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建筑正朝着智能化的方向迅速发展。大量电气设备在建筑中的应用使得建筑工程电气设计涉及的内容更加宽泛,各种电气管线设置的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大,并且对建筑电气设备防雷、防电磁脉冲等保护措施的要求更加严格。简要论述建筑电气安装与结构配合及预埋的处理方法,为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安装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建筑电气安装;结构配合;预埋;处理方法
建筑电气的施工与安装是完善建筑功能的主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极为迅速,现代建筑的兴起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难度变得越来越大,电气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所涉及的各类管线预埋越来越多,防雷、电磁脉冲等接地保护措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搞好设计的同时,应充分考虑施工对结构安全的影响。
1.建筑电气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建筑常用的电气设备有照明设备、电热设备、动力设备、弱电设备、防雷设施等。在建筑电气施工阶段,建筑电气安装一定要做好接地引线装置、电气防火、电气防爆、防雷装置等工作,电气在安装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电气及其支架安装应紧密、牢靠、位置正确,有木台的应安装在木台中心;灯具、开关、插座安装应平整、牢固、整洁,高度一致,位置正确;开关应切断相线,暗开关、插座应紧贴墙面,四周无缝隙;电扇、电铃、干式变压器安装应平整、牢固,部件不松动,转动部分动作灵活。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其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是否能够顺利施工和完成,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比较繁琐,内容也比较多,主要就是阶段性施工准备工作和作业条件的施工准备工作。在电气安装前一定要做好以下工作:
⑴做好主要技术工作:首先施工人员要会识读工程图纸,这是工程顺利开工的依据;施工人员要明确电气工程和其他工程的交叉配合,确保在不损坏建筑物结构的前提下,不与其他工程冲突。其次是施工人言要熟悉和电气工程有关的其他技术材料,最后要确保编制的施工方案合理、全面。
⑵工具、电气设备、材料的准备工作:根据施工方案和施工预算,做出工具、电气设备、材料的采购工作,在各物料使用前必须要仔细检查,要保证物料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和设计要求。
⑶检查现场施工条件:根据施工方案确定所需的劳动力,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是否顺利进行,所以必须自己检查现场的施工条件,做好施工准备。
⑷电气施工的设计工作:设计文件要依据电气安装的标准,对电气工程各项安装指标以及使用要求做出明确的规定,主要内容应该包括电气设备具体配置、电源开关的位置、电气辅助设施的具体规定、电气系统的级别配置等[1]。
2.利用建筑中的结构钢筋进行防雷与接地
2.1 利用屋面金属结构作接闪器
针对现代建筑筑物顶部造型多变以及多彩的线条,在防雷设计中除女儿墙、屋脊、屋角、屋檐等部位等易受雷击处设置避雷带外,还应充分利用金属屋面板以及现浇屋面结构钢筋作为避雷网的一部分。当建筑物的结构为全框架结构时,应充分利用现浇混凝土板内自身的钢筋做接闪器,由于柱内钢筋与梁钢筋绑扎点处进行焊接,它们能保证全部雷电流经过多次的分流流入放电路径。
防直击雷接闪可充分利用突出屋面明设的金属栏杆代替接闪器,另外屋面上金属爬梯、管道、旗杆、太阳能热水器、冷水塔、航空障碍灯等,均需与避雷带连接。对高层建筑防侧击雷,利用建筑物外围结构现浇构件,均压环就是一条闭合的藏在建筑物外墙内的水平避雷带。它一方面与外墙所有的引下线焊接相连,另一方面又与外墙上所有金属门、窗、玻璃幕墙相通,将它们所接闪到的雷电流通过均压环、引下线的作用,将雷电流引入大地汇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利用混凝土柱、墙主筋、钢柱作为防雷引下线
施工中利用结构柱内主筋作防雷引下线时,自下而上必须是用作有标记的两根以上主筋,主筋作防雷引下线时其焊接若对碰焊,应在碰焊处按规范补焊搭接圆钢。除此之外,钢结构厂房中钢柱也宜作接地引下线,但其各部件均应连成电气通路。
3.建筑电气管线的预埋与结构布置
建筑电气管线预埋敷设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明敷,二、暗敷。所谓的明敷指的是管线直接安装在建筑墙壁等表面,而暗敷是一种不同的新式管线敷设方式,在其实际操作中电气管线的预埋是安装过程中重要的一个部分。电气管线的预埋由于涉及到管线数量较多,具体布置方式多样化,在建筑墙体进行管线垂直预埋及建筑楼板中管线水平预埋时,都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
3.1 建筑结构墙体中垂直预埋管线的敷设
建筑钢筋混凝土柱或剪力墙中进行垂直预埋管线的敷设方法比较简单,具体操作方式是在建筑结构浇筑的同时将电气线路套入钢管,与建筑结构钢筋绑扎在一起即可。此种方法灵活性比较好,也易于施工。但当需要在砌体墙体中埋设垂直管线时,具体操作方法较为复杂,对于砌体承重墙中垂直预埋管线的敷设,要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标准实施,不允许在砌体结构中设置水平或斜向的通槽,垂直预埋管可以在墙体剔槽上埋设,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坏墙体结构。而在混凝土结构填充墙上进行管线预埋时,由于混凝土自身强度特点,即使管线敷设对墙体造成损伤,也不会进一步影响到主体结构。所以对于在填充墙上的管线敷设需要考虑的仅仅是隔声、抗裂等,此外还要注意控制墙体上开槽的深度。
3.2 建筑结构楼盖水平预埋管线的埋设
建筑结构楼盖板常见的两种形式是预制装配式楼盖、现浇混凝土楼盖。在预制装配式楼盖水平预埋管线的埋设过程中,需要对详细了解预制板的布置方式,保证预埋管线沿着预制板中圆孔或板缝的位置进行埋设布置。而对于现浇混凝土楼盖水平预埋管线的埋设而言,电气管线的布置方式就比较灵活,管线在现浇板内的布置要避免交叉,也不能使管线并排,同时电线管的最大外径要符合国家技术规范。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非承重墙的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电气设备的预埋工作,只有将电气的管线预埋工作与建筑施工有机结合才能让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得到极大的保障。基于填充墙普遍是由加气混凝土以及粉煤灰等空心砌块构成,所以我们要注重这些材料所具有的物理特性,比如普遍强度较低、自重较轻等特性。进行预埋工作过程中也要考虑这些材质的抗裂性能以及日常使用中的隔音性能得以保障,在这些墙体上开槽的时候不能将槽的深度超过墙体厚度的二分之一,否则会导致墙体开裂和墙体的隔音效果降低等隐患[2]。采用机械开槽的时候,更要避免因为深度问题导致的创面过大对墙体损伤严重等问题的发生。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就是空鼓现象,为了能够有效应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分层回填的方法。具体而言就是在砖槽的周边用镀锌钢丝网进行预先铺设,这种工艺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空鼓现象的发生。但是因为操作人员的水平问题以及其他原因空鼓现象还是难以彻底避免,在日常施工中仍较为常见,还需要施工人员不断钻研与改进施工技术。
结束语
建筑电气施工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一项重要组成内容。现代化城市建筑的兴起使得建筑电气施工中所涉及的管线数量越来越多,管线布置和埋设工作也变得越来越困难。通过本篇文章所作出的讨论与分析,我们得出:建筑电气的施工要与建筑工程的结构相互配合,在保证了建筑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再进一步完善和齐全建筑物的功能,以便为建筑居民提供一个更加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邱淑珍.谈谈建筑电气安装与结构配合及预埋的处理方法[J].21世纪建筑材料,2015,18(6):47-48.
[2]王琦.建筑电气安装与相关专业配合施工问题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21(7):165-166.
论文作者:徐国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7
标签:管线论文; 墙体论文; 电气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电气论文; 建筑论文; 楼盖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