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21世纪 促进妇女学学科建设——“21世纪女性研究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世纪论文,学科建设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妇女论文,女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骄阳沐浴下的北京大学以其博大的胸怀,迎来120多位国内外女性研究学者的又一次聚会。由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主持的“21世纪女性研究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于6月21日召开,成为北大百年校庆14个重点学术活动之一。全国妇联书记处书记康泠、北京大学校长陈佳洱、北京大学著名学者季羡林出席开幕式并热情致词。这次为期3天的会议,旨在以妇女学学科建设为重点,对21世纪妇女发展问题进行前瞻性理论探讨。
会议共收到82篇论文,其中包括国外代表15篇,国内校外代表33篇,本校代表34篇。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8个国家的外国代表33名,中国港台代表5名,校内代表43名,校外代表45名。与会代表在紧张而热烈的气氛中,对妇女学学科建设问题表现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同时,对有关妇女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
一、妇女学学科建设成为中心话题
妇女学学科建设在本次研讨会上成为最活跃的话题。代表们认为,这次会议在妇女学学科框架和理性思维方法上有所突破,使妇女研究上了一个台阶。
1、关于妇女学
全国妇联康泠同志做了《当今中国妇女研究的特点、走向》的大会发言。她在对“五四运动”至70年代妇女运动和妇女研究进行简要的回顾和反思之后,概述了自80年代起至90年代渐具规模的妇女研究新格局——不同学科背景、不同研究渠道的人员在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各自特色又相互沟通融合;指出了当代中国妇女研究呈现出实证研究和对策研究仍占主流、研究与政策互动、中外研究相互影响和借鉴的局面。在此基础上,她分析了中国妇女研究的走向,认为为了迎接新世纪的到来,为了进一步落实《行动纲领》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的各项指标,中国妇女研究的发展会更加广泛、深入,涉及妇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在寻求解决途径中获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多种学科会发挥相互影响作用,共同推进理论与对策研究,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研究架构。
李小江在对国外妇女研究进行考察并与中国妇女研究对照分析的基础上,论述了《妇女研究“学科化”进程中的若干问题》。她重点论述了妇女研究学科化的必要性,指出中国的妇女研究者往往注重研究并非单纯性别歧视的“妇女问题”,而不是“女人”,继续沿用“非性化”的意识形态话语,缺乏对妇女的理论抽象,这不利于接近妇女的“真”;妇女研究的“学科化”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由“边缘”进入社会主流、在制度化轨道上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她从中国妇女研究学科化的角度,审视西方现代思潮中有关本质主义、普遍主义、客观性原则的理论观点,指出对女人的理论抽象是妇女研究学科化的必要和女性主体意识确立的前提;主张坚持信仰科学、完善科学,认为“本土化”所针对的女权主义,既因其“男女平等”要求的普遍性而广泛传播,又因其实践中的局限性不能甚至可能误导非西方地区的女权运动。她还探讨了妇女研究的方法和制度化问题。
北京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对女性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讨,魏国英在对该校各学科学者讨论意见进行归纳和理论概括的基础上,以《试论女性学研究的对象及其范围》为题做大会发言。她阐述了女性学的界定、女性学几种界定的辨析、女性学研究的对象、女性学研究的范围4个问题。她认为:女性学是一门关于作为整体的女性的本质、特征、存在形态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它不同于女性的科学、女性人类学和人学,是在各学科女性研究的基础上,经过慎密思考,把分解在各个学科意义上的女性整合成完整的女性来解析;把具体的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的女性研究抽象地提升为理论思考,从而形成专门以女性整体特质及其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体系。它不仅具有特殊的研究客体,而且可以寻求到有秩序的、合乎逻辑又合乎实际的理论框架系统,对各种女性问题都有阐释和解说的能力。这使女性学具有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她认为:女性学研究的对象是女人,它探究的核心是女人作为人的本质属性(包括女性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和自身特征(既有与男性一致的“共性”又有其特有的“个性”)。女性学的研究对象是一个不断扩大的同心圆,它由女性这一原点出发,逐次探讨女性本质、女性存在和生存状态、女性的外涉关系、女性现象、男女平等问题、妇女运动问题、女性观念和女性未来发展问题等。
美国学者佩姬·麦金妥士以《妇女研究学科建设与发展》为题,介绍了西方妇女学科产生的背景及其发展状况、重要概念;运用性别分析方法,对妇女在历史发展中的形态进行阶段分析、评价和展望。
中国人民大学沙莲香提出将资源的“地位变量”原理,作为妇女研究的理论支点,使用物质财富和科学知识作为妇女发展指标,认为自身力量的壮大和再生是妇女发展的基点,劳动妇女的发展是妇女群体力量的基础,并提出应重视发挥妇女组织特别是民间组织在妇女获得社会资源中的作用。中华女子学院孙晓梅介绍了80年代以来我国妇女研究文献中所反映的女性学研究状况。首都师范大学啜大鹏论述了妇女研究的意义。北京大学苏彦捷介绍了美国女性学研究和教学内容。韩国梨花女子大学张必和以《达到对概念的共识》为题发言,她从本人如何进入妇女研究开始,论及妇女研究与性别差异、女权主义理论,并重点分析了家长制理论模式。
在讨论中,就妇女学学科在高校的设置,有的代表认为应建立跨学科的独立系科,有的认为不必设独立系科,学生可以在主修妇女课程时选修与妇女研究有关的学科研究。有的代表提出妇女研究和教学应多进行国际交流,请外国学者和男性学者参与。回拿大Simon Fraser大学等5所学校妇女研究中心的代表各就本校妇女学科建设的特点和经验做了介绍。台湾大学的林维红、河南妇女干部学校的梁军介绍了她们开展女性学教学和研究的情况和经验。
2、关于妇女分支学科
这次会议中,依靠传统学科的妇女研究的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特别是中国妇女历史的教学与研究已有10年,形成一批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学研究骨干,培养了若干做妇女史专题论文的学士、硕士、博士,学科化条件趋于成熟。会上,一些学者在对大量史料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梳理、抽象提升,使中国妇女史学科化的进展有了突破。
北京大学郑必俊在《关于中国妇女史学的理论思考》中认为,中国妇女史学既是女性学,也是历史学的组成部分。北京大学妇女历史研究从历史分支起步,经历了以男性为中心的史学体系向妇女史学体系的转换。中国妇女史学研究的对象是妇女,研究目的是通过史料的收集、整理,真实地再现作为人类一半的女性群体是怎样以实际活动推动着人类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不断地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妇女史学研究,是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高度重新审视、鉴定,去伪存真,透过真实的历史背景去了解、观察、分析妇女的活动、影响以及她们的地位和作用,用新的眼光、角度解析以男性为中心的传统的历史文化价值结构的“合理性”,揭示性别歧视的真正原因。妇女史研究的内容不是对史书中原有史料的加减,而是建立在新的理论架构上,其研究领域将容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人的价值及人性等问题。她还论述了妇女历史与传统文化及政治制度的关系、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两性关系中的若干问题。
天津师范大学杜芳琴、中国妇女报社蔡一平在《中国妇女史学科建设的理论思考》一文中,首先在对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中国妇女史回顾和分析后指出,妇女历史研究的学科化和理论化成为当务之急,要在总结中国妇女史研究经验和不足的基础上,适当引进国外妇女研究的成果,再根据中国历史上妇女的具体经历和两性关系的实际特点,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理论概念、范畴和方法。她们认为,社会性别概念的引进,使我们清楚地看出两性关系是一种历史上形成的社会关系,明晰和扩大了妇女史研究的视野和范围;由于中国社会性别制度的内在复杂性,也应该重视差别概念,中国妇女身份是性别、阶级、年辈三重等级的交织;运用话语概念可以考察我国国家制度话语在社会性别话语的形成发展中的功能,考察士阶层在社会性别话语中关于知识、价值观和象征意义的生产和再生产的作用,以及妇女主体的性别认同与能动作用。在研究方法上,她们提出解读史料和确立坐标:在历史情景中分析史料中已被社会性别制度内化了的成分;在历史的多重坐标(时间、空间、妇女生命史分期)中呈现妇女的差异和变化。
中国社会科学院高世瑜的《差异——中国妇女史研究的一个视角》中,从社会参与、家庭地位、两性关系、价值观念等方面说明了中国古代妇女史上广泛存在的矛盾与差异现象,分析了其所依存的地区、民族、时代、阶层和等级差异,指出产生这些差异的基本原因——礼教影响程度的不同及其与社会现实的差距。
妇女心理学自80年代传入我国,曾出版了一些书籍,其内容多是对西方妇女心理研究理论的译介,对于适合中国妇女的妇女心理学的研究还不够系统,学科化的进展处于起步阶段。北京大学钱铭怡与美国密执安大学帕梅拉·里德合写的《妇女心理学课程的意义、内容和发展》一文,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妇女心理学课程的意义、原则、目标、内容框架及发展趋势。她们强调中国女性受本国社会文化影响有其自身心理特点,应注意将西方的心理学理论和原理取舍适宜地运用于中国妇女的心理分析与研究之中,注重分析中国妇女的心理特点。从发展趋势看,国际上妇女心理学研究及课程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倾向、单一维度观点到多维模式的变化、由总论到个论的发展必将对中国的妇女心理学研究及课程产生重要影响。
女性人口学的研究方法已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北京大学郑晓瑛的《性别意识的实践——性别统计——论性别统计在女性人口研究中的地位、内涵与发展》对性别统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她认为,性别统计是女性研究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应有性别意识和性别视角对统计内容的估计,具备两性差异的原因的信息,是连续的有代表性的两性比较的信息系统;其发展趋势是由妇女统计向男女比较统计、仅为统计人员所关心了解的统计向充分反映资料用户要求的资料生产者与使用者对话沟通的统计发展。
二、对有关妇女问题的讨论
1、妇女与经济
关于知识经济与妇女的讨论成为此方面的热点。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郑宪在《知识经济与女性发展》中,诠释知识经济的内涵,指出知识经济给女性带来的影响:改变妇女就业层次、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对劳动者提出要求。她分析了女性在知识经济社会就业的优劣势并提出建议。中国社科院黄育馥在《信息传播新技术与妇女地位》中运用调查数据说明女性在信息传播领域所处的整体地位为劣势,女性对计算机普遍持欢迎态度,男女进入信息传播新技术的起点和机会较为平等,而女性在这一领域自己所定位的层次低,不利于其低地位的改变。她呼吁,在这个新兴领域所提供的机遇面前,女性应迎头赶上,并提出了建议。首都师范大学吴来苏在《现代科技发展与妇女就业的思考》中,论述现代科技开辟了妇女就业的前景并使妇女面临职业竞争的考验,妇女就业率取决于妇女受教育的程度,并提出提高妇女科技素质的举措。
2、妇女地位及参与
代表们对转型期妇女地位的变化十分关注:北京大学佟新的《社会变迁中女性地位的丧失?》、康沛竹、仝华《传统与现代——走向21世纪的中国女性》、刘锦去云《客家妇女的地位变》和河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李秀华的《转型与中国妇女经济地位变迁之探微》,从不同视角发表见解。李英桃、袁明的《从北京迈向世界——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对女性参与的影响》、王丽萍《试从农村妇女的经济参与状况分析政治参与》、韩敏中《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中国农业大学孙福春《21世纪农村妇女发展的对策研究》则对妇女政治参与状况进行分析并献计献策。
3、妇女与教育
北京大学马万华、陈定芳的《巨大的进步,严峻的挑战——中国妇女高等教育世纪之交的回顾》,对我国妇女高等教育发展进行整体回顾、总结、分析,并对21世纪女性的教育需求预测分析,提出对策。她们展示了21世纪女性的机遇:农村妇女面临新的生存方式、现代信息技术对女性的需求、科学发展趋势更适合女性、善处人际更利于女性竞争、家庭中可从事社会化工作;同时指出21世纪对多元化高水平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是对女性教育的挑战。北京大学王美秀《中国近代转型与女子教育的发展》、王海华《从近代中国自办女学的兴起看女性意识的觉醒》、齐文颖《20世纪前期的中国妇女教育——天津女师的创建及其发展与贡献:个案研究》,对我国女子教育发展进行了考察分析。妇女教育研究论文还有韩嘉玲经过长期实地调查写成的《中国贫困地区的女童教育——贵州省雷州县调查》、以及中国社科院顾宁的《中国古代妇女教育传统》等等。
4、女性人口问题
老年问题将严重困扰21世纪妇女,北京大学蔡文媚、柳玉芝《人、老年人、老年妇女》、卢淑华《家庭养老及其评价——根据北京市的一项调查》和延边大学崔明淑《转型期老年妇女的现状和解决对策;以延边地区朝鲜族老年妇女为中心》,是对此的疾呼和行动建议。
北京大学郑真真《乡村迁移中的农村妇女》研究妇女流动人口,李冬莉《儒家文化和性别偏好:一个分析框架》追究了生育中性别偏好的深层原因。
5、妇女历史与文化
妇女断代史研究已形成一支强劲的骨干队伍,她们在对大量史籍严密考证分析的基础上,写出了一批论文,有:北京大学邓小南《六到八世纪的吐鲁番妇女:特别是她们在家庭以外的活动》、李志生《唐人婚龄探析》、郑必俊《两宋官绅家族妇女——千篇墓志铭研究》、臧健《〈郑氏规范〉与浦江郑氏家族中的女性》、王春梅《20世纪前期我国东北地区妇女的婚姻习俗》:西南师范大学徐适端《试析元代妇女在法律中的地位》、郑州大学吕美颐《明清时期的澳门与中西妇女文化交流》、香港浸会大学黄嫣梨《抗婚、自梳和女性之不平等》。
北京大学夏晓红的《罗兰夫人在中国》、刘意青的《中外创世纪神话小议》、陶杰的《沉默的意义:福克纳笔下的三个女性形象》、李霞的《从“妇女之城”到“妇女的三个美德”》、曹亦冰的《中国第一位杰出的女讼师——析〈小豆棚〉中的“疙瘩老娘”人物形象》:山西省委党校刘宁《论唐代女冠诗人的创作成就》、中国社科院李国彤的《知识女性性别角色的现代转型——以现代中国女作家为例》、陕西师范大学屈雅君的《女权主义批评——中国文学思考》,则用女性主义的理论探讨了文学中的女性形象。
6、关于妇女权益
关于妇女权益的讨论,主要关注点为妇女法律的执行、婚姻法的修改、妇女人权等问题。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陈明侠的《从法律上的平等到事实上的平等—以行动谋求平等权利的实现》、东北师范大学吴敏先、邱存梅的《知识妇女权益保障的现状与对策》、张晓玲的《妇女人权概念的产生及其意义》、山西省委党校刘宁的《妇女权力:转型时期的主体回归与社会实现》、香港大学周华山、赵文宗《整合女性主义与后殖民论述——重新阅读中国婚内强奸法》。
总之,由于讨论问题广泛,新颖观点较多,难以详述。在这次会议中,妇女研究者所表现出的民主、科学、团结、奉献精神,以及对妇女学学科建设的极大热情,必将推动21世纪中国妇女研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