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论文_邹建伟,刘艳

(邛崃可利特结石医院 四川 成都 611530)

【摘要】目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我院12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60名患者,分别用沙美特罗替卡松与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咳嗽和喘息评分、疗效、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0.64±0.21)、喘息评分(0.67±0.23)以及FEV1(1.02±0.23)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分别为(3.21±1.31)、(3.19±1.28),(0.92±0.20),数据分析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观察组有效率83.33显著高于对照组63.33%(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更为有效,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有效方案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沙美特罗替卡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9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080-02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almeterol flutic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almeterol fluticas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Methods Selected 12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from October 1, 2012 to June 1, 2016 in our hospital, and randomly divided them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sixty cases of each group. And they were treated with salmeterol Casson and tiotropium powder inhalation treatment respectively. Compared Cough and wheeze scores, efficacy, and one-second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FEV1)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improvement of cough (0.64±0.21), asthmatic score (0.67± 0.23) and FEV1 (1.02 ± 0.23) of treatmen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3.21±1.31), (3.19±1.28) and (0.92 ± 0.20),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83.3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3.33%, p<0.05). Conclusions Salmeterol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regimen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 and the symptom relief is more effective.

【Keywords】Salmeterol; Fluticasone;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linical efficacy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英文名为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的疾病,慢性支气管炎与肺气肿,其病理特征为具有气流阻塞现象发生,如果不加以及时诊断与治疗,转变成肺心病与呼吸衰竭等疾病的几率变大[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发生异常炎症反应有很大的关系,死亡率与残疾率居高不下。我院呼吸内科常年研究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有效办法,发现沙美特罗替卡松疗效较为显著。现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已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几年来的治疗过程与心得体会做以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样本的选取采取不记名筛选的方式,最终选取120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2年10月1日至2015年12月1日完成治疗,打乱筛选顺序平均分为A、B两组,A、B分别作为观察对象与对照对象。所有患者均对本次试验的目的与内容进行了充分了解,均表示愿意配合,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组患者中男女人数比例为3比2,其中最长年龄是73周岁,最小年龄是35周岁,中位年龄为54.46岁;患病时间最短者5个月,最长8年,平均3.45年;对照组患者中男女人数比例为19比11,其中最长年龄是74周岁,最小年龄是38周岁,中位年龄为55.11岁;患病时间最短者6个月,最长7.8年,平均3.51年,对比两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一般资料(病程、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值高于0.05,可进行比较分析。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患者均为35周岁以上;无其他内脏疾病;患者适合本治疗方案;患者或家属对治疗方案知情,积极配合;本次治疗前均进行过其他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有其他严重内脏疾病、恶性肿瘤;对试验药物有过敏史,患者或家属不认可治疗方案;病例资料不全。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德国Boehringer Ingelheim,18mcg/粒),通过自带吸入器吸入。噻托溴铵粉吸入为每日一次,每次应用药粉吸入器(HandiHaler)吸入一粒胶囊,每日吸入量不得超过1粒。

观察组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法国,Glaxo Wellcome production),只能经口吸入,成人每次1吸(50ug/250ug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每日2次。

1.4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评价:显效:患者经过治疗后,呼吸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除,日常生活无异样;有效:患者呼吸功能无明显异常, 呼吸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退,日常生活无明显影响;无效:症状几乎无明显改善, 甚至加重、呼吸道功能无明显恢复。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患者临床症状计分,喘息,日常活动无明显喘息发生记0分;症状较轻,不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记2分;症状间断发生,偶尔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记4分;持续发作,影响睡眠和说话记6分。咳嗽,无明显咳嗽症状记0分;咳嗽呈间断性,症状较轻记2分;症状频繁,但入眠后不咳4分;连续咳嗽,影响睡眠记6分。

治疗前后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通过专业测量设备进行测定。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3.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所有临床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对比用百分率的形式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χ2检验,当P<0.05时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2.1 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对比经各自治疗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患者喘息与咳嗽的评分(0.64±0.21)/(0.67±0.23)明显优于对照组(3.21±1.31)、(3.19±1.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低于0.05,统计结果见表1。

2.2 两种治疗方式患者疗效对比

对比经各自治疗方案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观察组显著高于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低于0.05,统计结果见表2。

3.讨论

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复杂的症状与病理机制,至今对其形成原因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国内外各专家学者通常认为慢性支气管炎和阻塞性肺气肿之间的相关因素与本病的高发性的发生有着极为重要的联系[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科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患病时间长,长期受疾病困扰,治疗积极性随着时间逐渐耗散,许多老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导致癌变[3]。临床显著特点为气流因受限制发生不完全可逆现象,目前临床上尚无根治办法,只有通过药物进行症状缓解。但值得肯定的是,随着国家对慢性疾病的研究投入加大,各类用于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的药物相继被研发出来。通过各级医院呼吸内科医生的反馈来看,沙美特罗替卡松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出现频率较高。沙美特罗替卡松一问世便受到各大医院追捧,作为一种新型的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与糖皮质激素的复合药物,现广泛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

本研究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并结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进行疗效对比,最终得出的结果与国内外相关研究表现出很高的一致性。经过临床的治疗、观察以及跟踪随访,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的患者的疗效高于采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的患者,患者喘息与咳嗽的评分明显优于对照对象,两组患者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也是前者较为优良。在长期的药物治疗当中,患者日常生活逐渐趋于正常,后期在减少药物使用量后依然能维持良好的呼吸系统功能。延长了患者疾病缓解期,从而减少住院次数,相应地降低了医疗费用支出。综合可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患者症状缓解更为有效,疗效更为确切,可作为有效方案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戴沛军,冀雪娟,王恒辉,梁辉.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稳定期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01:68-70.

[2]何慧洁,张冬,王慧敏,赵刚,马耀,赵子龙.噻托溴铵联合大剂量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2,03:73-74.

[3]孙长虹,张长群,张占纺,高曼妮,贾晓威,邱建国.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联合异丙托溴铵喷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疗效评价[J].疑难病杂志,2011,07:538-539.

论文作者:邹建伟,刘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论文_邹建伟,刘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