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培养论文_李长旭,刘婷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培养论文_李长旭,刘婷

摘要:课程体系不断改革,为了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小学数学也对教学内容、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重要目标。教师想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思维,就必须从学生的思维特点出发,并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完善小学数学体系,从而培养小学数学的思维能力,能够有效达到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对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

1.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

数学思维能力是一种可以为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如果拥有这样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就可以很好的高效的解决一些数学问题。但这种能力并不是通过简短的学习就可以获得的,需要通过教师及时的引导,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将一些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让同学们更易理解,学习起来也更加轻松。

2.数学思维能力培养问题

2.1结构差异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通常比较抽象,且具有概括性,知识跳跃较大。而小学生通常已经具备了基础的认知水平,对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并且其知识结构也较为完整。所以,当教材与学生的思维不相符合时,就会影响小学生的正常思维发展。

2.2教材语言的跳跃性

教材中的语言通常都是用文本的形式进行表达,而通常来说,文本的语言表达都非常简洁,例如,在数学学习中有许多公理性质,但这些性质通常难以讲解,教师只是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记忆,这样就会使学生对于课本中的知识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尽量选择合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2.3简单教学

在教师授课时,通常会有因自身能力经验问题而将书中内容简单化,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用简单粗暴的教学方式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灌输给学生,这样就会使学生难以连贯的掌握书中的具体的知识。

3.如何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3.1教材与思维的结合,注重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起到桥梁的作用,把知识点通过层级关系排列,采取分类式教学易于学生接受并消化吸收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模式就像一根线一样,把知识点一一串联起来更利于学生对于各部分知识点的掌握,从而形成有效的知识结构体系,保障了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当然,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学习和锻炼思维能力,只需要做到给予学生在知识点之间的互相联系,不需要在学生独立思考方面做过多的干预,以免学生产生不必要的依赖思想以及懒惰情绪。在思维认知方面,教师也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帮助,利用新旧知识的相互融合,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始终保持对知识结构的清晰认识,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

3.2设计问题,激发思维活跃性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在发展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时只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把解决问题作为学习目标,使他们的探究活动有了明确的方向。在分析问题时,学生可以从问题中提取出有效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在产生疑问时通过认真阅读和分析所学的新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顺利解决问题,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问题引导下,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能够高效进行,他们的思维活跃性得到发展,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采用由浅入深的设计原则,使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又能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实现问题教学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以学生为主体,发展抽象思维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坚持以人为主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抓住教材中的重点知识进行探索,通过独立思考理解数学概念。在自主学习中,教师要向他们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使他们在分析抽象的数学知识时能够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探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高效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在和学生交流中对他们的思维进行启发,使他们能够通过逆向思维、大胆假设等方法分析抽象的数学知识,在他们掌握知识的同时,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3.4开展合作学习,发展发散思维

教师在传统教学中按部就班地向学生灌输教材中的内容,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没有思考空间和时间的情况下,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掌握所学知识。在这种被动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受到了限制,他们不能从多个角度探究知识,形成了定式思维。在新课改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的主体作用时还要组织他们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讨论交流中促进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多种分析知识的思路,促进发散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先自主阅读教材内容,找到有疑问题的地方在合作学习中进行沟通交流。小组成员还要通过折角、画角等操作掌握角的顶点和边的特征,使他们初步认识角,建立角的大小的初步表象,学会用尺子画角。在合作学习中,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在合作活动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3.5有效利用错误,发展思维缜密性

在学生出现计算错误、理解错误等问题时,教师要改变对学生严厉批评的做法,而要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有效引导,使他们能分析错误的原因,从数学知识体系中找到相关知识点,及时改正错误,掌握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时,在学生掌握了乘法口诀表后,教师给出一些乘法计算题目让他们计算。在出现错题时,教师要让学生认真分析哪个乘法口诀没有掌握,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学习,使他们深刻掌握乘法口诀表,并能正确地运用乘法口诀解决相关题目,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缜密性的发展。

3.6培养总结归纳能力,发展思维的深刻性

教师在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把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建立网络化的知识体系,促进知识体系的完善。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对解题方法、解题思路、题型等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总结归纳所学知识,学生能快速地从归纳的知识点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高效掌握所学知识,顺利解决遇到的数学问题。在总结归纳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数学知识越来越多,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进行探究学习,在掌握新知识时快速和已有的知识网络建立联系,使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更深刻,促进他们思维深刻性的发展。

3.7结合生活,培养应用思维能力

数学的学习是为了生活应用,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找准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切入点,创设两者相结合的情境开展教学,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数学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应该深刻理解数学知识,从而熟练掌握数学知识点。例如:在加减乘除的运算过程中,可制作一些小卡片,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能够帮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从而体验数学的价值与魅力。

结束语

小学数学学习需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性,因此,小学数学是属于学科中比较难的类型。但小学生在这个阶段正是对一切充满好奇的阶段,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个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和信心,使同学们把握好数学学习的本质,为同学们以后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付常新.探究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农家参谋,2019(16):297.

[2]曲磊.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学周刊,2019(23):77.

论文作者:李长旭,刘婷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8月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6

标签:;  ;  ;  ;  ;  ;  ;  ;  

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数学思维培养论文_李长旭,刘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