响薪酬激励的效果。具体来说,相比银行业,证券行业具有的工资溢价削弱了工资对业绩的促进作用。

范赟[3](2021)在《沪深上市银行员工人力成本对绩效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41年以来,目前我国经济正处在由快速发展进入转型的关键节点,经济增长方式也从曾经的爆发式增长转为更关注质量和效率的增长方式。从我国经济发展过程来看,银行,这一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转型发展,金融改革、创新,引发了银行愈演愈烈的竞争,由此银行人员的经营能力、业务能力将直接决定银行的发展。综上所述,以银行人力成本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与指导作用。文章将在人力成本、企业绩效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沪深上市银行员工人力成本与绩效的现状,对我国沪深上市银行员工人力成本对绩效的影响进行研究。在围绕上市银行的绩效影响相关因素研究时,现有关于人力成本方面的探讨,更多聚焦在高管薪酬方面,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银行的人力成本分为获取成本、开发成本、使用成本、维护成本、离职成本,并根据所获取的数据,将数据一一对应在相应的成本中,从而研究不同方面的人力成本对于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笔者作为一名银行从业人员,选取笔者工作的M银行杭州分行作为实际案例,结合本人的工作体会和对行业理解的角度,对银行人力成本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以及实际工作中银行对于人力成本的主要措施入手开展针对性的论述。最后结合我国银行经营的现实情况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相关建议:关注行业宏观环境变化、降本增效、积极培养优质员工、全局布局、激励时注重公平原则、提倡员工合理流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未来的展望和构想。

邵倩倩[4](2021)在《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商业银行信贷集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表现为信贷资金集中放贷给某几个大客户、某些行业以及某些地区。具有国资背景的大企业因为有政府信用背书而受到商业银行的青睐;传统的基础性实体行业在政府的产业政策的支持下得到大量的信贷资金;发达地区的项目由于企业资质高、资金回流快、项目效益好得到银行的支持。尤其是2008年的“四万亿”计划出台之后,大量的信贷资金流向制造业、钢铁、煤炭、房地产等有政府信用支持的产业,信贷集中风险在商业银行内部积聚,2012年左右风险逐渐暴露,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供需矛盾日益严重,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出台对传统的行业格局发起来了挑战;另外,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落地,金融科技的日渐成熟,“金融脱媒”的现象愈演愈烈。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过去不合理的信贷结构使得商业银行的风险敞口加大,表内资产安全性下降,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长期经营,甚至威胁到了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本文首先对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传导机制进行了理论梳理,信贷集中对商业银行的作用包括提高商业银行的客户质量、降低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成本、提高银行信贷业务的专业性等等,消极影响包括羊群效应带来的非理性竞争、同质同类贷款带来的风险积聚、资金套牢带来的被动性风险等等。本文收集了2006-2019年26家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进行实证回归,分别从客户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两个维度进行考察,实证结果发现信贷业务的客户集中度和行业集中度都会对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资本收益率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对不良贷款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但是不会对城商行的收益和风险产生显着的影响。行业集中度比客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影响更加剧烈。同时,纳入经济周期、内部治理结构、产业竞争结构的代理变量作为交互项的模型的实证结果表明经济周期会加强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经营绩效的作用,但是内部治理结构和产业竞争结构不会显着加强二者之间的关系。最后,本文根据经济周期、信贷对象特征等在不同类型银行经营中可能起到的作用,提出一系列的政策建议。

余姣[5](2021)在《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研究 ——以萧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不良贷款处置对经济金融发展影响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银行业整体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风险形势更为复杂,信用风险呈加速扩散态势。部分地区银行业发展速度和利润持续下降,不良贷款持续增加,成为经济金融转型中的“不能承受之重”,亟需疏通不良贷款“堰塞湖”,修复信贷“造血”功能,“输血”实体经济。因此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加以深入研究,总结出不良贷款处置的相关经验,提出相关建议,有助于健全我国社会信用风险体系,降低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促进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首先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理论分析,建立了不良贷款处置理论体系。然后以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作为着眼点,以其为例,从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现状、处置模式、处置典型案例以及处置问题四部分内容开展研究。归纳整理了2013年-2019年萧山区经济、金融统计数据,研究宏观经济环境、银行机构控新能力、地方处置平台构建水平与不良贷款处置的相关性,发现萧山区恶劣的宏观环境以及不断新增的不良贷款阻碍了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处置效率;通过资产管理公司整体打包转让是萧山银行业金融机构近几年的主要处置方式,其加快了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处置速度。结合萧山银行业在不良贷款处置中三个典型案例,具体剖析在控制新增不良贷款、改善宏观环境以及引入资产管理公司等处置措施在具体实践中的运用。基于萧山银行业案例,本文从宏观环境、银行方面、企业方面三个层面对不良贷款处置开展理论研究,研究其理论作用机制。进一步比较分析传统处置模式、资产管理公司(AMC)模式、并购重组模式以及资产证券化模式的优、缺点,初步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最优模式须因时因地、综合运用,从宏观环境、银行、企业三个角度总结,即“良好的环境优化不良贷款处置空间,政府推动金融要素整合,银行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力度,企业以最大的诚信投身于风险化解”。在实证分析阶段,通过以全国银行业2014年-2019年度相关数据作为研究样本,对基于萧山银行业案例得出的假设进行描述性分析,并结合多种检验方式进行验证,证明假设成立,即“良好的经济环境对不良贷款处置有促进作用、加快构建处置平台对不良贷款处置有促进作用、新增不良贷款的减少对不良贷款处置有促进作用”,以期将个案结论推广至全国不良贷款处置。最终案例研究、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得到的结论一致,本文提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着重强调因地制宜、全面考虑、多措并举,具体建议为:有效狙击新发不良,巩固不良贷款处置成效;加大失信打击力度,改善不良贷款处置信用环境;构建地方处置平台,拓宽处置渠道;加快金融案件审执,提升处置进程;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处置力度;多措并举困难帮扶,化解债务风险。

胡城滈[6](2021)在《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风险影响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国内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依赖信贷利差的单一盈利模式变得不可持续。因此发展多元化收入结构,提高非利息收入占比,成为商业银行转型方向。中国商业银行在不断探索多元化经营,突破传统商业银行业务界限的过程中,收入结构逐渐形成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征。因此,本文研究商业银行多元化收入结构对风险的影响,能够为金融行业的风险防控和安全稳定提供重要的借鉴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中国35家上市商业银行2012-2019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如何影响风险。首先,对研究国内外银行多元化经营造成绩效、风险影响的相关文献及相关理论进行梳理;其次,对商业银行多元化的发展历程、特征以及风险状况进行分析;然后,采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方法,从多元化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比这两个角度,考察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并讨论了国有、股份制以及城市、农村商业银行的收入结构多元化对各种风险影响的异质性;最后,基于文中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变迁及银行业风险管控的分析,结合实证分析对全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据此对中国商业银行开展多元化经营提出建议。研究结果显示,多元化经营可以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波动性,增加风险调整绩效回报,并且有助于降低流动性风险。同时,虽然不良贷款率会所有上升,但是多元化的经营可以带来的规模扩张和盈利能力增长,使得贷款损失准备和计提拨备金更为充足,有效抵冲了不良贷款攀升带来的影响,从而整体信用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对于破产风险,多元化经营也起到了有效抵御作用。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升,会增加净资产回报的波动性和流动性风险,并导致不良贷款增速高于净资产;同时,也使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更为充裕,一定程度上缓释了信用风险。不同类别的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各种风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多元化经营能够显着降低国有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但不能很好地分散信用风险;对于股份制银行,多元化经营降低了盈利的波动性和信用风险,却不能分散流动性风险,且非利息收入占比的提升会增加其不良贷款率;对于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能够有效缓释流动性风险但会增加信用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会显着增加盈利的波动性,也会增加信用风险,但会缓释流动性风险并增加资本充足率。

姜超[7](2020)在《区域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区域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三个方面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公司现金持有量和商业信用是公司经营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决策对象,探求区域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提高公司在现金持有和商业信用方面的决策效率,还可以为地方政府在促进区域金融行业发展方面提供思路。二者的关系相辅相成。一方面,现金持有量水平会影响公司提供或者接受商业信用的水平,另一方面,公司会因为提供或者接受商业信用而减少或者增加现金持有量水平。在此基础上,公司所在区域的金融发展水平又能对二者的关系产生进一步的影响。本文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分析进行研究,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第一、提供商业信用会减少公司现金持有量,即二者之间存在替代关系。提供商业信用可以增加公司对现金流入的管理效率并且可以通过应收账款抵押贷款来增加公司现金管理的灵活性,减少了公司因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持有的现金量。第二、接受商业信用会增加公司现金持有量,即二者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接受商业信用会增加公司因预防性动机持有的现金量,即公司为了按时偿还商业信用会保有一定的现金持有量以避免债务违约。越高的区域金融发展水平会削弱接受商业信用与公司持有量之间的互补关系。第三、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公司从商业银行获取信贷资金越便利,增加了公司现金管理的灵活性,公司可以更大限度地利用现有现金来把握市场机会进行牟利,进而减少了公司出于预防性和投机性动机的现金持有量。第四、公司产权属性异质的影响方面,不论是提供商业信用还是接受商业信用,国有公司的现金持有量都高于非国有公司。由上述结果得到的启示有:第一、促进商业银行业的发展,商业银行的发展提高了公司获得信贷支持的便利,有利于公司的经营发展。第二、拓宽直接融资渠道,提高公司获得长期资金的能力,减少出现短债长投的风险。第三、优化信用评价体系,完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提高金融市场资金配置效率。第四、公司应该积极获取银行信贷支持,提高自身获取外部资金的能力,并借此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第五、公司应该提升信息披露水平,增加外部投资者和商业银行获得其经营状况与发展前景等信息的便利。

叶梦明[8](2020)在《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而流动性又是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的基础与核心,在―三性‖中占首要地位,是维系商业银行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在2013版本的巴塞尔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规则基础上,中国金融监管部门于2018年年中出台新版流动性监管规则,规定了商业银行流动性资产覆盖率、净稳定流动性资金比例等五个主要流动性风险监管风险指标。然而截止目前,采用新流动性监管框架下的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开展长时期分析的研究较为稀少。本文通过采用流动性覆盖率指标试图深入分析在新流动性监管框架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文章在理论部分介绍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定义、流动性管理的理论及历史沿革、巴塞尔流动性新监管指标以及我国新监管框架对银行业产生的影响。分析了在我国的特殊国情和当前形势下加强商业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图表直观分析和理论分析对流动性风险的各主要影响因素做了分析和假设。实证部分运用面板数据建立分析模型,运用流动性覆盖率作为分析指标,通过―R‖软件对样本银行的流动性水平以及各方面因素对流动性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做了细致的分析,包括商业银行内部特征的微观因素、金融市场环境中观因素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宏观因素,做出了相应结论,最后将结论与假设、一般认知及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做了比较分析,并从结论中提炼出一些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建议。希冀本文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在新的经济形势以及新一套监管指标系统下的流动性管理能有一些借鉴意义。

王毅[9](2020)在《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纵观中国经济发展史,开放与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主题,中国经济走过的历史实践中以开放为起点取得了诸多举世瞩目的历史成就,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回望百余年前,中国本土市场随鸦片战争首次开放,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开始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转型。尽管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和封建政府控制并阻碍了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转型进程,但历史可见的是,旧式钱庄等传统金融机构实现了部分的现代金融转型,并且本土金融业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垄断市场前便出现了现代金融业的雏形——新式银行。从对这段重要的开放历史的研究中发现,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被动的开放环境中展现了积极、主动转型的一面,在近代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中占有一席之地。以史为鉴,1840-1927年间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呈现的强大生命力和内生性动力值得被历史铭记并为当前中国本土银行业在深化开放环境中提供借鉴。在经历战乱、新中国计划经济建设后,1978年,改革开放再次打开了中国封闭市场的大门,与1840年不同的是,这一次的市场开放是中国自己选择的主动开放。中国金融市场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扩大开放程度,同时,中国本土银行业在开放环境中加强自身改革、完善内部结构,从大一统的银行体制出发,通过渐进式增量改革,最终建立了较为完备的本土银行业格局。伴随中国金融市场开放规模不断扩大,在外部竞争压力下,本土银行业在竞争与学习中稳步发展,本土银行机构职能逐步清晰,银行实力和竞争力显着提升,当前扩大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银行部门参与竞争夯实基础。以史为鉴,回顾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部门的发展实例,银行这一经济部门窗口展现了包括又不限于金融业发展中的“中国道路”、“中国案例”的成功之处,同样成为今后中国本土及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机构参与国际竞争中可以借鉴的历史蓝本。回顾并专门研究近代1840-1927年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两个阶段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在开放条件下的发展历史,最重要的意义是挖掘其中涵盖的发展规律和理论价值,以为当下借鉴。就当前中国本土银行部门面临的发展环境而言,2016年中国入世15年缓冲期结束后,在西方国家对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全面否定的冲击下,经济发展的外部不利因素不断影响着中国经济、金融的发展。特别是自2017年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美国优先”战略的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政策引起中美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中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上升,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发展出现频繁波动。在世界政治和经济的全新格局中,中国坚持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对内统筹改革,对外深化开放。2018年博鳌亚洲论坛上宣布中国金融开放的12条具体举措;2019年,国务院再次出台进一步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11条措施,标志着中国金融开放进入快车道。在新一轮开放和发展战略中,如何正确把握中国银行部门的发展方向是当前中国银行业变革中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一方面需要我们借鉴全球先进理念革新思维,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地深入回顾并总结中国金融发展实践中的历史经验。“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在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实践中获取、总结发展经验,以史为鉴,无疑对深化开放背景下中国本土银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上讲,金融开放对一国或地区特别是金融发展落后的国家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金融开放能够带给本国相对廉价的国际资本,改善一国投资结构,优化金融结构,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实体经济的发展。因而,金融开放往往成为发展中国家金融转型的开端,落后国家的金融部门纷纷走上变革之路。然而,落后国家金融部门往往容易在金融开放中脱离本土实际,在西方国家的牵制中走上“依附他人”的发展之路。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的“金融自由化”理论成为发展中国家解决金融抑制问题的主要手段,但在多国或地区的实践中看,西方国家的金融发展理念并不具备普适性,大多数发展中金融改革最终因金融危机被迫暂停或永久性搁浅。2008年,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发展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这使得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开始重新审视金融开放以及新古典主义的自由放任发展策略。以往实践经验带来的反思是,在金融开放背景下,究竟怎样的发展路径能够帮助发展中国家金融部门实现“追赶”?中国作为金融后发国家的“试验场”,其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历史具有怎样的特征?中国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案例能够为未来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怎样全新的理论借鉴?为此,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回顾历史,结合实证研究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这一命题进行科学阐述。为了实现这一命题研究的严谨性和科学性,本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思路展开,以历史视角对中国自近代以来两时段金融开放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在理论分析和历史阐述后,结合实证分析方法验证本文在中国案例研究中总结出的相关历史经验以及提出的相关结论,最后在以史为鉴基础上提出发展展望。依照这样的分析思路,本文主要设置以下6章内容:在文章第一部分(包括第1章)介绍本文写作的现实背景和理论背景,在写作背景基础上介绍文章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同时,引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结构安排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包括第2章、第3章、第4章)。其中,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并且在对已有成果进行评述的基础之上指出已有研究仍存问题或漏洞,提出进一步研究的空间。第三章介绍近代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变迁历程,以市场开放为起点,分析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在华银行对本土金融业的资本侵略事实以及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通过对近代开放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历史的回顾,对近代时期被动市场开放条件下本土金融业的发展作以总结。第四章对中国金融开放的第二个关键时期,即改革开放后金融市场开放进行理论分析,从中央银行职能的建立和完善,体制内银行部门的发展以及体制外本土银行业的创立分别进行讨论。根据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分析,在市场开放的不同阶段对本土银行体系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本文认为,通过对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这一主题进行理论分析,在中国案例两时段的纵向比较中可知,开放背景下本土金融部门的发展应当以本土特征和本土优势为基础,实施适应本土结构的发展战略;而市场开放的态度将直接决定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转型的彻底性,在这一方面,历史发展的案例已经给出答案。同时,历史地印证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本土银行业变革的成功,即坚持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第三部分(包括第5、6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部分,这一部分以近代被动开放和改革开放后主动开放两时段分别进行金融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之间的实证研究。第五章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对影响近代时期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因素进行整合、验证。第六章利用面板回归模型和动态面板模型对主动开放下本土银行业的发展进行分析。第四部分(包括第7章)基于前面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对中国金融开放两时段的发展历史经验及教训进行总结。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史为鉴,提出对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进一步发展的启示。本文历史地梳理了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脉络,对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经验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经济学方法对发展规律进行科学阐述。肯定了中国两时段开放背景下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以本土结构为基础,以开放学习结合本土优势进行渐进式发展的成功经验以及内生性发展动力的关键作用,这一历史经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给出有别于其他视角的发展建议,对当前及未来中国银行业开放发展和其他发展中国家银行部门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邹然[10](2020)在《以G银行为例的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票据业务是指银行业按照相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进行的票据开立、转移及支付进行的经营活动,它包括票据承兑、贴现、转贴现及抵押贷款等业务。票据业务目前是银行业的重要资产业务,也可以说是一项传统资产业务,它体现了银行和企业的信用结合。国家通过支持银行、企业进行票据业务,促进信用体系建立,支持信用票据化,同时也通过信用风险管理等,促进市场经济发展,促进资金流通及实体经济发展。本文对票据业务发展及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现状及风险进行分析,并以G银行为例分析风险发生的原因并给出相关规避建议。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进行分析研究,第一部分是本文绪论,在这一章节主要是描述本文写作的背景及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国内外票据业务发展状态及研究归纳,通过翻阅各类文献纵使,对国内外票据业务特点、发展动态、票据发展价值及风险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向读者呈现出票据业务发展情况及研究情况;第三部分主要围绕商业银行开展票据进行整体观察,包括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票据市场状况及环境,以及我国目前银行票据交易情况,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所遇到的票据风险进行分类阐述;第四部分是选取国内某G银行对其票据业务开展情况,自身实际风险现状进行调研;第五部分是针对G银行的风险调研情况给出相关改进建议;最后是全文总结,整体归纳出银行票据业务发展建议及展望。

二、浙江银行业发展展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银行业发展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范围与研究对象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4 研究意义
        1.4.1 理论意义
        1.4.2 现实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1.7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银行业与保险业作用关系的相关研究
        2.1.1 银行业与保险业间竞争合作关系的研究
        2.1.2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网络协同研究
        2.1.3 文献评述
    2.2 银保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路径相关研究
        2.2.1 银行业高质量绩效的影响关系研究
        2.2.2 银保融合路径的门槛效应研究
        2.2.3 文献评述
    2.3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监管政策的相关研究
        2.3.1 银保融合发展收益风险的研究
        2.3.2 面向风险收益的银保融合发展监管政策的研究
        2.3.3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
    3.1 银行业与保险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实践
        3.1.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混业经营
        3.1.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及定位
    3.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的共生关系分析
        3.2.1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融合发展主体
        3.2.2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特征
        3.2.3 银行业与保险业的共生关系分析
        3.2.4 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共生机理分析框架
    3.3 银保融合发展主体间演化效应分析
        3.3.1 银保融合发展两种群Lotka-Volterra模型构建
        3.3.2 银保融合发展系统平衡点、稳定性分析
    3.4 银保融合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协同效应分析
        3.4.1 银保融合发展共生系统的熵变过程
        3.4.2 考虑系统熵变的Lotka-Volterra模型改进及系统稳定性分析
    3.5 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的共生框架分析
        3.5.1 符合我国现阶段需求的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共生框架构建
        3.5.2 银保融合发展生态系统主体间作用及共生关系演化
        3.5.3 银保融合生态系统发展质量提升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银保融合视角下的银行业动态网络绩效分析
    4.1 银行业高质量绩效的机理分析及模型选择
        4.1.1 银行业高质量生态系统的设定
        4.1.2 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模型的构建
    4.2 基于动态网络SBM模型的银行高质量绩效的测度
        4.2.1 银行高质量发展绩效指标体系构建
        4.2.2 银行高质量发展阶段绩效的比较分析
    4.3 基于DN-MALMQUIST模型的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度
        4.3.1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阶段分析
        4.3.2 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与阶段分析
    4.4 银行业高质量动态网络绩效的对比分析
        4.4.1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整体绩效对比分析
        4.4.2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筹资阶段绩效对比分析
        4.4.3 银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运营阶段绩效对比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1 银保融合路径门槛模型的选择
        5.1.1 银保融合路径影响机理分析
        5.1.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的模型设定
    5.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影响因素的选取
        5.2.1 样本与数据选取
        5.2.2 变量的设定与说明
    5.3 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3.1 资本积累视角下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3.2 运营能力视角下银保融合总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4 银保融合分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4.1 银保融合筹资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4.2 银保融合运营阶段路径的设计与优化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的应对策略分析
    6.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影响银行绩效的机理分析
        6.1.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选择对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6.1.2 银保融合发展中监管政策对银行绩效影响的机理分析
    6.2 研究设计
        6.2.1 模型选择
        6.2.2 变量选取与说明
        6.2.3 模型设定
        6.2.4 数据来源
    6.3 实证分析与结果讨论
        6.3.1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银行业应对策略选择
        6.3.2 银保融合发展路径下监管部门应对策略选择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门槛模型STATA代码
附录 B 固定效应模型STATA代码
附录 C 银行高质量绩效数据结果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证券与银行业员工工资差异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行业工资差距的文献综述
    2.2 金融业工资结构的文献综述
    2.3 人力资源管理的文献综述
3 理论分析
    3.1 工资结构理论
    3.2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4 变量说明
    4.1 样本说明
    4.2 因变量
        4.2.1 平均工资水平
        4.2.2 绩效
    4.3 自变量
        4.3.1 受教育水平
        4.3.2 所有制
        4.3.3 规模
        4.3.4 市场势力
5 实证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
    5.2 构建模型
    5.3 结果分析
    5.4 绩效机制
    5.5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与展望
    6.1 建议
    6.2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3)沪深上市银行员工人力成本对绩效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的内容
        1.2.2 研究的方法
    1.3 研究不足与可能创新点
        1.3.1 研究不足之处
        1.3.2 文章可能创新点
2 理论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问题
        2.1.2 人力资本理论
        2.1.3 激励理论下的绩效提升
    2.2 文献综述
        2.2.1 国外的相关文献
        2.2.2 国内相关文献
    2.3 文献与理论评述
        2.3.1 文献评述
        2.3.2 理论总结
3 沪深上市银行员工人力成本与经营绩效概况
    3.1 银行人力成本的基本概念
        3.1.1 人力成本的分类
        3.1.2 人力成本的构成
        3.1.3 银行人力成本
    3.2 我国沪深上市银行人力成本情况分析
        3.2.1 高管薪酬之间差异较大
        3.2.2 不同性质银行之间员工数量差异巨大
        3.2.3 员工平均薪酬普遍较高
    3.3 我国沪深上市银行经营绩效现状分析
        3.3.1 银行之间绩效差异较大
        3.3.2 上市银行整体绩效不断下降
        3.3.3 2015 年限薪令执行首年国有银行绩效下降较明显
4 沪深上市银行员工人力成本对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变量设定与数据说明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设定
        4.2.3 描述性统计
        4.2.4 相关系数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4.3 模型构建以及回归分析
        4.3.1 模型构建
        4.3.2 回归结果
    4.4 实证分析结果
        4.4.1 沪深上市银行员工总体薪酬与经营绩效呈负向影响
        4.4.2 沪深上市银行高管薪酬与经营绩效呈正向影响
        4.4.3 沪深上市银行员工流动与经营绩效呈正向影响
        4.4.4 沪深上市银行薪酬分配不均对于经营绩效为较小的负向影响
5 M银行杭州分行人力成本与经营绩效案例分析
    5.1 M银行杭州分行简介
        5.1.1 M银行杭州分行发展概况
        5.1.2 M银行杭州分行组织架构
        5.1.3 M银行杭州分行经营现状
    5.2 M银行杭州分行人力资源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5.2.1 招聘人员结构欠佳,人力成本较高
        5.2.2 干部流失率高
        5.2.3 队伍专业能力较弱,干部队伍青黄不接
    5.3 M银行杭州分行采取的措施
        5.3.1 加强优秀人才的招聘力度
        5.3.2 打造“一纵一横”培养员工队伍
        5.3.3 强化培训给队伍赋能
        5.3.4 加强干部选拔培养及打造力度
        5.3.5 精简机构,加强人员结构调整
    5.4 M银行杭州分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取得的成果
        5.4.1 校园招聘重点发力,名校理工科占比显着提高
        5.4.2 员工离职率持续下降,人员凝聚力进一步加强
        5.4.3 培训赋能结硕果,队伍专业能力提升
        5.4.4 干部严选优选,深入执行“能上能下”机制
        5.4.5 银行降本增效效果初显
6 结论对策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相关建议
        6.2.1 关注行业宏观环境变化
        6.2.2 降本增效,避免盲目扩张
        6.2.3 积极培养优质员工,提升高水平员工比例
        6.2.4 全局布局,挖掘行业人才
        6.2.5 激励时注重公平原则
        6.2.6 避免“大锅饭”现象发生,提倡员工合理流动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4)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创新与不足
        1.3.1 创新点
        1.3.2 不足之处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1.1 贷款集中的概念和原因
        2.1.2 贷款集中对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
    2.2 国内文献综述
        2.2.1 贷款集中的原因和测算方法
        2.2.2 贷款集中对银行风险的影响
        2.2.3 贷款集中对银行收益的影响
    2.3 文献评述
3 贷款集中度概念、测度及原因分析
    3.1 概念界定
        3.1.1 客户集中度
        3.1.2 行业集中度
        3.1.3 地区集中度
    3.2 测量方法
    3.3 信贷集中度现状分析
    3.4 银行贷款集中形成原因分析
        3.4.1 行政后遗症
        3.4.2 逐利性
        3.4.3 羊群效应
        3.4.4 内部治理结构
        3.4.5 信贷考核机制
        3.4.6 委托代理问题
4 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理论分析
    4.1 银行经营理论
        4.1.1 资产组合管理理论
        4.1.2 信息不对称理论
        4.1.3 行为金融理论
    4.2 对盈利能力的影响
        4.2.1 提高客户整体质量
        4.2.2 提高银行的专业性
        4.2.3 有助于培育客户
        4.2.4 控制业务经营成本
        4.2.5 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
    4.3 对信贷风险的影响
        4.3.1 信贷风险积聚
        4.3.2 非理性模仿
        4.3.3 机会成本高昂
        4.3.4 丧失信贷主动性
        4.3.5 周期性危机
        4.3.6 内部治理风险
    4.4 小结
5 信贷集中度对银行收益和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变量与指标的选择与说明
        5.1.1 核心解释变量
        5.1.2 被解释变量
        5.1.3 控制变量
    5.2 统计性描述
    5.3 模型建立与选择
        5.3.1 模型建立
        5.3.2 模型选择
    5.4 客户集中度的实证结果
        5.4.1 客户集中度对收益的影响
        5.4.2 客户集中度对风险的影响
    5.5 行业集中度的实证结果
        5.5.1 行业集中度对收益的影响
        5.5.2 行业集中度对风险的影响
    5.6 稳健性检验
6 结论、建议与展望
    6.1 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强化对信贷集中度的逆周期监管
        6.2.2 创新信贷考核机制
        6.2.3 设置多层次信贷集中度的监管指标
        6.2.4 关注产业结构竞争状态
        6.2.5 重视市场化因素
        6.2.6 建立健全差异化的监管机制
    6.3 展望
参考文献

(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研究 ——以萧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框架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不良贷款的相关研究
        2.1.1 不良贷款的分类
        2.1.2 不良贷款形成的理论
        2.1.3 不良贷款形成的影响因素
    2.2 不良贷款处置研究
        2.2.1 国外学者关于不良贷款处置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学者关于不良贷款处置的几种模式
    2.3 文献述评
3 案例研究
    3.1 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概况及选取案例依据
        3.1.1 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情况简介
        3.1.2 案例选择原因
    3.2 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情况研究
        3.2.1 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的宏观环境情况
        3.2.2 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的控新情况
        3.2.3 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处置方式分析
    3.3 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研究
        3.3.1 宏观环境层面
        3.3.2 银行(借款人)层面
        3.3.3 企业(贷款人)层面
    3.4 典型案例
        3.4.1 案例一:行业发展呈劣势,成功转型找生机
        3.4.2 案例二:成功隔断担保链、避免一轮新发不良
        3.4.3 案例三:引入资产管理公司,企业成功破产重组
        3.4.4 小结
    3.5 萧山银行业不良贷款处置存在问题
        3.5.1 经济增势疲软影响处置进度
        3.5.2 不良贷款反弹影响处置成效
        3.5.3 处置方式瓶颈影响处置效果
    3.6 案例小结
4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理论研究
    4.1 理论基础
        4.1.1 博弈理论
        4.1.2 梯形模糊决策理论
        4.1.3 资产证券化理论
    4.2 理论分析
        4.2.1 宏观因素方面
        4.2.2 银行(贷款人)方面
        4.2.3 企业(借款人)方面
    4.3 处置模式探索
        4.3.1 传统处置模式
        4.3.2 资产管理公司(AMC)模式
        4.3.3 并购重组模式
        4.3.4 资产证券化模式
        4.3.5 小结
5 实证分析
    5.1 模型构建
        5.1.1 研究假设提出
        5.1.2 主要变量定义和度量
        5.1.3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 经济环境、处置平台构建水平和控新水平对不良贷款影响的实证分析
        5.2.1 相关性分析
        5.2.2 拟合度检验
        5.2.3 多重共线性检验
        5.2.4 稳健性检验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的对策建议
        6.2.1 有效阻击新发不良,巩固处置成效
        6.2.2 加大失信打击力度,改善处置环境
        6.2.3 构建地方处置平台,拓宽处置渠道
        6.2.4 加快金融案件审执,提升处置进程
        6.2.5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加大处置力度
        6.2.6 多措并举困难帮扶,化解债务风险
    6.3 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6)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风险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框架及方法
        1.3.1 本文的研究框架
        1.3.2 本文的研究方法
    1.4 创新与不足
        1.4.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分析
    2.1 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与风险文献综述
        2.1.1 国内外商业银行多元化收入与绩效研究现状评述
        2.1.2 国内外商业银行多元化收入与风险研究现状评述
        2.1.3 文献评述
    2.2 相关理论借鉴
        2.2.1 资产组合理论
        2.2.2 范围经济理论
        2.2.3 多元化经营理论
    2.3 商业银行多元化与风险的理论分析
        2.3.1 基于资产组合理论的视角
        2.3.2 基于范围经济理论的视角
        2.3.3 基于多元化理论的视角
3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的特征与风险分析
    3.1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的发展阶段
    3.2 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收入发展和现状
    3.3 利息收入与非利息收入相关性分析
    3.4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4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风险影响的实证分析
    4.1 数据来源和变量的选择
        4.1.1 数据来源
        4.1.2 变量选择
    4.2 模型构建
    4.3 变量描述性统计
    4.4 模型估算结果和分析
        4.4.1 非利息收入占比、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风险调整绩效影响
        4.4.2 非利息收入占比、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
        4.4.3 非利息收入占比、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影响
        4.4.4 非利息收入占比、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影响
        4.4.5 非利息收入占比、收入多元化对商业银行破产风险影响
    4.5 实证结论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建议
    5.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7)区域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文献分析
        1.3.2 实证研究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1.4.1 主要内容
        1.4.2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区域金融发展的相关研究
        2.1.1 区域金融发展的度量
        2.1.2 区域金融发展、商业信用和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
    2.2 关于商业信用的相关研究
        2.2.1 商业信用产生的原因
        2.2.2 商业信用的作用
    2.3 关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的相关研究
        2.3.1 公司现金持有量产生的原因
        2.3.2 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影响因素
    2.4 文献述评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说
    3.1 提供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关系
    3.2 接受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的关系
    3.3 区域金融发展对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之间关系的作用
4 研究设计
    4.1 模型与变量
        4.1.1 模型的设定与说明
        4.1.2 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4.2 数据与样本说明
    4.3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相关分析
5 实证分析
    5.1 模型的筛选与检验
    5.2 商业信用对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的影响分析
        5.2.1 提供商业信用对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的影响
        5.2.2 接受商业信用对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的影响
    5.3 区域金融发展对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的影响分析
    5.4 产权属性对区域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关系的影响分析
        5.4.1 产权属性对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关系的影响
        5.4.2 产权属性对区域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关系的影响
    5.5 稳健性检验
        5.5.1 调整控制变量
        5.5.2 改变计量方法
        5.5.3 替换被解释变量
        5.5.4 考虑模型内生性问题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6.2.1 金融发展方面
        6.2.2 公司治理方面
    6.3 研究局限与展望
        6.3.1 研究局限
        6.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8)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2.1 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2.1.1 有关流动性风险形成原因的研究
        2.1.2 有关流动性风险可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2.1.3 流动性风险衡量与管理的研究
    2.2 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2.1 有关流动性风险形成原因的研究
        2.2.2 有关流动性风险可能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2.2.3 有关流动性风险的衡量以及管理方面的研究
    2.3 对国内外有关流动性风险研究文献的简要评述
3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理论及实践
    3.1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和流动性风险
    3.2 流动性风险产生的原因
        3.2.1 由资产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3.2.2 由负债方引起的流动性风险
        3.2.3 其他成因
    3.3 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管的历史
    3.4 流动性风险管理面临的现实
    3.5 巴塞尔新流动性监管规则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新挑战。
        3.5.1 巴塞尔III框架下的流动性风险监管体系介绍
        3.5.2 巴塞尔III新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挑战和影响
        3.5.3 当前环境下加强我国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4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4.1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形成机制探析
    4.2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
5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5.1 模型选择
    5.2 变量选择、样本与数据
        5.2.1 变量选择
        5.2.2 样本与数据
    5.3 模型设定及假设
    5.4 实证检验
    5.5 实证结果分析
6 政策建议、不足与展望
    6.1 结论及政策建议
        6.1.1 商业银行自身层面
        6.1.2 监管层面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9)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思路、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1.3.3 研究方法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1.4.1 主要创新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基础理论与相关文献评述
    2.1 概念界定
        2.1.1 对金融开放的理解
        2.1.2 对中国金融开放阶段的历史界定
        2.1.3 对被动开放和主动开放的理解
        2.1.4 对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界定
        2.1.5 对发展的理解
    2.2 理论基础
        2.2.1 内生增长理论
        2.2.2 自组织理论
        2.2.3 理论基础的适用性分析
    2.3 相关文献评述
        2.3.1 市场开放对中国金融业发展的影响
        2.3.2 1840-1927年间中国本土金融机构的发展
        2.3.3 1978年后中国本土银行业发展
        2.3.4 对现有文献的评价
第3章 被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840-1927年)
    3.1 五口通商与近代金融市场被动开放
    3.2 被动开放条件下外国银行对华资本牵制
        3.2.1 外国在华银行市场进入及市场垄断
        3.2.2 外国在华银行对旧式金融机构的资本牵制
        3.2.3 中外金融机构互动实质:资本侵略
    3.3 旧式金融机构的历史沉浮
        3.3.1 本土钱庄的近代化转型
        3.3.2 本土票号的时代衰落
    3.4 现代银行业的曲折探索
        3.4.1 发展背景:外商银行干涉与封建势力阻挠
        3.4.2 “官护”银行兴起阶段
        3.4.3 华资银行新设阶段
        3.4.4 本土银行业联合发展阶段
    3.5 历史价值评价
第4章 主动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1978年改革开放后)
    4.1 改革开放与中国金融市场主动开放
    4.2 市场开放与中国银行业“顶层设计”(1978-2001年)
        4.2.1 “开大门”的金融开放
        4.2.2 建立中央银行制度
        4.2.3 探索国有银行改革
        4.2.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搭建二级银行体系
    4.3 扩大对外开放后中国银行业改革的深化调整(2001-2008年)
        4.3.1 全面对外开放
        4.3.2 准确定义中央银行地位
        4.3.3 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
        4.3.4 “准体制外”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化改革
        4.3.5 发展城市商业银行
        4.3.6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本土银行业增量改革
    4.4 后危机时代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多元化布局(2008年后)
        4.4.1 中国银行业“走进”国际视野
        4.4.2 中央银行制度完善
        4.4.3 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发展
        4.4.4 从微观主体发展到宏观格局构建:建立多元银行体系
    4.5 历史价值评价
第5章 被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分析背景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研究对象
        5.2.3 探索性因子分析
    5.3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与中介效应检验
        5.3.1 研究假设
        5.3.2 研究方法介绍
        5.3.3 样本的基本特征与相关性分析
        5.3.4 验证性因子分析
        5.3.5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5.3.6 中介效应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主动开放与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证分析
    6.1 变量介绍及数据来源
        6.1.1 数据来源
        6.1.2 研究模型介绍
        6.1.3 变量介绍
        6.1.4 变量基本统计量
        6.1.5 共线性和相关性检验
    6.2 主动开放影响实证分析
        6.2.1 全样本分析
        6.2.2 第二阶段分析
        6.2.3 第三阶段分析
    6.3 不同银行异质性影响分析
        6.3.1 国有控股大型商业银行
        6.3.2 股份制商业银行
        6.3.3 城市商业银行
        6.3.4 农村商业银行
    6.4 稳健性检验
    6.5 内生性检验
    6.6 本章小结
        6.6.1 全样本影响结论
        6.6.2 不同阶段影响结论
        6.6.3 不同类型银行影响结论
第7章 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的逻辑、特征、经验及启示
    7.1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逻辑
        7.1.1 历史的变迁:两次金融开放的变迁递进
        7.1.2 政策(环境)的变迁:不同政策效能的变迁差异
        7.1.3 理念的变迁:金融机构变迁发生的关键
    7.2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特征
        7.2.1 以金融开放作为发展起点
        7.2.2 以渐进式改革作为发展思路
        7.2.3 以个体发展带动整体变革
        7.2.4 以增量改革促进存量改革
        7.2.5 以机构改革和功能完善协调推进机构发展
    7.3 金融开放条件下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发展经验
        7.3.1 以发挥本土优势为导向
        7.3.2 在开放学习中坚持本土适应性
        7.3.3 发挥主体的内生性带动作用
        7.3.4 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动力
        7.3.5 坚持发展的与时俱进
        7.3.6 结合宏观调控与微观主体能动性
    7.4 新一轮金融开放背景下本土银行部门发展启示
        7.4.1 立足国情:保持对外开放与国家战略的一致性
        7.4.2 依托本土:激发本土银行部门发展的自觉能动性
        7.4.3 政府定位:完善金融开放中的政府作用
        7.4.4 以史为鉴:推广金融发展实践和理论的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表
致谢

(10)以G银行为例的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2.1 研究方法
        1.2.2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3 论文框架
2 国内外票据业务发展状态及研究归纳
    2.1 国内外票据业务发展情况
        2.1.1 国内外票据业务特点
        2.1.2 国内外票据业务发展动态
    2.2 票据业务价值及风险研究归纳
        2.2.1 票据业务价值研究
        2.2.2 票据业务风险研究
3 我国银行票据业务现状及风险
    3.1 银行票据业务环境及现状
        3.1.1 当前银行票据业务市场环境不容乐观
        3.1.2 银行票据业务交易情况企稳
    3.2 当前银行票据业务风险凸显
        3.2.1 银行票据业务市场风险
        3.2.2 银行票据业务信用风险
        3.2.3 银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
4 G银行票据业务及风险管理情况
    4.1 G银行票据业务开展情况
    4.2 G银行票据业务风险及管理现状
        4.2.1 G银行票据业务市场风险
        4.2.2 G银行票据业务信用风险
        4.2.3 G银行票据业务操作风险
5 G银行票据业务风险测算及建议
    5.1 应用VAR模型规避G银行票据业务市场风险
    5.2 以经济资本管理应对G银行票据业务信用风险
    5.3 加强G银行票据业务操作规范管理
6 银行票据业务建议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浙江银行业发展展望(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银行业与保险业融合发展机理与路径优化研究[D]. 魏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证券与银行业员工工资差异及绩效研究[D]. 邓晔菁. 浙江大学, 2021(09)
  • [3]沪深上市银行员工人力成本对绩效影响研究[D]. 范赟. 浙江大学, 2021(09)
  • [4]信贷集中度对商业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影响[D]. 邵倩倩. 浙江大学, 2021(09)
  • [5]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研究 ——以萧山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例[D]. 余姣. 浙江大学, 2021(09)
  • [6]商业银行收入结构多元化对风险影响研究[D]. 胡城滈. 浙江大学, 2021(01)
  • [7]区域金融发展、商业信用与公司现金持有量行为[D]. 姜超. 浙江大学, 2020(02)
  • [8]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D]. 叶梦明. 浙江大学, 2020(02)
  • [9]金融开放与中国本土存款性金融机构的发展[D]. 王毅. 吉林大学, 2020(01)
  • [10]以G银行为例的银行票据业务风险研究[D]. 邹然. 浙江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浙江银行业发展前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