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考_中华传统美德论文

关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华民族论文,传统美德论文,弘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我国古代社会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是世界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则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凝聚力所在。自古以来我国传统道德的精华浩如烟海,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是“和”,即讲求人际关系的和谐、统一、协调,倡导“仁爱孝悌”、“诚信好礼”的人际规范。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特别是儒家道德强调人在实现自我时,也应尊重他人自我实现的愿望,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强调“修己以安人”。这就使个体超越自我而指向对群体的认同。因此,道德上的完善最终是为了实现社会价值(群体的稳定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同”境界,就是一个“和”字,一个“公”字。如果没有人际和谐,都是你争我夺,就不会有克己奉公,也就不会有大同的理想境界。中国古代传统道德的许多具体规范,如诚信、孝、悌、仁义礼智、律己修身、以义制利、天下为公、自强不息等等,也都是以人际和谐为最终伦理目的的。而传统思想中涉及道德问题的义利之辩、德力之辩、群己之辩、王霸之辩,无一不是强调矛盾的和谐统一。只是在矛盾对立而无法实现其统一时,仁义、道德、群体、王道才作为主导的价值趋向显示其作用。

(二)优秀的伦理道德思想。儒家“仁”的思想具有广泛的内容,包括人的存在、发展、价值的实现。仁即二个人,说明人只有在人的关系中存在、发展、实现社会的功用。它富有整体精神,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提倡“见利思义”、“先义后利”的价值取向;强调人格力量,提倡“先人后己,推己及人”的互助精神;对他人要有爱人之心,施惠于人。有“仁”的思想,才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才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才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心境。仁者心怀天上天下,自己的小我融在国家民族利益之中,大公无私,“发愤忘食、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三)坚贞的民族气节。中华民族向来以坚贞的民族气节著称于世界。诸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理想人格和英雄气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和独立人格等等,都是我们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孔子之“君子固穷”,王勃之“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文天祥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秋谨之“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这些都是中国人在艰难困苦、情势险恶中所体现出来的浩然正气。

(四)优良的道德品质。中国文化绵绵流长,洗炼了多少优良的道德品质。“居处恭,执事敬,人与忠”,“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等都是中国文化所要求人具有的品质。见义勇为、礼让、敬业、诚实、果断、干练、节俭、温良、宽恕等优秀品质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道德规范的结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壮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公德准则,“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的物欲观等等,都倍受炎黄子孙的推崇,成了源远流长、影响广泛,至今仍对海内外中华儿女起激励作用的精神遗产。

(五)正确的道德修养方法。儒家偏重于士大夫的个人修养,由格物、承知、诚知、正意、修身,到齐家、治国、齐天下,由人格的修养到人格的张扬,实现社会稳定与繁荣。虽然有空想的成份,但其中个人修养的方法却值得我们借鉴。孔子主张通过自我省察、自我克制提高道德修养。“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孟子强调要磨炼人的意志,“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要求人保持思想上的警惕,处于“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状态。特别是在道德修养上提出“慎独”,即“莫见乎隐,莫显乎微”。从小处着眼,防微杜渐,积小德而成大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强调个人要自觉地克制自己的各种欲望,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反省自己哪些行为超越了“礼”的规范,从而唤起和培养人的道德自觉,通过修身自省,达到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境界的道德人格。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国思想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中华民族道德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强大凝聚力,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民族心理有着巨大的影响。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善于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精神文明的优秀成果,才能创造同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能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营养。因此,我们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植根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了人类道德的普遍性原则,所以具有很强的继承性。事实上,在漫长的历史变革中,这些传统美德没有被割断、抛弃,而是不断地充实、发展,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现在致力于建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当代最高的人类精神文明,必然地反映和包括了人类道德的普遍性原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在人类道德的普遍性原则、在我国传统美德的基础上,进而提出社会主义时代的更高的新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提倡的东西都可以在中国传统美德中找到渊源。没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石,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

(二)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们要实行改革开放,就必须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西方近现代伦理思想文化的优秀成果。然而,我们只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才能保持和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对外来文化的消化力,强化对西方的腐朽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侵袭的免疫力。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是为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的而实行的现代化。从根本上而言,我们的现代化既包括物质方面的现代化,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现代化,更必须保持和发扬强大的精神力量,包括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不可少的重要的精神力量。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必须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态度。对于中国传统道德,我们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继承。全盘否定势必导致历史虚无主义;全盘继承势必导致复古主义。这两种倾向都是错误的。

(一)要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的原则。任何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都是以不同的文化道德传统和价值观念作为指导的。每个不同的民族,都有与其他国家不同的传统文化,任何一个人都要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包括传统道德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哺育和影响。传统文化包括传统伦理道德,是积淀在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里的,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制约和影响着人们的现实生活。一个着眼于未来、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不会忘记自己的历史,更不会抛弃本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因此,在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但是,这种继承,是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下有分析、有判断、有鉴别、有选择的继承,是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原则的继承。毋庸讳言,中国传统道德具有鲜明的矛质性和两重性。它既有民主性的精华,又有封建性的糟粕;既有积极、进步、革新的一面,又有消极、保守、落后的一面。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精华与糟粕又互相结合,良莠混杂。社会主义道德必须植根于民族的传统道德。社会主义道德对传统道德并不是简单肯定或否定,而是弃糟取精。尽管传统道德中含有其时代的、阶级的局限性的内容,但又有其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可继承的内容。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吸收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精华,仍然有其重要的社会价值和道德意义。当然,对于那些宣扬封建等级观念的糟粕,则要一概予以摒弃。此外,我国传统道德中还有一些内容是瑕瑜互见,精华与糟粕并存。对这类内容,需要我们精心地加以琢磨切磋,引导人们择善行之,择优倡之,抛弃和淘汰不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内容。

(二)要坚持古为今用、综合创新的原则。“古为今用”是强调批判继承中华民族道德传统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有关伦理道德问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环境。因此,对传统道德中的美德需要弘扬,但也不能照搬照用。因为文化传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渗透着当时社会的特征,体现当时社会的要求,与新的时代有着漫长的时空差距,必须对其诠释,赋予新的时代内容,挖掘其现代价值使之与现代化融合,才能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生命力。对传统美德进行现代诠释,是使传统美德与现代意识接轨、融合的有效途径。例如墨家提倡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思想,其本来意义是不畏劳苦,不顾身体,舍身救世。今天,我们完全可以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所要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无私奉献精神来进行诠释,以激励人们自觉接受磨练,培育坚强的意志,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综合创新”是强调在吸收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时,要注意进行一种“综合”和“创新”的工作。一方面,对中国历史上诸子百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要择各家之精华,加以分析、鉴别、取舍和改造,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例如,我们可以对孟子提出的“仁、义、礼、智”进行改造,赋予它新的内涵。“仁”即团结友爱,助人为乐;“义”即见利思义,见义勇为;“礼”即文明礼貌,谦恭礼让;“智”即热爱科学,追求真知。另一方面,还要对全人类的伦理道德遗产进行整理、对比和鉴别,并善于吸取其中有益的东西,同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加以综合,以创造出先进的精神文明。例如,关于环境保护问题,西方发达国家对环保非常重视,“绿色和平组织”在西方各国影响很大。其实,我们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就有不少有关人和天(自然)关系的论述,重视这方面论述的整理和诠释可以增强我国环保宣传的民族特色,提高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

(三)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层次性原则。江泽民主席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同时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样要坚持这一层次性原则,把提倡共产主义思想道德的先进性要求和实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

标签:;  ;  ;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思考_中华传统美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