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苏英 浙江省盲人学校 311400
【摘要】数学课程一直以来作为三大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要进行学习的课程。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开始运用自主学习这一教学策略进行课堂教学。通过自主学习策略的运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的理解和消化,从而促进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消化,实现更好的课堂教学。但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将自主学习策略进行有效地运用,就成了学生所必须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将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对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展开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小学数学;有效运用
中图分类号:G25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6-247-01
所谓的自主学习策略,实际上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现在的学校课程教学中,越来越看重让学生自己自主学习,在课程学习中,只有学生自己通过实践得到的,学生记忆才牢固。通过让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展开自主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知识的吸收,而且还可以大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特别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本文将结合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对自主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进行讨论。
一、自主学习的意义
在正式探究自主学习措施之前,教师需要明确知道自主学习对于学生和课堂的意义,从而才能够让教师重视在课堂中展开自主学习,这样一来,教师才能找到合适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接下来,我将从两个方面来简要探讨一下。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方面,中国有句俗语说的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教的学生再多,都不如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自己去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从而可以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的数学思维能力。自主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断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进行思考,从而让学生不断的锻炼数学学习思维。同时在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在学习上得到独立与发展,真正的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有利于提高课程教学效率
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策略,学生自主进行课程学习,可以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帮助教师构建更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毕竟通过学生自己自身实践得来的知识,总是会比教师自己教授的来的牢固。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数学课程,对于知识的掌握,与其让学生自己根据教师的教授,从而进行知识的被动接受,但是绝对没有学生自己的通过实践来的多。主学习能力在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非常重要,数学学科逻辑性较强,很多数学问题的解题过程非常复杂,因此,教师只有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营造更好的课堂教学环境,从而才能让学生真正的成长起来,实现真正有意义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自主学习的措施
正是因为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展开自主学习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才更应该使用相应的教学对策,展开自主学习在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实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想要让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是不太现实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引导,通过教师的引导从而来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进而促进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的落实。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比例》的时候,这节课程主要是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是比例,并知道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渗透函数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针对这样的课程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个个由浅入深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从而实现自主学习。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问学生:“同学们,说到比例,你们会想到什么?”这个时候学往往会回答一系列名词性的解释,然后教师再问:“那么在数学层次上,应该怎样去理解比例呢?”从而让学生阅读课文进行思考。通过这样一个个简单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二)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对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策略,教师还要懂得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环境。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习惯于给主导课堂的进程,换句话说,就是教师将所有的知识承包了起来,学生只需要接受教师所传达过来的知识即可。这样一来,便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导致自主学习策略无法展开。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教师在教授《认识几分之一》的时候,这节课程主要是要让知道什么是几分之一,并且掌握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办法。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从而形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针对这节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不用直接对课程内容进行讲授,可以先让学生对教材进行阅读,看看通过自主阅读,学生自己能够掌握多少,尝试将自己看不懂的地方圈划出来,然后教师在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点拨,让学生进行思考,最后实在不通的地方,教师再对其进行解释。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推动学生展开知识的学习,而且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实现更好自主学习课堂,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实现更好地课堂教学,就要采用一定的教学方式去推动学生进行课堂学习,其中之一就是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课堂教学环境,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实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先是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然后在为学生创建相应的自主学习环境,从而才能够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学生与课堂的共同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熊峰. 自主学习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7(5):84-85.
[2]梁欢.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J]. 学周刊, 2015(36):192-192.
论文作者:孙苏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自主学习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数学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过程中论文; 《中国教师》2019年6月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