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当前人类的技术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随着人类对工业化发展技术的研究和对工业生产水平的巨大需求,人类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逐渐通过智能技术的发展,去代替和解决以往的工业技术发展中,传统的技术手段所无法解决的问题,提高发展的效率和生产的水平,促进技术问题解决的有效性和及时性。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智能管控技术在电气操作中的研究与应用,并介绍了智能管控技术的优点。
关键词:智能管控;电气操作;应用;
1电气操作的现状
安全生产是重中之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电气操作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运行人员因操作任务不清楚、走错间隔、不核对状态等问题引起的电气的误操作时有发生。如何从根本上规范电气操作,避免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仍是摆在电力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常见的操作问题有倒闸操作不规范、电气的五防闭锁装置管理不落实、现场的把关制度不落实、等等。我们应该遵守操作规则1)对电气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凭操作证操作。2)临时线路的安装与使用时必须做好绝缘、防爆、火灾等预防措施。3)加强停送电联系。4)建筑、安装工程用电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操作。5)搞好接地、过电压保护与防雷装置。6)需要认真学习、掌握正确的操作顺序:①在开关拉电时,应先拉掉开关的合闸保险,将开关拉至试验位置,再拉掉开关的操作保险、二次回路插头,然后才能将开关拉至检修位置;②在开关送电时,应先将开关推至试验位置,插好开关的二次回路插头、送上操作保险后,最后才能将开关推至工作位置。
2智能管控技术在电气操作中的优势
2.1 受干扰程度低
以往工业生产中的电气操作都是依靠既定的程序和管理器来实现的,管控系统根据各个生产环节仪器仪表中传递的数据进行分析,套入固定的问题处理软件上,选择指令发布,不具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会受到多个生产因素的干扰。智能管控技术其神奇之处就在于智能,不需要精确的动态模型和具体参数的设置,就能够有效处理生产信息,调控电气化生产设备。除此之外,智能管控技术能够实现调控的一致性,掌控全局进行智能调控,根据生产信息作出有效应答,而不会局限于某一固定生产指令,只调控某一环节的生产设备。
2.2 操作误差小
智能管控本身的运行条件没有太多的限制,与因此与传统的控制器相比,本身的操作误差更小,基本上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一般来说,智能管控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体系中应用,会现根据实际生产需求设置参数,随后又智能管控系统进行统一的调控,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些参数是基本上不会因为外界干扰而改变的,这也就保证了人工之能够系统的管控质量,不会因为本身的故障而引起决策的失误,大大降低了操作误差,使得各个生产环节能够按照预先设想的方案有序进行。操作误差小,是人工调控与传统控制都不具备的特点,完全符合机械化自动生产的理念。
2.3 调节效率高
智能管控其数据处理分析能力更为强大,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即使生产环节发生了变化,需要调整智能管控控制系统的一些参数,其难度也是相对更低的,不需要专门的技术专家来进行指导,只要调整部分参数,智能管控体系就能捕捉到生产环节的变化,执行调整管控模式。智能管控系统能够根据收集到的生产信息,进行合理的自我调整,操作简便快捷。
2.4 降低生产成本
在电气操作系统中还没有应用智能管控技术之前,生产虽然已经不要使用人力,但是在其他环节比如设备故障检查以及设备整理仍然需要人工来完成,这样不仅耗费时间,而且产生了一定的人工费用,一直是限制电气操作的一个问题。智能管控能够实现器械故障的自动检测,实现工业生产的全方位管理,确保所有的电气设备都按照设定好的方案进行工作,消除了生产过程中一些常见的生产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智能管控技术在电气操作中的应用
3.1 智能管控实现了数据的采集及处理功能
在电气设备的运行过程中,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是了解电气设备控制情况,发现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提出解决办法的重要依据。在传统的控制中,由于技术水平和实际运行中的动态变化,数据的采集和传输无法做到准确和稳定,保存数据容易出现丢失的情况。智能管控技术的使用,可以保障电气自动化运行过程中对动态信息的及时收集和稳定传输,对相关数据的保存工作也更安全,这就提高了电气自动化的控制水平,充分保障了电气运行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2 智能管控实现了系统运行监视机报警功能
电气自动化控制是用电气的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继电器,带动执行机构,完成预期设计动作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运行都要严格按照设计模型和函数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如果系统中的一点出现问题,就会造成整个自动控制系统的故障。在以往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中,对系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运行数据和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运行中的特殊情况进行及时的报警处理,帮助自动化系统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故障,提醒电气管理人员加强对电气系统的管理。
4 实现电气操作智能管控的技术手段
4.1 电子票代替纸质票,实现低碳环保
在当前的社会下,提倡低碳绿色、环境友好环境,我们创新将纸票变成电子票,比如发票换成电子发票;现金付款换成线下当面付(微信转账、qq付款、支付宝付款)既方便了运行人员操作,又节约笔墨纸张,践行了低碳环保理念。
4.2 二维码的使用
近年来,二维码技术的快速发展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电气操作安全提供了思路和便利。电气设备实行双重编号和名称,也为使用二维码奠定了基础。通过对电气操作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确认核对设备位置和设备状态等关键步骤和关键点,生成二维码信息具有唯一性,将这个二维码信息植入到操作票的相应项目中,操作时只有扫描二维码信息正确才能进行操作。将先进的科技应用于现场生产,可有效防止走错位置,确保操作的正确性和安全性。
4.3数字信息技术规范操作,实现电子智能防误
电气操作项目多则上百条,传统纸质操作票的执行过程难免会出现漏项、越项操作,给操作带来安全隐患。这也为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利用严谨的数字信息技术,做好逻辑防误,可实现操作项目逐条显示,操作一条激活一条,有效避免漏项、越项操作,实现电气操作的技术性进步。利用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还能规范操作票的执行程序,如签名顺序:操作人不签名监护人无法签名,值班负责人不签名将无法操作等,有效避免习惯性违章,利于人员养成严谨、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习惯。
4.4同步监控和对讲,实现实时过程监督
视频监控的普及应用也为电气操作安全管控打开了思路,创新将视频监控与操作任务绑定,通过此功能,实现远程与就地实时语音与图像通讯,实现实时过程监督,盘活了传统监控固定不变的模式,可有效规范人员遵章操作,确保规章制度的切实执行,从而极大提高了电气操作的安全系数。长期在这种严谨、认真环境下工作,也利于操作人员养成良好的的工作态度和习惯,真正实现了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观。
总结:社会的发展进步要求生产力更加先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飞速发展,更多的科研成果开始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来,这也促进了智能管控技术的应用。在未来时间里,智能管控技术大量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中将会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电气自动化控制在智能管控技术的支持下会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耿英会.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2(2).
[2]陈浩.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究[J].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2014(2)
[3]陈洪峰.国内电气自动化发展状况与趋势[J].科技创新导报,2009(10).
[4]闫修峰,李兴敏等.智能管控技术在电气操作中的研究与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4).
论文作者:姜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
标签:操作论文; 电气论文; 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系统论文; 过程中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