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斜屋面施工工艺的实际应用论文_卢红伟

浅述斜屋面施工工艺的实际应用论文_卢红伟

摘要:随着近几年斜屋面的兴起,无论是公共建筑或是高层住宅均开始使用斜屋面。本文将结合安徽省安庆市某大学在建工程浅谈斜屋面施工工艺。

关键词:斜屋面;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1、斜屋面兴起的原因

关于坡屋面兴起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说法:

1.1“坡屋面有利于防水”。其实,平屋面的防水、隔热、保温、绿化等一系列构造设计都是成熟的。之所以发生渗漏,是不好好设计、不好好施工、不好好使用,而不是平还是坡的问题。所谓坡屋面的构造技术是成熟的,主要是指传统的坡屋面。“官式”传统坡屋面,防水可靠,隔热好,相当耐久,但过于手工化,费工费时,材料也贵。民间传统坡屋面,南北差别很大,北方的厚重,耐久性也不是很理想;南方的则普遍简陋,不管是木望板还是望砖,更不用说冷摊瓦了。现代坡屋面,由于大多数将屋架、檩条系统改为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带来不少问题。首先,坡屋面混凝土浇筑质量保证率普遍低下;其次,保温、隔热、防水的综合构造设计尚待改进。现代坡屋面发生渗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构造节点未按专业公司的标准节点设计与施工。虽然坡屋面建筑构造有国家标准图,但细细研究,就会明了,坡屋面的构造层次、构造节点及施工的难度均远远高于平屋面。

1.2“坡屋面可利用更多的面积”。过去住宅建筑实行面积指标控制,顶层住户可以预留的层高及坡顶空间中“偷出”一层或半层面积来,现在政府对福利房这一预留手法已采取堵漏措施——将可能的加层因素预先计算在内。因此,捞外快的前题已不复存在,这理由便也不成立了。

1.3“坡屋面美观”。单层、低层之坡屋面建筑,由于能够掩映在绿树之中,远望近看都很美;地形起伏的多层坡顶建筑也因为易于隐现于林木之中,而令人获得美的视觉感受。但实际上,大城市近年开发的小区,无论是在远近市郊,还是在交通干线两侧,大多数为小高层——这主要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超过15层的住宅,基本上就失去绿树的初托,美观大为减色。采用坡屋面真正站得住脚的理由,恐怕是受日照间距影响,或按城市景观规划要求,在限制总高的情况下,将某一方向的顶层平改坡,可缩短南北楼的前后间距或取得视觉上降低总高的效果。

本工程属于教学用房,在设计方向上并不存在利用坡屋面空间这种方式,而更多的是追求视觉美观及良好的排水性能。

2、斜屋面结构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施工方法

2.1模板及支撑系统。斜屋面模板支撑过程难点在于支撑体系安全可靠的情况下保证斜屋面的坡度准确。

(1) 斜屋面模板搭设前,首先核对图纸结构与建筑起坡点位置是否一致,建筑与结构实体是否相符。其次,要按设计标高确定顶脊的水平线位置,以此依次将各局部屋 面的顶脊、阴脊、阳脊 、边脊线组合划出(将组合点、线用墨线连 接弹在砼板上,脊与脊交点用红油漆标记) 。再次,柱与斜梁的几何尺寸必须准确,柱梁的空间位置必须安装到位,以保证脊线平齐顺直,屋顶主脊、屋面斜脊和边脊与檐口交接角度准确。这样,才能使屋顶造型立体观感得到良好体现。

(2) 由于斜屋面的支撑高度和结构层自重均高于各平面楼层结构的支撑高度和结构自重,模板支撑系统必须有足够的稳定性,所用的材料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3) 在施工中,应特别注意柱、主次梁节点及板面模板拼缝密实,以避免漏浆。

2.2钢筋安装工程。斜屋面钢筋安装的主要哦难点在于因为斜屋面的坡度造成的施工困难。

屋面结构的复杂,增加了钢筋制作安装的难度。因此,最好是在钢筋加工场地成型完毕,再在屋面上操作。

⑴斜屋面的钢筋铺设绑扎安装,要求采取稳固钢筋措施。无论单向还是双向配筋都极易滚动脱落,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一般采用铁钉固定即可);斜屋面钢筋必须全数绑扎牢固,对容易受到踩踏的局部板面应采取反十字扣双股扎牢。

⑵为了确保上层钢筋安装准确且在施工中始终保持正确的安装位置,需对双层筋或负筋部位加设铁马蹬,防止其下陷和被踩踏变形,保证其保持合理的保护层。

2.3混凝土工程的施工。重点在于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1) 斜屋面混凝土浇筑,最大的问题是混凝土滑动流淌造成局部离析而发生混凝土的质量问题。本工程采用的事单向板浇筑法,此法是坡屋面混凝土施工中较常用的简易法,但影响浇筑质量的方面较多,如屋面坡度的大小,模板的光滑程度和坍落度的影响等。因混凝土无法按常规振捣而导致不密实,须待混凝土处于初凝阶段再振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时混凝土的可塑性降低,再振捣势必造成混凝土的内伤和裂纹。为此,在施工中应采用一些措施,如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30~50 mm,利用焊接板筋做抗滑移带和确定混凝土流向、分段施工等。为了保证板面的平整度,随捣随用1:2.5水泥砂浆抹平。

斜屋面混凝土在单面模板上施工主要靠混凝土自身的凝结力、模板面的摩 阻力和钢筋网的张拉阻力的限制,至混凝土硬化成型后不再沿斜面下滑。如果模板超过一定角度后,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对混凝土的摩阻力不足以抵消混凝土顺模板面的下滑力。混凝土初凝前,如缓慢位移持续发生,易导致混凝土不密实和内伤而渗漏。故建议当屋面的坡度大于26°时,不宜采用单面模板法施工。

(2)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要做好浇水养护。由于开工时间及施工进度的原因,本工程屋面施工时间临近冬季,平均气温为4℃~11℃。砼浇筑完毕找平抹面后,应立即用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如毛毯、草毡)覆盖,应加强裸露砼表面的保温覆盖,对边、棱角部位的保温厚度应增大到面部位的2~3倍。在初凝至终凝间要搓抹1~2遍。当日平均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如遇到屋面施工时间为夏季,由于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量大,斜屋面浇水养护效果差。因此,夏季施工后应强调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养护为佳,以防止混凝土因暴晒而碳化和缩水龟裂,浇水湿润养护不得少于14天 。

(3)由于模板支撑系统承受斜屋面的横向推力,因此,必须设置斜撑。应两面同时顺向浇筑混凝土,以减少侧压力,使焊接钢筋同时双面受力。防止混凝土单侧浇筑使支架发生位移而一边倒,甚至发生坍塌事故。

(4)斜屋面的工程造价大大高于平屋顶造价,所以通过混凝土浇筑质量的提高增加斜屋面混凝土自身的抗渗性能,提高防水效果,是提高防水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确保斜屋面板混凝土的密实度十分重要。

2.4斜屋面防水施工,本工程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施工中的重点在于各细部节点的做法,若檐口,檐沟,女儿墙泛水等。

(1)施工前,按前述对防水基层进行检查验收,不符要求相关班组返工整改。对基层上的浮灰、建渣、杂物和积水进行清理清除,满足施工条件。

(2)涂刷基层处理剂涂刷基层处理剂:注意涂刷基层处理剂要均匀一致,切勿反复涂刷。涂刷基层处理剂(冷底子油)前要检查找平层的质量和干燥程度并加以清扫,符合要求后才可进行,在大面积涂布前,应用毛刷对屋面节点、周边 、拐角等部位先行处理。涂刷要薄而均匀,不得有空白、麻点、气泡。

(3)细部节点处理防水施工有各种细部节点,是变形集中和施工质量完好率不高的部位。需增加细部节点处理 。(如:柔性密封防水、附加层)屋面防水 工程的细部节点通常有阴阳角、水落口、立管根、变形缝、檐沟、泛水等。

①天沟、檐沟防水构造檐沟应增设~层附加层,附加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施工一道。天沟、檐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宜空铺,空铺宽度不应小于200mm。天沟、檐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②泛水防水构造铺贴泛水处的卷材采用满粘法。墙体阴角部位预先增设一层附加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满粘施工一道,其宽度为500mm。墙体为砖墙时,卷材收头可直接铺至女儿墙压顶下, 用压条钉压固定并用密封材料封闭严密,压顶应做防水处理;卷材收头也可压入砖墙凹槽内固定密封,凹槽距屋面找平层高度不应小于250mm,凹槽上部的墙体应做防水处理。墙体为混凝土时,卷材收头可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固。

③变形缝防水构造变形缝内宜填充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顶部应加扣混凝土盖板或金属盖板。变形缝与平面接触的阴角部位增设一层附加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满粘施工一道,其宽度为500mm。

④水落口防水构造

水落口埋设标高,应考虑水落口设防时增加的附加层和柔性密封层的厚度及排水坡度加大的尺寸。水落口周围直径500 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并应用防水涂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 mm。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卷材防水层应铺贴至水落口内50 mm。水落口与基层接触周围增设一层附加层,采用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热熔法满粘施工一道,其宽度为500mm。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钢筋混凝土斜屋面作为一种新兴的屋面设计,因为其造型美观以及优良的排水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建筑设计所采用。但由于施工工艺的复杂以及质量管控的困难,导致斜屋面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加强对施工工序的管控以及对施工质量的严格要求才能将斜屋面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张道真;关于坡屋面;中国建筑防水;2002(4)5-6

[2]《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693-20111

[3]《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

论文作者:卢红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9

标签:;  ;  ;  ;  ;  ;  ;  ;  

浅述斜屋面施工工艺的实际应用论文_卢红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