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游长胜,林华强,周清霞,张晓丹

游长胜 林华强 周清霞 张晓丹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新会医院 广东 江门 529100)

【摘要】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肌苷、肝泰乐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和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27/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由于抗结核药物所引发的肝炎患者来说,主要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治疗成效性高,而且经临床试验患者的肝功能以及身体症状均得到显著的变化,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多烯磷脂酰胆碱;抗结核药物;药物性肝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4-0369-02

临床上,抗结核药物数量众多,而且各类药物在治疗成效上以及使用后的副作用都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比如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对肝脏的损伤程度较严重,若使用不合理的话会产生一定的毒性,对患者的肝脏造成一定的伤害。在对抗结核患者进行治疗中我们发现有的患者会对药物产生过敏反应,引发其他病症现象的发生,使得正常的治疗被中止,甚至会延误患者的病情,针对于此怎样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抗结核药物所带来的一些副作用,给患者创设一个安全、有效的治疗氛围,是医护人员所应关注的一个焦点话题[1]。现对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患者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7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患者;男性39例,女性31例;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2.6±7.2)岁;其中肝细胞型56例,肝内胆汁淤积型12例,混合型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给予肌苷、肝泰乐和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和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类型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在对所有的患者进行治疗前要确保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使用抗结核类相关药物,给予患者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C药物,为身体补充一定的营养与能量。对观察组的患者来说可给予一定量的肌酐、肝泰乐、门冬氨酸钾镁与浓度适当的葡萄糖注射液进行充分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只给予一定量的多烯磷脂酰胆碱与浓度适当的葡萄糖进行充分混合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注射。不管是对照组亦或是观察组均进行为期一个疗程每天一次的用药量,观察他们的生命体态变化。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对所有患者的尿黄、乏力以及皮肤等症状进行观察,并对患者的肝功能状态进行定期观测。显效:患者的上述症状有了显著的改观,而且肝功能指标与正常指标基本吻合;有效:患者的所有观察指标略有改观,而且肝功能指标有一定的好转;无效:患者的临床表现症状无变化,而且肝功能指标未见好转趋势。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27/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肝炎的发病因素很多,常见的像抗结核药物等,它主要是由于药物过敏或者药物中毒等所引发的肝功能损害等。在异烟肼、利福平抗结核药物的作用下在肝内经细胞色素P450还原后,会产生一些代谢物,但这些代谢物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它们都会产生一定的毒素物质,这些代谢物质会与蛋白、核酸等物质相结合形成脂质氧化,最终损害人体的正常肝细胞,从而使得细胞内的正常内平衡遭到破坏,最终使得肝细胞衰退,严重者肝功能可能会坏死。这种临床表现症状多在使用药后一段时间才会表现出来,若长期使用吡嗪酰胺或者用量过多的话则极易出现中毒等严重后果[2]。

对于不同类型的抗结核性药物像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等药物,在临床上若药物使用不当会对患者的肝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由这种抗结核药所引发的肝炎患者,在本文中主要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进行治疗。多烯磷脂酰胆碱是组成亚细胞膜与细胞膜的主要成分,当它与患者的身体接触后,可以迅速与肝细胞膜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对肝细胞膜起到一定的保护与修护作用,一方面可促使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另一方面也会提高药物的抗药性,为肝细胞保驾护航。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1.43%(32/35),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27/3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由抗结核药物所引发的肝炎患者,采取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成效高,而且经过多次实践检验患者的肝功能以及临床表现症状均得到了显著的好转,在临床上值得大力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相琼,朱晓宇,潘瑞.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与多种药物存在配伍禁忌[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19(21):275-277.

[2]傅强.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药物性肝炎66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3(1):467-469.

论文作者:游长胜,林华强,周清霞,张晓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1

标签:;  ;  ;  ;  ;  ;  ;  ;  

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抗结核药物致药物性肝炎的临床分析论文_游长胜,林华强,周清霞,张晓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