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落后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滞后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神文明建设论文,落后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编辑部:
当前,全国人民都在学习“张家港精神”,两个文明一起抓,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也有人认为,“在社会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精神文明建设也必然滞后。”显然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但本人又讲不出更多的道理来批驳它,特求助于你们帮助。
读者 张路
张路提出的问题,是一个颇具代表性的重要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那种认为经济落后,必然引起精神文明建设滞后的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正是在实际工作中,造成两个文明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主要思想障碍之一。
“精神文明建设滞后论”之所以是错误的,一是主张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及“消极依靠论”;二是忽视精神文明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巨大的能动作用。
为了剖析“精神文明建设滞后论”的错误,我们不妨先讲一点足以引人思考的客观事实。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有人能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操守,奋发有为,做到人虽“穷”而志“不短”。旧社会,“饱暖思淫欲”似乎成为常例。可是努力奉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节者,却不乏其人。在革命年代,出身于相同阶级的人,有的成为坚定的革命者,有的却成为可耻的叛徒。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有“先富”不忘“后富”,尽力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也有“为富不仁”、“穷奢极欲”者。“愚昧”似乎只与“贫穷”结缘,但在我国南方一些富裕地区,却出现了“广建寺庙”、“大造祖坟”等等被称为“富裕中的愚昧”的反常现象。
此外,在社会发展历史上,还存在着许多经济与文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的典型事例。恩格斯曾经指出,18世纪的法国哲学和政治思想,超过了经济上先进的英国;而在18、19世纪经济上落后的德国却产生了黑格尔哲学,并孕育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上述种种事实有力地证明,庸俗“经济决定论”或“消极依靠论”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因为它与事实不符。
不错,马克思主义主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条件对思想意识具有根源性。但这并不排斥思想领域对物质条件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参与交互作用的因素是很多的,并不是只有经济状况才是原因,才是积极的,而其余一切都不过是消极的结果。
我们决不应当把“唯物主义方法”当做“现成的公式”,到处去剪裁各种历史事实,而只能把它当作研究历史的指南,从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去解决各种复杂的具体问题。
思想意识(精神文明)是一个人类社会分工而形成的特殊部门——精神生产部门,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不同于物质文明的自身发展的独特规律。一方面它的发展除了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以外,还受到其他历史条件,诸如政治条件、阶级斗争形势、民族传统和形式,以及当时的国际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部门,它的发展还需要许多非经济的条件,如语言、文字、图画、符号以及图书资料、电影胶片、录音带、录像机、现代电脑等物质性手段作为自己活动的载体。此外,它还需要继承先驱者们传给它的特定的思想资料,并加以改造和发展,才能形成新的思想文化。
今天,我们党之所以特别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地位作用,从根本上来说,因为它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统一的奋斗目标之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必须充分体现在社会的全面发展上,即体现在两个文明的共同进步上,如果只有物质文明的发展,而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这不是我们所说的真正的社会主义。更为重要的是,两个文明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互为目的和手段。没有物质文明的进步,就没有精神文明的发展,同样,没有精神文明进步,也没有物质文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在两个文明关系问题上,存在“滞后论”等认识上的误区,导致了“一手硬,一手软”的不良倾向,放松了精神文明建设,致使社会生活中出现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消极腐败和某些丑恶现象,严重毒化了社会风气,妨碍了经济建设顺利健康的发展。事实说明,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反作用。精神文明建设能够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可靠的思想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需要,而且也是加强经济建设的需要。我们只有真正从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上空,彻底消除种种“滞后论”的迷雾。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以上看法仅供你和其他同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