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论文_栗泉

刍议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论文_栗泉

市中区房产管理局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地位是重之又重,它的优点和缺点工程质量,工期进度、成本控制有密切的关系,有效的管理不仅可以改善工程的总体性能,可以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目前在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进行管理时,由于市场准入机制的不够明确,政策法规的不完善,再加上建筑业自身繁杂多变的行业特点,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施工质量,以下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分析

导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给建筑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对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质量要求在很多方面都在不断提高,对于建筑来说,必须做好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和高水平的质量控制。众所周知,建筑管理和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开发商和承包商的信誉,根据目前的施工情况,虽然与传统管理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工程质量控制的问题。

1 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1 管理方面

当前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人员和制度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中又以人员最为重要,是制定、完善、实施相关管理制度的主体。而当前我国部分建筑单位对于建筑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并没有一个完整的、深刻的认知,其对于建筑工程的管理大概还停留在“包工头”这一阶段,忽视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的新情况和所面临的新形势。这种落后的管理意识使我国一些建设项目的现行管理体制非常不完善。这不仅影响了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最终对成品的施工质量产生了不良影响,也威胁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没有使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最大化。然而,尽管一些建设项目有意制定和完善科学的管理制度,却没有相应的管理人才储备,不得不放弃。施工单位在制作相关管理系统时,由系统设定更完善、科学、先进,但系统在执行时,往往由于各种问题,难以实施,最终也成为一种摆设。首先,调查其根本原因,是施工单位没有专业、高质量的施工项目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人才。

1.2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在现阶段的建筑企业中,建筑工程管理水平与施工质量控制方面的程度都普遍较低,此种现象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员与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造成的。随着科技化、信息化大环境的进步,建筑工程也逐渐开始利用信息化与科技化的设备与平台,但建筑管理人员与监管人员适应了传统的工作方式,并且工作人员在信息化方面的综合素质不高,对现代化的工作方式无法胜任。

1.3对施工现场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力度不够

在施工现场的管理中,较多管理人员由于岗位职责的划分不够明确,造成多数管理人员失去工作积极性,对日常的工作内容进行敷衍与形式化,懈怠的工作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项目的现场管理具有消极影响。同时随着科技化进程的加快,建筑领域也受到影响,但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科技化并不发达,施工技术创新的力度也不够,此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施工的速度与建筑施工质量造成消极影响。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 应用模糊线性模型对施工各阶段进行评价

强化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必须有有力的依据,所以,需要迅速使建筑工程管理体系健全,从而加强管理水准。现在,建设项目施工的分包合同,是一种常见的,因此,要求所有施工部门相互协作,但也确保每个链接建设的和谐,另一方面,也要明确责任分工的建设和工作区域,形成权威和统一,细化责任,责任细化到每个人,确保事故发生后,可以有效地识别玩忽职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良好,同时也坚持质量会议系统,但最主要的是由于当前施工分包商的选择仍然存在的经验和感觉表演风格,并未能实现客观评价,导致经常产生决策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模糊线性规划方法建立子承包商的优化选择模型,不仅可以优化分包商的选择,而且可以加强对分包商的检查。

在此,我将对模糊数学模型的构建进行相关阐述。首先,通过数学指标评价方法,将技术工艺、材料供应,以及机械设备的适用性等综合因素作为目标变量,而且可以将其设置为正值。其次,进行质量总目标函数与分目标函数的确定,其中,质量总目标函数为 maxZ=X 1 Y 1 +X 2 Y 2 +…+X m Y m ≥Z,分目标函数为 maxZ 1 =a i X 1 +a 2 X 2 +…+a n X n ≥Z 1 ,maxZ 2 =a i Y 1 +a 2 Y 2 +…+a n Y n ≥Z 2 。再次,还要进一步明确质量控制的限制条件 s.t,该项因素既包括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同时也取决于施工人员的相关技术经验等内容。最后,由以上内容推算与创建出多目标质量控制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将其转化为普通的线性规划问题即为:

在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施工质量评定的过程中,并不等同于对工业产品进行的质量评定,对于建筑工程来说,评定的是较为复杂的一个系统,而且是贯穿于施工过程的整体性评定。为此,在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定时,既需要面向多个环节,同时也具有多目标性的特点,这使其存在着多个构成因素的影响。

2.2 努力提升相关人员管理能力水平

首先在培养模式上要推陈出新,一直以来我们对工程管理的认识都仅限于是一种项目的管理,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技能就可以满足工作的需要,而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现在随着工程项目的升级扩大,需要管理者具备的能力素质也越来越全面,对于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建筑工程管理学本来就是一个建筑工程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其次,需要不断地学习专业理论和技能,跟上时代的脚步。建筑工程当中涉及到了材料、力学、机械、电力等各项专业知识,理论和技术的革新非常迅速,所以相关人员不能墨守成规,要紧贴实际善于学习新知识、利用新技术,才能够有效提升工程管理综合能力水平。

2.3 施工材料的管理

“豆腐渣”工程大都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这正是因为劣质施工材料所造成的影响。如今的市场上各种材料种类繁多,良莠不齐。如果使用的材料不能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话,对于整个工程来说都将是致命的危害。同时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还应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的问题,避免使用污染性强的原材料,要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另外对于施工材料的使用要有管理计划,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注重节约材料。

2.4 对于施工的自我监督与验收管理

对于工程的自我监督与验收,体现了很强的责任感的同时还表现出强有力的工程管理能力。首先是在每一道工序完后要有检查反馈,对于施工中的问题、可能存在风险及时整理归纳总结,教育全体施工人员要养成自我监督的良好习惯。然后是工程整体完成以后,在交付使用之前,要对装饰工程进行反复多次、细致全面的验收,并且可以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验收评估,目的就在于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符合用户预期要求。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周期长,在施工中经常是跨季节施工,此种情况下,需要进行管理的内容涉及财务、施工材料、施工现场等方方面面,工作量大,使得我国传统的建筑工程管理方法无法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创新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和施工质量控制对策,根据建筑工程具体情况针对性制定管理方法,让建筑工程管理方法做到“对症下药”,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效率,保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积玲 . 论优化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 [J]. 工程技术研究 ,2017,(9):157-158.

[2] 康石雪 . 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的措施分析 [J]. 住宅与房地产 ,2017,(3):170.

[3] 陈明 , 国乐 .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 ,2014,4(13):59-60+68.

论文作者:栗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  ;  ;  ;  ;  ;  ;  ;  

刍议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分析论文_栗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