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646000
摘要:目的:探讨在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临床护理干预中,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其自我管理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12例冠心病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介入术治疗,将其均分成为基础组与分析组,基础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则在上述基础上接受延续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后的自我管理情况、生活质量情况以及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前的自我管理水平相差不大,但分析组患者护理后自我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且远高于基础组对象,分析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更好,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而言,给予其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介入术;冠心病;延续性护理;自我管理;效果;提高
冠心病在临床当中十分常见,患者的主要发病原因就是冠状动脉出现狭窄、阻塞等,从而引发患者心肌坏死、缺血缺氧性心脏病等[1]。临床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多选择介入术,这种治疗方案可以利用心导管技术对患者出现狭窄的冠状动脉进行疏通,进而改善患者心肌部位的血流灌注等情况[2]。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相对较好,但是如果患者无法接受科学的护理干预,在出院后很容易出现不遵医嘱、自行停药等行为,进而造成患者病情复发或者出现其它类型并发症等[3]。我院针对接受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选择不同类型的护理方式,现根据试验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6年4月—2018年1月期间的冠心病患者中选择112例对象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入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均接受介入术治疗。此次研究得到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且患者家属表示知情,患者接受各项检查后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针对此次研究,我院排除如下患者: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意识不清患者、沟通障碍患者、非自愿入组患者、无家属监护患者、恶性肿瘤患者、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全身感染患者、介入术治疗失败患者、介入治疗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按照随机均匀分组的方式,将其均分成基础组与分析组,每组各56例。基础组男性30例,女性26例,患者年龄41—71岁;分析组中男性31例,女性25例,年龄为42—70岁,两组患者资料对比后无任何差异存在(P>0.05)。
1.2方法
基础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护理,护理人员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将患者手术前后、出院后的各项事宜告知其与患者家属,并且对患者进行各方面内容讲解,包括饮食、用药以及活动、病情监测等。分析组患者则需要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主要方法如下:
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住院期间结合其实际情况下发健康教育手册,并且以理论讲解、图文展示等方式对其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将其在医院期间的健康状况、身体情况、临床治疗与护理情况等记录在案,并且对患者及其家属开展冠心病相关知识的普及。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分析冠心病发作的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并且让患者认识到健康的生活习惯、饮食方式等对于冠心病的重要影响,应当让患者主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护理人员可以将不同药物的治疗作用等告知患者,还要多与患者交流,让患者完全信任自己,双方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当结合其身体状况等为其制定运动方案,并且一定要在患者锻炼时做好安全监护管理,患者可以每日上下楼梯150m,也可以进行平地步行等,恢复情况较好的患者可以在户外打太极拳等。护理人员还需要记录患者每日的运动时间、运动次数以及运动方式等,观察患者血压、血糖、血脂、体重等一系列指标,并且进行详细记录。
患者出院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其住院期间情况以及自身状况等填写护理小结,并且下发护患联系卡,将护理人员以及科室电话告知患者,便于患者咨询相关情况。等到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定期选择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方式进行观察,重点观察患者的自身状况,并且了解患者出院之后的用药情况、饮食情况、运动情况以及生活习惯等,根据随访结果调整干预方案[4]。在进行电话随访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提醒患者定期到门诊进行血压等相关指标的监测,并且按时、按量遵医嘱服药,每日进行适量的锻炼,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每周至少应当进行3次的运动。通过随访,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其康复的状况,并且针对患者提出的关于康复方面的问题进行解答,如果患者的身体状况较为稳定,可以为其制定新的运动方案,每周运动次数可以增加至4—5次,但是要以自身不疲劳为宜。对于患者的日常饮食,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每日控制油脂、热量的摄入,肉类以瘦肉为主,多让患者食用新鲜的蔬菜与水果,补充维生素与纤维素等,并且避免患者食用刺激性的食物,如辛辣、寒凉的食物等。护理人员还应当不断向患者强调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让患者每日保证至少6—7小时的充足睡眠,每日可以午睡半小时左右,并且应当戒烟、戒酒等,以免病情恢复受到影响。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水平,利用我院自制的自我管理调查问卷进行分析,问卷的内容包括患者生活规律、定期复查、运动规律、合理膳食、遵医嘱行为等,量表的满分为100分,患者得分越高,其自我管理水平就越高。
针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利用QOL生活质量量表进行观察,患者量表得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质量越高。此外,比较两组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选择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患者打分不足60分为不满意,61—85分为较为满意,超过85分则为十分满意,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较为满意+十分满意。
1.4统计学分析
针对此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我院选择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患者计量资料为(?x±s),接受t值检验,选择n(%)表示患者的计数资料,利用X2值验算。若相关数据对比后显示P<0.05,则提示存在意义。
2 结果
2.1 患自我管理情况
根据表3内容可看出,分析组患者对护理不满意例数仅为一例,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基础组对象。
3 讨论
目前,冠心病成为临床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的病变类型,该病除了会引发其他心血管事件,更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5]。临床多为冠心病患者选择介入术治疗,但如果护理工作不到位,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就会较差,这对于介入术的效果也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患者出院之后无法接受必要的护理干预,其各方面情况都可能向着不利方向转变,患者的预后效果无法得到保证。所以,为其选择科学的护理方式至关重要。
在冠心病介入术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常规护理一般集中在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行为干预以及用药、饮食等方面的观察,但是在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很难得到连续开展,导致患者与护理人员之间出现脱节。延续性护理是目前护理工作的重点组成部分,主要侧重于患者出院之后的护理干预。我院护理人员在冠心病介入术患者的延续性护理中,首先会对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工作进行加强,并且分析其住院期间的各项情况。其次,护理人员在其出院时会为其下发护患联系卡,并且留存患者的联系方式,将科室电话等告知患者,便于护患双方进行沟通。最后,护理人员还会定时对患者开展随访,对其进行全方位观察与分析,并总结患者出院之后的遵医行为等,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延续性护理最大的优势在于患者即便在康复出院之后,也不会脱离与护理人员之间的联系,护理人员可以通过电话随访、上门随访等方式等定期与患者进行联系,掌握患者的相关情况,并且针对患者病情的变化等进行观察,一旦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等,护理人员可以及时了解,并且让患者回医院接受复查等,以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危险事件。延续性护理可以确保患者的临床护理在出院之后得以延续,不会出现中断,便于医生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也可以结合其出院之后的实际情况调整用药方案、康复方案等,确保患者的预后效果良好,避免患者因出院后无法接受有效护理而出现预后不佳的情况。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都接受介入治疗,并接受不同类型的护理干预。在对比相关数据之后可看出,双方患者护理前的自我管理得分均较低,不存在差异。但是,分析组患者接受延续性护理后自我管理水平明显提高,且远高于基础组,数据对比后差异明显。此外,分析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基础组患者,且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8.2%,远高于基础组患者83.9%的护理满意度,相关数据比较后存在意义。从这一研究结果来看,延续性护理针对此类患者而言存在较为明显的应用优势。
结语
对于患有冠心病且接受介入术治疗的患者来讲,患者术后接受延续性护理干预,其自我管理水平会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以得到显著改善,且护理工作的开展更能得到患者的认可,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陈玉婵,邱启银,曾晓明,熊海燕.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患者介入术后自我管理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07):181-183.
[2]刘海然,刘庚,张敏.我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7,17(09):1249-1253.
[3]杨婷,陈允,吴慧.延续性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术后患者效果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21):3378-3379.
[4]白璐,胡传来,韦学萍,吴红心,叶祺.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提高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效果[J].安徽医学,2016,37(08):1037-1040.
[5]陶晶晶,陈芳,刘娟.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13):166-169.
论文作者:任晓翠,何小娟,胥世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7
标签:患者论文; 延续性论文; 冠心病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情况论文; 方式论文; 术后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