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学设计论文_周红

优化教学设计论文_周红

周红(四川省宜宾县观音镇初级中学校 四川 宜宾 6446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8)01-0114-01

一、教学设计的概念

教学设计是一种教学系统方法,是教育技术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统一的、权威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即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对教什么(课程、内容等)和怎么教(组织、方法、传媒的使用等)进行设计。

二、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变教案为学案

传统的教学设计体现的是以“教”为主。教学设计即“教案”,教学设计的主体是教师,课堂实施的主体是教师,学生被排除于教学设计之外。课堂上教师实施“教案”,一讲到底,“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成为“知识容器”。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教学是师生交往与互动的过程。教学活动体现的是“以学为主,先学后教,多学少教”。教学设计转变为“学案”,教学设计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学生的学习活动设计教学,学生可以参与设计教学或独立设计教学,学生自我设计自己的学习活动。教师只是课堂的设计者,是课堂教学的“导演”。

(二)预设要留足空间

教学过程具有不确定性。即便周密设计,疏而不漏,但教学是动态的建构过程,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会创造意想不到的结果。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性会修正、补充、完善教学设计,因而设计时需要留足空间。传统的课堂评价看是否达成了教学目标,看教学思路如何,是否环环相扣,逻辑有序。教学设计比较机械和程式化,缺乏生成和创造性,缺乏对学生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有效的发挥。精细严密的设计,使生成无处容身,因此足够的留白才会有精彩生成的空间。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注意力、思维力、合作力、质疑与批判等,需要充分预设,需要主动调整顺应。

(三)设计要因课而异

新课程主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体现素质教育、新课改和核心素养的理念,真正做到“以学定教、先学后教、多学少教”。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一定不讲,学生合作学习了也不会的,教师要精讲,需要学生探究体验的,教师绝不包办替代。以化学用语为例,有机械记忆学习的成分,对化学用语的书写要规范、熟练,要充分注意“规律”、“规则”性知识的学习、记忆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强化练习,熟能生巧;基本实验技能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形成,就需要学生人人动手,参与实验,既能够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又要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强化练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设计应贯穿教学全程

传统的备课是施教前的设计。按新课程标准来看,完整的教学设计应该是课前的预案——课中的顺应——课后的反思。预案只需设计话题、活动板块、主要问题等,只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提供平台。设计的精华在课中(二次设计),教学中学生的行为不可能严格按老师的预设进行,教师要及时调整顺应,了解学生的原始理解,发现富有创意的闪光点,进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问题等,完成二次设计。调整后的教学,不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是学生的思维碰撞推着老师走,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教师既不扼杀学生的天性,又不搁置学生的问题,顺着学生的思维探究下去,时刻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课后的反思,要有批判性,要有个性化,除了常规的得失思考外,更要反思课堂上出乎意料的应急处理机智,启迪今后的教学,反思能使教师不断提高。

三、如何优化教学设计

(一)体现新课程理念

在新课程中,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实现,三维目标的出发点在于关注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首先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以初中化学学科为例,既是化学启蒙,更是基础。学生掌握好初中化学基础对今后化学学科学习至关重要。在新课教学中,要依据课标、教学基本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要充分挖掘本课内容在整个单元、整个知识板块、学科知识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理顺所教学的知识与课程标准以及前后知识的联系,在充分领会课标、教学基本要求精神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必要的整合。

(二)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是新课程的要求,探究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探究始于问题,问题从哪来?可以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尽管有些问题教师无法预料,但只要是学生思维的真实体现,就应抓住不放。在设计问题时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思维的空间,要思考有价值的问题。课堂上问题意识愈强,学生思维就愈活跃。问题要讲求实效,有价值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肤浅,决不草草收兵,而要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再读、再思、再悟、再练、再交流,或进行适度的点拨,再追问,促使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要鼓励学生敢于提问,敢于质疑,使学生逐步做到敢思、敢说、敢疑,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三)加强学科教研

学科教研是提升教学设计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参与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研讨,新课标、新教材的解读,课改模式的探究,参与优化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教学评价、作业设计、毕业复习、考题试卷等方面的专题研讨活动。参与同课异构,双师教学,优质课教学展评等方式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四)树立团队意识

优化教学设计,既要教师个人潜心钻研,更要集中集体智慧。学校应加强教研组(备课组)建设,把校本教研作为重要的载体,对教研组(备课组)应有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定期开展活动。要发挥名师骨干的辐射带动作用,成立“名师工作室”。建设好数字化资源库,搭建数字化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供老师们在教学设计中参考借鉴。

综上,教学设计要用课程标准、教学基本要求、考试说明来指导,还要贯彻绿色发展、环境问题、生态保护、环境监测等时政内容,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论文作者:周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1月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  ;  ;  ;  ;  ;  ;  ;  

优化教学设计论文_周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