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文科

四川省绵竹市清道卫生院 618200

【摘要】目的:分析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82例,遵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1例。对参照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研究组患者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数据值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不仅效果确切,还可以减少麻醉、手术损害,促使患者实现早期恢复,临床应用极具可靠性、安全性,值得全面普及。

【关键词】局麻;无张力疝修补术;老年腹股沟斜疝;治疗效果

腹股沟斜疝属于外科常见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男性群体,该病症临床治疗的主要措施便是手术,但是传统斜疝修补术存在出血量大、时间长等弊端,患者认可程度较低,而如果患者没有及时接受治疗,则易发肠梗阻、腹膜炎,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1]。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局麻逐渐在尿毒症、腹水、心脑血管疾病伴发患者的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本院为了明确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探索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的最佳途径,遂进行了如下实验: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本院于2013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82例,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全面检查,确保符合老年腹股沟斜疝诊断标准,且不存在手术禁忌症、精神障碍等情况。遵照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41例。其中,参照组有32例为男性患者,9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62岁-83岁之间,平均为(68.7±9.6)岁;中华医学会疝分型标准:23例为Ⅱ型,8例为Ⅲ型,10例为Ⅳ型。研究组有34例为男性患者,7例为女性患者,年龄介于61岁-85岁之间,平均为(69.5±10.2)岁;中华医学会疝分型标准:21例为Ⅱ型,9例为Ⅲ型,11例为Ⅳ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应数据组间差异统计学意义不明显,即P>0.05,具有对比价值。

1.2治疗方法

对参照组患者行硬膜外麻醉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常规硬膜外麻醉,于腹股沟区做切口,长度在5cm-8cm左右,将疝囊外组织逐层切开,对骼腹股沟神经、骼腹下神经给予充分的保护,游离疝囊后,结扎其高位处,将远侧疝囊切除,置入锥行疝环填充物,通过缝合,将其固定于腹壁之上。如果是男性患者,需将精索游离,并将网状补片置于精索后方,固定后逐层缝合。

对观察组患者行局麻下无张力修补术:通过浸润麻醉,阻断腹股沟区的髂腹股沟神经、髂腹下神经、生殖股神经。麻醉后,在患者腹股沟区形成12.5cm左右的麻醉区域,通过常规手术入路做长度6cm左右的切口,将腹外斜肌腱膜切开,直至环口,将显露的腹股沟管分离,下叶至耻骨结节充分显露,上叶至腹内斜肌腱膜显露,将精索游离,分析其上的疝囊,直至疝囊颈处,反折腹腔内,若疝囊进入阴囊,需要横断,缝合近端疝囊后,将其翻入腹膜腔,切开远端疝囊前壁,避免形成积液。取7cm左右滑板状网片进行修补;于内环口对应处,作圆孔,精索可通过即可。将网片置入腹横筋膜前,缝合下端,内侧间断缝合于耻骨梳韧带,外侧缝合于腹股沟韧带,上端缝合于腹横肌联合腱、腹内斜肌,圆孔边缘缝合于内环口边缘。术后,以沙袋压迫切口6h[2]。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治疗数据,χ2检验计数资料(n,%)组间差异,t检验计量资料(±s)组间差异;P<0.05,统计学差异显著。

2 结果

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方面的数据值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如表1:

研究组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心血管反应、消化道反应等并发症的有2例患者,发生率为4.87%;参照组有9例患者,发生率为21.95%,数据比较,χ2=5.14,P=0.02<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数据值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即相应数据比较,组间差异P<0.05,存在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符合詹明斌[3]的研究结果。

分析本次实验过程可知,对腹股沟斜疝患者行局部麻醉,麻醉创伤较小,不会给患者的血流动力学、肠道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而且不会对下肢交感神经、下腹部交感神经进行阻滞,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可能性。而且局麻手术时间较短,可以为手术安全提供有效保证。硬膜外麻醉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导致患者术后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恢复,才能进食,因此,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为最佳治疗方法,由其适用于伴有低血糖的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

结语:

综上所述,对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行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效果确切,而且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对于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普及。

【参考文献】

[1]邢术君.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04):82,84.

[2]韩凯.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07(07):133-134.

[3]詹明斌,陈宗武.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03(09):4929-4929,4930.

论文作者:张文科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6月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3

标签:;  ;  ;  ;  ;  ;  ;  ;  

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临床疗效观察论文_张文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