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技术论文,课教学论文,理论论文,中学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学体育理论课是体育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传授体育基础知识、指导学生在课中和课外进行体育活动时的理论依据和培养学生独立锻炼身体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文化素养、树立终身体育观念的途径。随着中学体育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体育教材内容的选择面增大以及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信息技术逐渐进入体育理论教学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理论课课堂引入全新的境界。
一、传统体育理论课教学和应用信息技术的体育理论课教学的优劣势分析
1.传统体育理论课教学的弊端
目前,中学体育理论课的课时较少(根据新课程标准每学年只有8学时左右),而教学内容较多,一般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为主,挂图、绘画等常规媒体为辅,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备课信息量少,学生缺乏参与意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有一定的局限性。此外,师生之间的交流时间少,教学反馈信息不畅,造成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
2.体育理论课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优势
(1)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组成就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实现自我教育,培养学生养成终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
学生对外界的新鲜事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但由于其身心发育的原因,往往容易产生兴趣的转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能使学生在不同的刺激下,保持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特有的功能,可以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对学生而言,丰富多彩,活灵活现的画面展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教与学的互融性,充分发挥学生认知系统的优势,这对于促进学生注意力的集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价值,它提供的许多可能性往往是普通教学手段难以企及的。
(2)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可在课前搜集大量的教学资料,如光盘、录像、图片、文字等输入计算机,再配以适当的音乐,教师无需花很多时间对学生讲解、示范和写板书,从而增加了教学容量和对学生提问的时间,增加了师生间、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使教师有更多机会了解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信息技术在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无疑提高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解决体育理论课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教师合理地安排教材、运用教法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突出教材的难点、重点。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能使学生在视觉上,即在头脑里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不仅成功地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还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有利于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潜力,使学生在扩展知识的同时具备对新知识的好奇心,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这些是传统理论课堂教学所难以达到的。体育教师在利用信息技术制作课件时,需要搜集大量的素材,操作现代化设备,并在教学中熟练应用,这对体育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而其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在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1.电子教案的应用
体育理论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立体表现特点,教师将板书、多媒体资料和讲课程序预先存储在计算机中形成电子教案,再利用大屏幕投影设备或网络设备进行演示和讲解内容,能够增大课堂的信息量、实现多种媒体并存,并且易于教材更新,且电子教案直观、形象、新颖、美观的特点,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2.设计开发体育理论教学课件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一是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建立适应“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体育课程教学体系;二是重视体育理论的学习,加大体育理论的教学时数,选择那些与增进学生健康、增强学生体质密切相关的内容,提高体育理论课的教学质量。设计开发体育理论课件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而设计开发体育理论课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突出课件的“三性”原则。
(1)突出目的性。21世纪的体育教学应该从社会发展对学生体能的要求以及体育教学的功能出发,以“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思想为指导、体育课程整体改革为中心、课内外一体化为基础,激发教与学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突出适用性。课件的研制和开发应突出学校体育的特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即学习注重理性、文化性、娱乐性、生活性、实用性的特点,使体育基本知识的掌握为学生追求体育文化的需求服务,使学生不仅懂体育而且也喜欢体育。
(3)突出前瞻性。开发优秀的体育教学资源,不但要体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先进性,而且在内容上要能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求,并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建立体育教研组主页,促进自主学习
“终身体育”脱胎于现代教育中的终身教育思潮,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理念,使学校体育的视野从关注学生的当前扩展到关注学生的未来,甚至终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及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这是当前各国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终身体育,健康第一”已成为新世纪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目标。每周两次的体育课,由于时间所限,只能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而忽视了对学生健身能力、健身意识、健身兴趣和健身习惯的培养,造成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运动技术,但不知该如何利用它进行身体锻炼,也无锻炼身体的兴趣与要求。体育教研组应建立教研组主页,将身体锻炼的方法和身体锻炼的常识等内容放到网上,以开放的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利用BBS站点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提高学生自我锻炼的能力与兴趣,来弥补学校体育理论课课时的不足。
三、中学体育理论课教学应用信息技术的注意事项
1.提高体育教师的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推广,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体育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观念比较淡漠,操作水平较低,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及相关领域知识,掌握多媒体教材制作技术,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这样才能在课堂上很好地驾驭教学手段,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是有条件的,它只是在某些方面比传统教学方法强,并不是万能的。它固然能弥补传统教学法的不少缺陷,但它也有自身的缺陷,需要靠传统教学法来弥补。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将两种教学方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准确把握好切入时机,突出重点、难点,达到最有利于学生掌握和吸收的教学效果。
3.及时收集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
教师应根据教学要求和教学对象及时地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进行分析、研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速度、节奏,方便学生准确迅速地掌握知识。
四、结束语
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高要求迫使教育快速发展,把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教育的工具,使教育技术信息化,将是教育改革的重大突破口。实践证明,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符合教学规律和当前体育理论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利于突破重难点和增大体育课堂教学的容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体育理论教学中如何将信息技术更多地运用于体育教学,以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是体育教师应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