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努力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_科技论文

应努力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_科技论文

要努力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尽其才论文,人才辈出论文,条件论文,努力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已接近尾声,世纪之交突出特征之一是科学技术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和决定性的因素,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技人才作为科学技术的当然承载者,历史性地成为新世纪综合国力竞争的支撑点。

当前,对培养一大批年轻的优秀科技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已有共识。就如何造就跨世纪的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也先后出台了几种专项计划;尽管对此认识尚不一致,但它说明这一问题确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我认为,正如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已指出的,重要的是要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为此,有以下三点建议。

要坚持不懈地改善工作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从青年科技人员中选拔和培养了一些优秀科技人才。他们中有的完全由国内的导师培养,多数人出国深造后返回。他们由于勤奋好学,在各自的学科或专业领域崭露头角,几乎都遇到过国外有关单位的聘请或挽留。这些同志最终选择在国内工作,除了具有报效祖国的精神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所在单位能为他们创造较好的工作条件,使他们这种心愿不致落空,“英雄有用武之地”。反之,近年来也有个别相反的例子,即有的青年科技人员学成返国后,因工作条件难以满足要求,担心在学术上落后于潮流,因而不得不又黯然离去。大量事例表明,对那些初步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年轻人来说,他们可以忍受远比国外清贫的物质生活条件,却难以忍受缺乏参与学术、技术竞争所不可少的工作条件。因此,必须尽最大努力为有志于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工程技术领域前沿耕耘、探索的青年科技人员改善工作条件。

近10年来,国家在高等院校和中国科学院、农业部、卫生部的一些研究院所建设了15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逐步建成了一批覆盖我国基础性研究大部分学科的实验基地。这些国家重点实验室在推动我国重点学科发展、取得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为国民经济建设解决一批关键性科学技术难题的同时,聚集和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其中就有一些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1986年制定并开始实施的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注意为技术攻关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也做到了使青年科技力量迅速成长;据对激光与航天两个技术领域的统计,40岁以下的中青年已占全部科技人员的45%。这些事实说明,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技术研究实验设施等,已成为造就优秀科技人才的基地。但我们也要看到,根据我国科研体系的宏观布局,上述重点实验室等的主要任务是从事基础性或先期开发性研究,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远期发展有重要作用,还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对各种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的急切需要。尤其是高水平的工程技术专家,需要在接近生产第一线的情况下为他们创造必要的技术攻关条件,使他们能在实践中锻炼成长。除国家应继续建立一些工程研究中心外,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应鼓励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加大技术改造与科技开发的投入,在企业内部建立起市场、科研、生产一体化的技术进步机制,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为培养一大批跨世纪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专家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要坚持开放和流动,让人才在竞争中成长。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频繁,学术或技术上的一些新思想、新观点常常是在不同单位、地区的学者们进行学术交流与观点碰撞时萌发的。因此,要造就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一定要让青年人有机会走出本单位,到国内、国际学术舞台上去竞争和较量;如有需要,到合适的单位进行短期访问或合作研究,甚至应聘到有利于发展其才能的新单位、新地区去工作。这就是说,允许人才合理流动,也应是今后要努力创造的一种环境和条件。

多年来,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带来的弊端,造成部门、行业、地区分割,“单位所有”的观念不仅涵盖了资金、基建、设备等“硬件”,也殃及人才、信息、经验等“软件”,再加上生活、家庭条件的种种约束,有成才希望的青年苗子就业后,往往是从此“定终身”,要“冒尖”又困难重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情况已有了明显改变,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已日趋活跃。中国科协近年进行的“青年科技人才环境评价研究”专题调查结果表明,前几年反映最强烈的论资排辈现象目前已有所缓解,而对平等学术竞争、创造良好学术交流条件的要求则日益增多。针对这一现状,中国科协从1992年起,在所属165个全国性学会和各地方科协广泛开展青年学术交流活动的基础上,实施了两项系列学术活动,一是全国性、多学科、综合性的系列青年学术年会,二是召开系列新学说新观点学术讨论会,为有突出创见同时又不太成熟的新学说和学术观点提供“专门舞台”

但是仍应承认,在创造人才合理流动的环境和条件方面还需做更大的努力。首先要继续转变观念。在扩大对外开放与保持队伍稳定的关系上,要克服形而上学观念,采取积极的态度去争取二者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局面。在这方面,一些单位已经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例如,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不仅拥有一流的医疗设备、学术和技艺精湛的前辈专家,而且由于院方十分重视国际学术交流,在借鉴、吸收和利用外国一切优秀医疗成果的同时,向国际医学讲坛展示我国在眼科医学方面的领先项目和技术实力,因而不断扩大了对外交往的渠道,能够在探索专业领域最高水平的共同努力中占有一席之地。多年来,该院派往国外讲学、培训、考察和出席国际会议的医师全部归国,自费出国学习的医生也陆续回院报到。这种强大的凝聚力固然与院方对出国人员进行的周到细致工作有关,但更重要的应归于院方通过开放、流动为医务人员创造的与在国外工作无异的环境和条件,这是非常发人深思的。

要改进和完善奖励优秀科技人才的制度和政策。奖励在科技工作中做出创新成果、重要贡献的科技工作者,是促进优秀科技人才成长的重要措施之一。除国家设有自然科学奖、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等几种大奖外,近年来,为鼓励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才,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人事部和中国科协设立了“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和共青团中央也设立了有关奖励。许多全国性学会以李四光、吴有训、茅以升、赵九章等老一辈科学家命名设奖,限定对在各学科领域做出创新成果的青年人进行奖励,在社会上已得到良好的反响。这些以基金形式运行的单项奖,奖金数额很有限,主要是一种精神奖励。

从上述应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的要求考虑,需要把思路再拓宽些,把奖励同提供某种工作条件结合起来作出安排。例如,近年来经常出现一种情况,即青年科技人员取得一定科研成果后,很需要及时到相应的国际学术会议上去交流,在讨论、评议中得到发展和提高,但却往往因缺乏经费支持而不能成行。又如,在科技攻关中急需少量的某种材料、试剂时,由于项目经费有限而无法及时采购到。若能设立某种基金,采取评选方法对这种需求给以支持,也应看作是一种奖励和扶植。这种基金可以通过国家、企业、社会团体和其他方面的共同努力来创建。国家现行的几种奖励,也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作必要的调整,例如发明奖可由实施专利制度来替代,确有经济效益的科技进步奖改由科技成果创造的相应价值来体现“按劳分配”。这样,国家也就能调整出一部分资金投入上述基金,为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多办实事。

标签:;  ;  ;  ;  

应努力创造一种环境和条件,使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