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西医院 300202
摘要:我国有众多H型高血压患者数量,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已经成为脑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这种大环境下,对于H型高血压的治疗,尤为重要。本文从H型高血压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中西医治疗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概括,对临床中H型高血压的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H型高血压;中西医;进展
高同型半胱氨酸(hyperhomocysteine,hHcy)血症是指,人体血中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在10μmol/L以上,H型高血压是指原发性高血压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1]。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不良饮食习惯、作息规律的人群增多,我国人群的血浆Hcy水平偏高。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数量1.6亿[2],其中有高同型半胱氨酸约75%。我国第三次全国死因调查报告显示,脑血管病是我国首位死亡原因。而且相关研究显示血浆Hcy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原发性高血压、免疫性疾病、2型糖尿病等。现将H型高血压中西医治疗进展情况做如下汇报。
1.同型半胱氨酸升高与高血压发病、发展的机制相关性研究
H型高血压确切发病机制目前并没有定论,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高同型半胱氨酸与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总结如下:①内皮功能障碍:相关研究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加重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损害,并可能参与了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及发展[3];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使得血管扩张性降低,最终硬化,使得血压进一步增高。②应激反应:高同型半胱氨酸可以诱发氧化应激,并产生大量自由基,造成内皮受损,最终降低血管扩张性,增高血压。③通过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进而影响血压:目前对于高血压的发病机制没有统一的认识,国外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会增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并和血管紧张素Ⅱ发挥作用造成内皮损伤,从而诱发或加重高血压病。4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增加血管硬度:研究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通过质膜上特殊受体,激活神经嵴源性血管平滑肌细胞的二酰甘油和蛋白激酶C,同时促进钙离子内流及细胞内钙离子的释放,增殖平滑肌细胞的,最终增加血管僵硬程度。
2.H型高血压中医发病机制
高血压是西医的病名,结合部分高血压的发病时的症状、病因病机,可以与中医中的“眩晕”、“头痛”、“胸痹”等疾病中的相应分型对应。H型高血压的中医病因、病机分析也归属于相应门类中。中医认为脏腑衰微,阴阳偏盛偏衰,气血运行不利是其发病内因。久病过劳、情志不遂、饮食不节等为其发病诱因。其发病分型并没有统一的认知,目前以《中药新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为主。闫翠[4]等分析认为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两种证型分布最广,其中痰湿壅盛证患者的Hey水平最高。目前认为肾虚血瘀证患者所占比例最大,肾虚血瘀证、痰湿壅盛证Hcy水平明显高于其它证型。
3、西医对于H型高血压治疗
3.1非药物治疗
周菲,张意仲等[5]强化血压管理,测定1年后相关数据,强化血压管理有助于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并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及改善动脉硬化。卢艳[6]研究得出结论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行饮食护理,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有临床推广。
3.2复方或多药联合治疗
3.2.1叶酸和ACEI累药物的复合制剂或联合用药治疗
罗羽慧,封杰等[7]通过分析两组H 型高血压患者,治疗组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结论提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较马来酸依那普利片能明显降低TIA伴H型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酸水平和脑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李立定,李新民[8] 等分析,观察组患者口服依那普利叶酸片,结论服用依那普利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同型半胱氨酸控制良好。刘子君,肖传实等[9]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1207例,结果显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在降血同型半胱氨酸预防缺血性脑卒中事件方面具有更好的疗效。
3.2.2叶酸和钙离子拮抗剂联合用药治疗
聂辉,欧阳明亮[10]通过分析两组H型高血压患者,结论盐酸巴尼地平有效控制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颈动脉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康聚贤,张培等[11] 观察尼莫地平联合叶酸治疗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患者,结论认为尼莫地平联合叶酸能有效控制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病人的血压水平。李庆辉,谭碧峰等[12]结论认为结果氨氯地平 + 依叶片能更好控制血压,降低血清脂肪酶 含量和升高脂联素含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3ARB类药物治疗
廖丽娅,邓红艳等[13]选择老年型H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341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加用厄贝沙坦,结论认为厄贝沙坦可以改善老年H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压变异性,缓释片治疗H型高血压可以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降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4.中医药治疗
4.1汤剂或中成药治疗
4.1.1肝阳上亢型
肝阳上亢是传统文献记载的与高血压病最具有直接相关性的中医辨证分型,也是目前应用于临床高血压病较多治疗的分型。郑淑萍,常伟[14]分析肝阳上亢证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高血压患者100例,强力定眩片加用西药进行治疗,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型高血压中属于肝阳上亢证的效果好,在有效控制 H 型高血压同时,还能明显改善患者头痛头晕等症状。季晓霞,李颖[15]通过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 64例,辩证属于痰湿壅盛,加用自制定眩晕 1 号方,结果显示加用方剂治疗患者血压维持情况优于对照组。
4.1.2气虚血瘀型
气虚血瘀这一辨证分型可以始于疾病初发,也可见于疾病中、末期,属于较为常见的虚实夹杂的辨证分型,临床中较为常见。李淑玲,康开彪[16]等选择96 例气虚血瘀型老年H 型高血压患者,并对对照组加用益气活血方汤剂,得出结论此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 H 型高血压疗效确切。何佳[17]认为气虚、血瘀、入络”是 H 型高血压发生发展的关键,痰瘀之邪贯穿疾病的全过程,提出了益气、化瘀、通络的治法,临床常获良效。李莹鸿[18]等人通过对H 型高血压气虚痰浊证患者48例加用复方芪麻胶囊,认为复方芪麻胶囊治H型高血压患者,能够改善患者收缩压并降低瘦素水平 Hcy,同时指出瘦素有可能作为评价H型高血压严重程度的指标。
4.1.3痰瘀互结型
杜文婷[19]等人认为痰瘀是H型高血压的病理产物及致病因素,痰瘀之间相互转化,且会伴随高血压病始终,所以祛痰、活血是H型高血压的基本治则。杨许慧等[20]通过分析加用中成药的H 型高血压患者,得出结论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逐瘀通脉胶囊,能够改善其血栓前状态。曾洁等[21]通过痰瘀互结证组 117 例,非痰瘀互结证组 98 例(对照组),结论认为在痰瘀互结的H型高血压病患者中,应加强体质量管理及其血脂、血糖水平监控,治疗早期中西医结合治疗为首选。
4.2穴位治疗
钟乔英等[22]将76例H型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 38 例,治疗组在口服福辛普利的同时加用耳穴贴压治疗,结论认为耳穴贴压配合福辛普利较单纯服用福辛普利能更好地改善H 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5.问题与展望
目前人们对于H型高血压病的认识不断加深,其发病机制及其与原发性高血压病联系相关研究日益深化,对于H型高血压病的治疗,人们开始各种药物及剂型的研究,叶酸及其与其他降压药物复合制剂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同时相关维生素和其他治疗手段也用于H型高血压病及其并发症治疗,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能很好地稳定斑块,降低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此同时中医药手段在H型高血压病治疗中也在不断发挥其优势,从综合方面考量,其对于患者症状改善、并发症预防发挥了重要作用,联合中医药对于H型高血压病治疗效果优势明显,可以在临床加以推广。但是H型高血压病的治疗也存在着中西医发病机制待明确,对于患者长期影响需进一步明确,中医不能统一辩证分型,中药剂型不能很好与患者服药习惯相统一等一系列问题,这也是接下来光大医学工作者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杨水祥,胡大一.心血管热点荟萃201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59-61.
[2]李建平,霍勇,刘平,等.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降同型半胱氨酸的疗效和安全性[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6):614-618.
[3]何广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J]. 山西医药杂志:上半月,2013,42(3)252-254.
[4]闫翠,王琼等. H型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布特点探析[J].广中医药大学报,2016,3(33):307-310.
[5]周菲,张意仲等.强化血压管理对H型高血压病人动脉病变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1):1348-1350.
[6]卢艳. 饮食护理在老H型高血压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16):3233-3234.
[7]罗羽慧,封杰等.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伴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 中国药房,2017,28(2):223-224.
[8]李立定,李新民等. 依那普利叶酸对 H 型高血压患者 Hcy 水平和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影响[J].临床研究,2017,12(1):60-62.
[9]刘子君,肖传实等.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山西地区H型高血压人群干预后疗效观察[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6,24(4):359-363.
[10]聂辉,欧阳明亮. 盐酸巴尼地平治疗老年 H 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0):107-109.
[11]康聚贤,张培等. 尼莫地平联合叶酸治疗伴H型高血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9):1115-1119.
[12]李庆辉,谭碧峰等. 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 /叶酸对H型高血压的疗效及其与EL和 APN的关系[J]. 中国临床研究,2016,29(5):594-597.
[13]廖丽娅,邓红艳等. 厄贝沙坦对老年型H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研究[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8):873-875.
[14]郑淑萍,常伟.中西医结合治疗社区中肝阳上亢证H型高血压病的疗效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杂志,2017,1(15):95-98.
[15]季晓霞,李颖. 眩晕 1号方治疗痰湿壅盛型 H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2):101.
[16]李淑玲,康开彪等. 益气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老年H 型高血压 48 例[J].中医研究,2017,30(6):12-14.
[17]张莉晶,张雅文. 何佳运用补气逐瘀法分年龄治疗H 型高血压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3):170-172.
[18]李莹鸿 靳利利. 复方芪麻胶囊干预治疗对H 型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瘦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37(6):676-678.
[19]杜文婷,刘萍等. 从痰瘀论治H型高血压[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3(4):426-429.
[20]杨许慧,刘涛生,郭宏伟.逐瘀通脉胶囊佐治H型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疑难病杂志,2013,3(12):192-193.
[21]曾洁,何佳等. H 型高血压病痰瘀互结证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 报,2017,36(1):29-32.
[22]钟乔英,谭佩华等. 耳穴贴压配合福辛普利对原发性 H 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的干预作用[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12):1599-1600.
论文作者:蔡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高血压论文; 半胱氨酸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依那普利论文; 血压论文; 叶酸论文; 患者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