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朱宝才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朱宝才

摘要:高层建筑作为我国城市建设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程质量与工程安全性至关重要。高层建筑土建施工技术作为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对高层建筑优化发展具有直接影响作用。随着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大规模、大数量以及形式多元化的发展,为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水平,提升其应用效率已成为高层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

引言

通常,高层建筑施工的难度比普通施工的难度大。在进行高层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遵循安全合理的建设原则。使用的施工技术要和实际施工标准相吻合,保证建筑施工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同时,在建筑的时候会应用种类繁多的材料,就需要根据建筑材料的使用要求应用施工技术,把施工技术作为施工单位的核心,保证建筑工程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步。

1高层建筑的实施步骤

在高层设计建筑过程中,由于手续繁琐,施工难度大、施工周期长,应用的材料不是低层的水泥和红砖结构,而是混凝土浇筑结构。混凝土在具体施工中会因为施工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施工场地的限制,这些条件比平常要求都要严格。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做到科学合理的使用混凝土,既要保证工程进度按时完成,同时又不会造成财产损失,需要做到以下方面:

1.1科学预算

在使用混凝土之前,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混凝土的数量进行科学预算,用多少,工程进度,人员配备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而不是盲目的多造混凝土,结果导致数量多无法使用而造成浪费。

1.2精密配伍

大家知道混凝土不是简单的水泥沙子的搅拌,它是根据具体的施工方案和建造设计、楼层承重来严格配伍,必须做到科学配伍,要不然达不到的标准,高层建筑就会出现质量问题,如果高层出现质量问题,那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在施工中一定要做到精密配伍,使混凝土的各项指标达到工程使用标准,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

1.3合理施工

在混凝土的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测定混凝土的调配比例、湿度的具体的参数,不要盲目施工,混凝土的详细参数出来以后才能施工,还要根据原来的使用方法,做到科学合理的施工,上下层的浇筑时间、坡度、楼层的高度这些具体情况,都是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需考虑的问题,要做到科学施工。因时因地的合理施工,根据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使用效率更高,效果更好,不会出现干裂冷缝的问题。

1.4采用科学合理高效的运输方式

对混凝土的运输与其他建筑材料不同,混凝土运输一般都是采用泵送,这样既节省时间,更提高了混凝土的使用效率,在运输过程中安全,保证混凝土的各项参数指标不会变质,能缩短施工周期,可谓是一举多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要点

2.1土建施工防水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建筑土建施工工程中,防水技术的应用是避免施工渗漏、渗水等问题产生的关键举措,对牢固工程建筑结构,保证施工质量,提升工程安全性具有直接影响作用。通常情况下,土建施工防水技术在高层地下室施工、高层建筑住宅房屋顶、墙体以及室内空间(卫生间、厨房为主)中具有广泛应用。针对不同的施工项目其防水技术应用方式也不同,对此在工程设计与施工操作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科学规划与工艺实施。例如,在高层地下室施工中,应在其底板底部、外墙面依据相关规定设置防水层。在此过程中,需保证工程桩的清洁与平整,通过布设“防水涂膜+涤纶布”的方式,对防水层接缝处进行处理,提升防水效果。又如,对于高层建筑外墙防水技术的应用,可利用防水性能较高的防渗漏材料或“水泥+108胶”进行墙体涂抹施工,达到预期效果。

2.2钢筋连接技术

钢筋连接技术是高层房屋建筑施工一个关键的技术问题。由于在建筑高层房屋时会使用大量变形钢筋,这使得钢筋的接头不断增加,因此需一项接头性能良好、质量较为可靠、操作设备简单以及施工周期较短这些优势的技术,而带肋钢筋套挤压的连接技术就具备这些特点,这也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一项技术。到目前为止,我国高层房屋施工技术水平大体上可以满足高层建筑施工的要求。但我国进入工业化时间不长,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还远不及西方发达国家。因而,为了缩短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立足于现有的技术水平,不断革新房屋建筑技术,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2.3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是混凝土材料质量的控制,关键在于配合比的控制,需要通过多次配合比试验来确定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来使得混凝土的性能达到最佳状态,确保其强度、抗裂性能都能够达到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要求。混凝土原材料以及配合比都必须满足:抗拉强度较大、热强小、绝热温升小、极限拉伸变形能力膨胀系数小等条件。

二是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具体的环节包括了浇筑、振捣、养护等。混凝土的现场浇筑是分层、分阶段进行,因而浇筑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缓凝的时间,约八小时左右,要保证下一层是在上一层初凝阶段浇筑。同时制定合理的分层厚度与入模坍落度。振动要选择合适的振捣方式,合理控制振捣的力度、时间、深度,避免出现离析、气泡和翻浆等问题。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要先进行表面压平,然后在其表面定期洒水,保证混凝土的含水量,同时使用覆盖薄膜进行保护。在选择养护方法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环境进行科学选择,以保证养护的有效性,使得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2.4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地下连续墙可以起到防护作用。在进行低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成槽和混凝土浇捣的质量问题,地下墙在连接时可以使用刚性接头,这种接头需要特定楔形封头板在插上钢筋,同时使用维尼龙布包住整个槽段,在最外层使用铁板钉对其进行加固之后,将水平钢筋制作成刚性接头。除此之外,还有以下两点需要关注:一是在使用刚性接头时,封头板上如果有泥存在,在浇注时就会造成疏流;二是延伸出来的水平钢筋会造成抓斗工作受到阻力,不能完全把混凝土清除干净,导致钢筋不能入槽。

2.5斜爬模技术

现阶段,在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建筑结构立面有垂直与斜面两种。因此,在高程建筑施工过程中,需根据高层建筑结构特征合理选用土建施工材料进行具体操作,在保证施工操作安全性的同时,满足工程建设要求。例如,对于垂直立面的高层建筑,可应用“电动脚手和模板系统”进行操作。而对于斜面立面的高层建筑,则需改变原有的土建施工技术,在引入新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与优化。而斜爬模技术的产生与推广则有效满足了斜面立面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实现了高层建筑在特殊区域,如人流密集区、商业区的施工建设。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的不断发展,不仅推动了土建施工技术在高程建筑中的广泛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在新形式下,为保证高层建筑优化发展,解决当前高程建筑土建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应对高程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具有全面的认知,加强土建施工技术应用水平与质量,促进高层建筑行业稳定与可持续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功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环境管理[J].建筑安全,2009,24(1):25-26+31.

[2]刘忠洪.高层建筑中后浇带结构设计与土建施工技术分析[J].信息化建设,2016,(7):152.

[3]吴文平.高层建筑施工中梁柱节点施工的质量控制策略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7):142-143.

[4]屈长印,韩向东.高层建筑施工技术关键要点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6,(8):69+95.

[5]陈亮.高层建筑中土建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6):49-50.

论文作者:朱宝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8

标签:;  ;  ;  ;  ;  ;  ;  ;  

高层建筑土建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论文_朱宝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